1949年金門戰役:毛澤東懊惱錯失攻台最好時機

1949年10月24日,解放軍發動了金門島登陸作戰。此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宣告成立,蔣介石退守台灣、金馬地區。金馬如破,台灣必危,偌大的中國,蔣介石已無處可去。正是這個小小的海灘,改寫了現代史的進程,改變了海峽兩岸的命運。

1949年10月27日,蔣經國從金門帶回的消息令蔣介石欣喜若狂:金門登岸解放軍已悉數被消滅。蔣介石說:這是我們轉敗為勝的開始,是我們第一次把共產黨的軍隊打得全軍覆沒。從1949年內戰全面開打以來,老是吃敗仗的蔣介石,好不容易嘗到一次勝利的滋味……

從1947年春至1949年秋,短短近兩年半時間,解放軍就解放了西藏以外的整個大陸地區,孰料,在東南一隅,面積只有150多平方公里的金門島,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敗。就因為這場近海島嶼戰爭的挫敗,歷史走到另一條幽徑的轉折點上。

格局

毛澤東後來在回顧錯失攻台時機的這段歷史時,曾表示:“這是我黨七大以後所犯的第一個大的歷史錯誤。當時。蔣介石在台灣立足未穩,美國人也從台灣撤走了第七艦隊,本來是解放台灣的最好的時機,但是我們喪失了時機。我們只看到胡宗南在西南還有大軍,於是二野分兵去了西南,三野又要守備大城市和掃清殘敵,所以沒有把二野三野集中起來解放台灣,而是以劣勢兵力在金門打了敗仗。這樣,蔣介石在台灣的棋子下活了。”

毛澤東懊惱在內戰最後關鍵時刻,因分兵打胡宗南,守備大城市和掃清殘敵,以致無法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攻略台灣,錯失了解放台灣的機會。其實,這是一個在當下很難預蔔吉凶的“兩難”抉擇。當時國共內戰進入尾聲,國民黨政權土崩瓦解的最後階段,究竟是要先斬草除根,揮兵剿滅川康地區的敵人,還是要直搗黃龍,集中二野和三野的兵力,一鼓作氣攻下蔣介石的“複興基地”台灣?換作任何人站在毛澤東的位置,都會做出同樣的抉擇:先廓清大陸內地的國民党殘餘力量,再回師打東南海隅的台灣,以免讓胡宗南等殘餘力量,休養生息,乘機反噬,威脅到新成立的共和國。況且,斯時海空軍主力還掌握在蔣介石手上。基於正本清源的大戰略格局思考,毛澤東的抉擇是十分理性穩妥的。

1949年人秋之後,國共逐鹿天下的勝負之局,已經大致明朗,惟毛蔣之間擾在進行-場高難度“鬥智遊戲”。蔣介石的“戰咯想定”{以以東南(東南沿海、各近海島嶼、台灣)、川康(四川與西康)、西南(雲竟滇緬邊區)三地形成犄角,彼此援引,相互支撐,並意圖對解放軍伺機展開鉗形攻擊態勢。蔣介石夢想取法八年抗戰,以四川、西康,作為“反攻基地”或戰時“陪都”;以台灣作為海上後勤基地,以優越地理位置取得美國軍援,寄望昔日北伐之役歷史重演,東山再起。然而,蔣先生這些心思盤算,焉能逃過毛先生的法眼。蔣介石究竟選擇台灣,抑或擇定川康,作為乾坤-擲的“王牌”?古寧頭就是這場大鬥法的一枚試金石。

血戰

金門戰役放的第一槍,說來極具戲劇性。1949年10月24日,國民黨軍戰車第三團第一營,當天與友軍施行聯合作戰演習,在演習完畢返回部隊途中,一輛戰車發生故障,停在海邊岸灘上修理。25日清晨,當解放軍登陸部隊准備搶灘上岸時,適值故障戰車上一名新兵手持望遠鏡,往遠處觀察是否有救援友軍前來協助修理戰車,當他移動望遠鏡時,一眼看見有解放軍正待登岸,立刻朝解放軍登陸方向射擊,槍聲大作,引起岸上國民黨守軍警覺,群起開火,展開反登陸作戰。

解放軍登陸初期,攻勢十分淩厲,一度頗有進展。解放軍的主力部隊,系第二十八軍轄下的第八十二師,第二十九軍的八十五師,還有來自其他部隊的兩個團,總計八個團的兵力。但是,這八個團的部隊登岸初期並不順利。第一梯隊渡海之解放軍共九千餘人,分別搭船到海面集結之後,船隻魚貫向金門進發。但因當天風強浪大,船團失去控制,船隻大多數飄集到古寧頭方面。許多船甚至被阻擋於防禦工事外,船團接近時,又遭遇國民黨軍以輕重武器密集射擊,以致多艘搭載解放軍的船隻紛紛沉沒,死傷上千人。未被炮火波及的解放軍部隊,在登陸之後,也不免因為混亂,各自為戰。尤其不利的是,當解放軍第一梯隊人員登岸之後,泊靠在岸邊的船隻恰逢退潮,未台級肘回航,國民黨軍即趁隙將之全數焚毀,船隻回不去大陸,對岸等船馳援金門的解放軍,只有望洋興嘆。戰役打到最後,已登岸而被打退到古寧頭岸灘的解放軍,也無船司乘。

25日清晨3時40分左右,擔任海岸守備的國民黨軍二0一師,寡不敵眾,第一線陣地即被解放軍全面突破。二O一師主力退守第二防線。到了拂曉時分,退守的第二線陣地,亦有部分地區被解放軍突破。原本國民黨軍六O一團指揮所的埔頭,六O二團指揮所的觀音亭山附近高地,都被解放軍攻下。解放軍攻勢猛烈,並有朝金門縣城及全金門最高的太武山進攻的跡象。在解放軍不斷沖殺之下,國民黨軍第十八軍及十九軍這時陸續各投入了兩個師的部隊,戰場形勢產生了劇烈改變。經過25日整天的沖殺搏戰,解放軍被逼退到古寧頭附近地區。25日夜間,解放軍重新獲得休整,戰力恢復,26日晨又向國民党軍東南陣地反攻,情勢對國民黨軍不利。

十二兵團司令胡璉(陳誠“土木系”核心骨幹)於10月26日抵達金門,火速奔赴湖南高地督戰,原本固守南山、北山的解放軍,逐次被國民黨軍圍殲或生俘。27日,解放軍全部被圍殲於海岸。

對峙

戰鬥結束後,國民黨方面檢討戰鬥得失,認為,“驕兵必敗,輕敵必敗,這是共軍很大的失著”。《金門風雲》一書,稱1949年10月門日,廈門解放後,華東野戰軍陳毅轄下第十兵團司令葉飛,在老虎洞宴請廈門地方領導,拿筷子指著菜盤說:“金門就是這盤子裏的一塊肉,想什麼時候夾,就什麼時候夾,跑不了。”

雖然國民党軍評解放軍古寧頭之敗,源於“驕兵”與“輕敵”,然而,金門戰役期間及戰後,國民黨軍本身之派系矛盾與傾軋,驕氣淩人,也屢見不鮮。金門戰役進行中,湯恩伯與十二兵團參謀長楊維翰,一塊到碼頭巡視援軍登岸情況,湯見幾個沒有穿軍服的士兵,當下嚴予斥責,湯卻被楊維翰當面制止。作戰期間,第十八軍軍長高魁元正在指揮作戰,湯恩伯想插嘴作若干指示,高魁元硬是給湯恩伯吃了個硬釘子。戰爭結束,在金門召開檢討會議,陳誠親臨主持,胡璉、李良榮靜坐無言,湯恩伯卻搶先發言,為自己辯護。陳誠最後作結論時,當場批評湯恩伯。隔不久,湯恩伯就被蔣介石調回台灣,抑鬱以終。

就國民黨軍內部生態而言,金門之勝,更是陳誠系力量旭日東升的開始,“土木系”如日中天。陳誠也因此成為實力派人物。

在歷史博弈的棋盤裏,占寧頭、四川、西康、滇緬邊區,都只是一枚枚的棋子,這些棋子有些是“實”,有些則是“虛”。蔣介石從這些“虛虛實實”的夾縫之間,脫走台島。毛澤東也從這些“虛虛實實”的幽微之間,解放了全大陸。古甯頭猶如古之赤壁,1949年秋天的這場對弈,使中國暫時處於分裂格局,以迄於今。

(王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