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全會為十八大妥做準備“建設廉潔政治”引關注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電】中共十七屆七中全會4日在北京閉幕,為11月8日召開十八大“作了充分準備”,並確認了開除兩位高級官員黨籍的處分。而同日閉幕的十七屆中央紀委八次全會公報中“建設廉潔政治”等一些提法引人注目。

七中全會討論並通過了中共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向十八大的報告,討論並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決定將這兩份文件提請十八大審議。

全會總結了十七大以來5年的工作,稱“這5年是不平凡的5年”。5年來,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設邁出新步伐,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社會建設取得新進步,國防和軍隊建設開創新局面,港澳臺工作進一步加強,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4日閉幕的第十七屆中央紀委第八次全體會議亦發表了會議公報,公報指出,“十七大以來,中央紀委和各級紀委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紮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效,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報同時強調,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中共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複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

全會強調,堅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中共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戴焰軍指出,此次中央紀委全會提出“建設廉潔政治”的命題,說明要從整個政治生態的全局角度看待反腐敗問題,這在認知層面上是一個很大進步。

“從過去‘運動式’反腐到廉政制度建設,是一次觀念進步。而今,反腐敗也已經不僅僅是制度層面的問題,而是涉及到政治文化、幹部思想、權力機制等,需要從更為巨集觀的角度研究破解之策。”戴焰軍說。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官方通訊社4日發表了一篇題為《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寫在第十七屆中央紀委第八次全會閉幕之際》的報導,這篇逾8000字的文章系統回顧了十六大以來反腐倡廉工作的經驗與啟示,稱“反腐倡廉沒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反腐倡廉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必須持之以恆”。

中紀委全會強調:反腐和廉政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11月3日至4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強調,堅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中共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持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賀國強作了重要講話。

全會增選張軍為中央紀委副書記,陳文清為中央紀委常務委員會委員、副書記。

全會強調,堅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中共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方針,緊緊圍繞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著力加強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為重點的作風建設,深入推進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的反腐倡廉建設,認真解決反腐倡廉建設中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堅定信心、加大力度,與時俱進、改革創新,進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準,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為落實中共十八大作出的各項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提供有力保證。

全會認為,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中共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複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必須充分認識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堅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變警鐘長鳴。

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共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同意將報告提請中共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審查。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125人出席會議,並列席了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