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11月9日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9日說,從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開幕所作的報告中提到“九二共識”,可看出兩岸對這一共識都非常重視。他說,“九二共識”是發展兩岸關係的基礎,也是確保兩岸和平發展的關鍵。
馬英九當天上午出席由海基會等主辦的“九二共識”20周年學術研討會。
馬英九在致辭時說,他上任4年多來,曾先後在9個重要場合強調“九二共識”,包括兩次就職典禮、兩次元旦祝詞和在中國國民黨十八全大會上的致詞等,反復強調的原因是希望大家能很清楚地瞭解,“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基礎,也是確保兩岸和平發展的關鍵。
在回顧“九二共識”達成的歷史時,馬英九說,“九二共識”不應該是一個政治符號,而是一個歷史事實。“九二共識”的出現不是憑空的,是白紙黑字,有兩岸雙方函電往來的。
他說,“九二共識”達成屆滿20周年具有三個重要意義,一是要確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並正確給予評價。二要確立“九二共識”是目前兩岸交流互信的基礎。三是要宣示堅持“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和平發展的關鍵。
馬英九表示,兩岸在他當選上任後能快速展開協商,翻開歷史性的一頁,就因為兩岸雙方都認同“九二共識”,才有這個可能。爭取快速展開協商是為了彌補逝去的歲月。
他也強調,兩岸只有“九二共識”和目前兩岸兩會簽署的18項協定還不夠,需要進一步努力。未來當局要做的三項重要工作,分別是持續擴大與深化兩岸交流、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通盤檢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他說,完成這些工作,一定可以超越目前兩岸互動的格局,紮下更穩固與長遠的基礎,提供更和平與繁榮的未來。
馬英九說,回顧過去60多年來,兩岸間可以戰、也可以和;可以鬥爭、也可以是競爭;可以是隔絕、也可以是交流,“全在我們一念之間”,關鍵是要看是不是有智慧做最好的抉擇。
他說,20年來兩岸官民都學到重要一課,以協商取代對抗、用合作創造雙贏,才是一條可大可久的道路。
臺灣多個“部會”的負責人,包括“陸委會”主委王鬱琦、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以及部分臺灣研究兩岸問題的知名學者出席了當天在海基會舉行的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