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促早定環規方向 提升全社會環保意識

【本報訊】學者認為施政報告對環保著墨雖不多,卻與報告主題緊密關連,政府須要進一步明定環境規劃方向,提升全社會環保意識。

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強調,政府積極配合國家制定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有序落實環保立法和建設工作,持續完善“環保與節能基金”的運作,把資助對象擴展至學校,加強在社區的宣傳推廣,進一步發揮基金的效益。為推廣使用環保車輛,政府已制訂了《進口新汽車應遵守的尾氣排放標準的規定》行政法規,明年將制訂關於汰換高污染車輛的資助計劃,分階段淘汰高污染車輛,預計資助金額約4億元。同時計劃在仔引入本澳首條試驗性質的純電動巴士路線。此外,政府將在路環污水處理廠興建再生水廠,開發再生水源,進一步優化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以及固體垃圾自動收集系統中央收集站。

澳門大學科技學院教授王志石表示,報告雖然對環保著墨不多。但從整個施政報告主題和結構來看,卻是有緊密關係。他認為,整份施政報告主題在於建立長效機制,環保需要長久堅持開展,且關係到澳門未來的持續發展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定位的實現。施政報告也重點提到建立績效評估制度,這能保證各項環保措施的落實。

王志石認為,落實各項具體環保政策的同時,必須儘早訂明長遠環境規劃的未來方向。

環保與節能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澳門建築師協會理事長梁頌衍認為,施政報告對環保的表述已涵蓋澳門社會現時主要的問題。但須承認,環保是不可能一蹴而就,達到預期效果的。除須政府加大投入外,還須從學校教育入手,結合各行業的努力,共同提升全社會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