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續派錢調升養老金 加強助弱預留澳人澳地

【本報訊】政府明年繼續發放現金分享,永久居民為8,000元,非永久居民為4,800元,同時採取多項經濟補貼、成果分享、稅務減免和退稅措施,涉及金額共113.85億元。政府亦會在五幅填海區預留一定土地實行“澳人澳地”,土地上興建的房屋只供澳門人購買。

多項利民生措施加碼

行政長官崔世安昨日在立法會發表明年度施政報告。特區政府明年繼續發放現金,並增加金額,永久居民每人8,000元,非永久居民為4,800元。敬老金調升至6,600元。政府又建議明年向中央儲蓄戶每個帳戶額外注資6,000元。

崔世安稱,明年政府繼續向每名澳門永久居民派發醫療券,金額由500元增加至600元,繼續實施住宅單位電費補貼,每戶每月200元。

崔世安表示,政府正探討調升養老金金至3,000元,使養老金高於最低維生指數;又研究把敬老金納入社會保障範疇發放的可能,以提升養老金與敬老金發放的行政效率。

明年繼續發放經濟援助金,向現援助金受益家庭發放多一次全數援助金。延續向三類弱勢家庭發放特別補助和特別生活津貼,同時放寬三類弱勢家庭特別補助申請對象範圍。

預計實施上述經濟補貼和成果分享,政府將支出約97.73億元。

明年減收全體就業居民職業稅,幅度由25%提高至30%,免稅額為144,000元。同時建議向納稅居民退還本年度已繳納職業稅的60%,退稅上限為12,000元,居民將於2014年收到退稅。其他稅費減免方面,免收房屋稅首3,500元稅款,所得補充稅可課稅年收益豁免額由32,000元增至200,000元。免收所有營業稅、小販牌照費、街市攤檔租金、鮮活食品檢疫費、人壽及非人壽保險印花稅及銀行手續印花稅;商戶免納廣告牌照稅,酒樓、餐廳免旅遊稅;豁免表演、展覽娛樂項目入場券及觀眾票印花稅;首次置業的澳門永久性居民,可獲豁免首300萬不動產轉移印花稅。實施稅費減免後,特區政府將少收稅款16.12億元。

政府將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多項教育津貼獲調升。政府建議在新學年調升書簿津貼金,向每名中、小學生發放2,400元,向每名幼兒教育階段學生發放2,000元。明年繼續向在本澳及外地就讀大專和研究生課程的大學生,發放3,000元學習用品津貼。

高等教育方面,政府放寬貸學金申請者家庭人平均收入限制和增加貸學金名額至4,500名,並調升貸學金、獎學金及特別助學金額,貸學金和獎學金每月發放調升最高至4,500元、特別助學金最高調升至5,400元。

為確保社保制度在未來一段時間的運作,政府計劃在2013年和2014年每年向社保基金額外注資50億元,並在2015年及2016年每年再注資135億元,即未來四年將合共注資370億元。同時,考慮增加博彩毛收入中對社保基金的撥款比例,繼續推動優化供款比例,促成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盡快協商調升供款。

明年首季重開公屋申請

在住屋保障方面,崔世安指出,特區政府堅持「居有其所,安居樂業」的方針,高度重視居民的基本住屋需求,設立短、中期工作目標,並從長遠規劃上保持公共房屋與私人市場間的平衡,通過經濟房屋、社會房屋及私人房屋三方面配合,回應不同階層居民的住屋訴求。

在短期措施方面,特區政府按計劃完成萬九公屋項目,輪候家團正陸續上樓,並重完善新落成公屋周邊的社會設施和交通設施配套。明年首季度,將重新啟動經屋和社屋的輪候申請。政府調整經屋申請的收入上限,使經屋的申請條件可覆蓋全澳八成居民。目前,1人家團收入上限為19,355元,2人家團為38,710元;社屋申請方面,亦會因應最低為生指數調升收入上限;在中期措施方面,萬九後公屋項目的規劃工作已全面展開,除已公佈的6,300多個公屋單位的規劃外,政府還會繼續撥出土地儲備興建公屋;建立定期的社會房屋接受申請機制,並設定輪候期。政府現時已就五幅填海區中的A區展開招標工作,預計將於2015年完成填海造地工程,面積為137.8公頃,並已預留土地儲備興建公屋;面積為60公頃的E區也將於明年初展開招標程序。在充分考慮社會上對以「澳人澳地」概念興建房屋的意見;長遠來説,政府將會在五幅填海區預留一定的土地儲備興建面向澳門居民的房屋,提供更多置業選擇讓居民安居樂業。

政府將根據實際收集的數據,科學評估公共房屋所需資源,公平公正公開分配公共房屋;為確保財政資源投入,日後將研究設立公屋發展基金;強化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職能;通過公屋和私樓市場,令居民按各自能力和實際需求,以租賃或購買等不同途徑,選擇合適居所,並致力維護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