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中華總商會聯絡部一行十九人昨日上午到珠澳跨境工業區珠海園區參觀考察,受到該園區管委會主任顏洪等一眾領導接待。
顏洪說,珠澳跨境工業區於二零零三年十二月五經國務批覆設立,當年政策是希望通過製造業來園區生產,降低生產成本,當年的通關政策為適應工業的政策而制定。後來形勢發生變化,園區就因應變化作出改變,希望利用區位和政策優勢,由工業轉型為經營進口商品,開拓展示展銷、商貿批發、網上交易等業務。園區由海關和國檢雙把關,保證進入園區的產品是正貨,絕對有品質保證。園區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非常適合澳門中小企業利用珠澳跨境區進口街這個面向內地龐大市場的平台推銷澳門產品。
顏洪表示,進口街具有三大優勢,一是貨真,有海關、國檢的嚴格監管,確保所有商品均為進口真品;二是價平,儘管進口街內商品需徵關稅,但可免徵增值稅,區內稅收優惠,場租和人工均便宜,還可獲得場租、裝修、檢疫費、推介費等的補貼或全免;三是方便,普通市民或遊客無須出境就可自由進入園區購買到世界各地的進口商品。
顏洪說,珠海期望透過三至五年的努力,逐步引進上百個品種多樣的進口商品展銷,形成規模,打造品牌,使整個跨境區珠海園區成為匯聚全球優質正貨的展銷平台,成為進口商品集聚地和消費地,最終成為珠三角乃至內地最具特色的進口商品展銷街區。
崔煜林說,中總歷史已近百年,會員三千多,包括個人會員、商號會員、團體會員,基本上涵蓋本澳各行各業。中總聯絡部的工作職能,包括聯繫會員,組織適合長者及資深會員的活動外,還為了進一步加強與中總團體會員的聯繫和交流,專門組織對外的參觀考察活動,擴大交流,尋覓商機。今次為了多了解現時珠澳跨境區進口街的情況,以便為本澳中小商號走出去提供更多訊息。
中總副理事長崔煜林表示,珠澳跨境區進口街發展迅速,有賴珠澳跨境區珠海園區管委會有效落實政策,吸引投資者在園區投資,加快跨工區的轉型升級。他說,現時澳門中小商號面對不同程度的經營壓力,包括租金上漲、人資緊張、物價上升等,珠澳跨境區進口街的發展,無疑是給予本澳中小商號向外發展的契機,發揮「澳門商品」的優勢,銷售到內地的龐大市場,對中小商號發展,以及深化澳珠兩地經貿、倉儲物流業的合作有重要的作用。
雙方還就討論投資珠澳跨境區進口街涉及的稅務、通關、檢驗檢疫等問題。
接著參觀了珠澳跨境區進口街宇上品商品展銷中心,隨後珠澳跨境區珠海園區管委會宴請中總聯絡部一行。
參加考察活動的中總聯絡部成員還有:聯絡部部長徐達明,副部長蕭婉儀,理事劉雄鳴、廖玉麟、孫秀霞、阮若華、陳維熾,聯絡部部委譚漢、龔樹根、黃善春、畢潤芬、陳健英、崔家鴻、蕭燦添,副秘書長陳國銓和秘書江夫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