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關注少年被毆斃

【本報訊】婦聯青年中心關注日前新口岸皇朝區發生青少年被圍毆致死的案件,特別關注到緊接著下來的一連串假期,容易引發更多的青少年吸毒、濫藥、醉駕等犯罪事件,希望家長、學校和社會大眾共同來關心青少年問題,減少同類事件發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日前,一名年僅十五歲的青少年與友人到夜店消遣時,疑因小事與另一幫青少年引起爭執,隨後遭多人在街上追打及圍毆,最後重傷致死,大部分涉案人有黑社會背景和傷人案底,案中七人涉及傷害他人身體致死,移送檢察院處理。

近年青少年暴力事件層出不窮,經常集體毆鬥,此次事件起因只是朋友間打招呼,導致發生命案實在令人震驚,青少年的暴力行為反映了青少年的人際溝通技巧出現缺失、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及對生命的尊重等。

婦聯青年中心主任助理鄧歡欣、婦聯青年協會社會事務部部長馮倩兒表示,近年本澳旅遊業和博彩業發展迅速,雙職家庭不斷增加,家庭和社會也面對巨大變化,不少家長需要輪班工作,家長與子女長時間缺乏溝通,沒有足夠的時間引導子女,青少年活物質生活充裕,精神狀態空虛,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好奇心或受朋輩影響,抵受不住誘惑而誤入歧途。根據保安司公佈的2012年首3季罪案數字,今年1至9月的整體犯罪活動共錄得9359宗,暴力犯罪佔482宗,涉及青少年犯罪案件共68宗,涉及的未成年共106人,雖然與上年同季相比下降了10.5%,但青少年的犯罪行為仍然值得我們特別關注。

婦聯青年中心說根據澳門第47/98/M號法令第35條規定,在任何時間內,卡拉ok場所一律嚴禁未滿16歲的人或穿著校服的學生進入,而且即使有父母或行使親權的人士陪同下,亦不得進入,若有該類場所違反法律,最高可被罰款10萬元。但上述案件中,該場所沒有履行應有的責任,檢查進場的人士是否未滿16歲建議當局加強巡查有關場所,嚴厲打擊違法行為,避免未滿16歲的青少年在夜店流連衍生社會問題。

鄧歡欣與馮倩兒表示,青少年是澳門未來的希望,社會各界和家長應多關心青少年和自己的子女,用實質的行動來感染青少年,多聆聽青少年心聲,令他們感受社會和家長對自己的關心和愛意。他們建議學校加強公民道德教育和培養正確、積極的價值觀,以及推行家校合作計劃,令家長可以多了解子女在課堂的生活,從而增長家長和子女的溝通空間。當局亦應增加更多的青少年活動場所,豐富青少年的餘暇生活,多方面發展自己專長和興趣,抵制不良的朋輩影響及犯罪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