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台南市黨部主委謝龍介率團訪粵

【中新社廣州2月22日電】中國國民黨台南市黨部主委謝龍介2月21日至23日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台南市黨部參訪團一行20人在穗參訪。22日晚,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會見並宴請了參訪團一行。

參訪團一行於21日抵達廣州。當晚,中共廣東省委常委林雄會見了來訪嘉賓。22日,參訪團專門前往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祭拜黃花崗烈士。隨後,參訪團還參觀了廣州孫中山大元帥府、辛亥革命紀念館、陳家祠,遊覽了荔枝灣。

23日,謝龍介一行還將前往廣州黃埔軍校舊址參觀。隨後,參訪團將赴深圳參訪。

據悉,參訪團此行還將以推介“台南好風光”及台灣農產品為題與穗、深相關單位展開交流活動。

據瞭解,自2005年8月起,廣州市與高雄市和台南市、深圳市與台南市、珠海市與嘉義市、汕頭市與澎湖縣、東莞市與桃園縣陸續建立國共基層對口交流機制。

謝龍介表示,此次是其擔任中國國民黨台南市黨部主委以來首次率團來粵開展基層政黨交流。希望雙方今後繼續加強國共兩黨地方交流,實現互利雙贏。

閩臺海上直航客運量首月下降

【中新社福州2月22日電】福建省交通運輸廳22日披露,今年1月,閩臺海上客運直航船公司運營1425航次,同比增長8.7%;運送旅客逾10萬人次,同比減少8.76%.

對於首月閩臺海上直航客運量總體下降,此間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人士分析認為,其中主要因素是春節從去年1月延後到今年2月,去年1月因春節前後臺胞往來兩岸過年,加上陸客赴臺旅遊過年,而帶旺了閩臺海上客運直航;今年1月缺乏春節效應的拉動,則同比下降。

從閩臺海上客運直航線路來看,“小三通”依然是兩岸人員往來的黃金通道。在今年1月裏,福建沿海地區與台灣金、馬、澎地區海上客運直航船公司運營1384航次,同比增長7.79%;運送旅客95097人次,同比減少11.1%。

與“小三通”客運量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福建與台灣本島地區海上直航客運量成倍增長,同期客運直航船公司運營41航次,運送旅客5015人次,客運量同比增長138.85%。

在福建與台灣本島地區的海上客運直航中,“海峽號”客滾船表現突出,備受赴臺遊陸客的青睞。據瞭解,2011年11月30日開通至今年1月,“海峽號”平潭-台中航線已通航338航次,運送旅客逾11萬人次,其中大陸旅客8萬餘人次,臺胞2.5萬人次,港澳及外國籍旅客500余人次。

目前,福建是海峽兩岸往來交通方式最多元、航線最靈活、航班最密集的省份,擁有“小三通”海空聯運、空中直航及平潭-台中、廈門-基隆、廈門-台中客滾航線等多樣化交通方式,已開闢10多條海空客運航線,每週航班多達300多個。

記者綜合此間相關部門資訊獲悉,為進一步打造兩岸最便捷、最實惠、最繁榮的旅遊黃金通道和集散中心,福建還在積極推動開通連江黃岐-馬祖航線,支持開通以廈門港為母港的兩岸郵輪航線,爭取儘快開通“海峽號”平潭至臺北高速客滾航線,繼續營造閩臺海上客運直航優勢。

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落戶梅州蕉嶺

【中新社梅州2月22日電】“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22日正式落戶該省梅州市蕉嶺縣,這是廣東省首個縣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廣東省臺辦副主任蔣長芳等出席授牌儀式。

據瞭解,“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掛牌後,蕉嶺將進一步加強與台灣在生物科技、旅遊觀光、康復保健、文化創意、綠色能源、精緻農業六大產業的對接,並著力建設蕉嶺(台灣)客家產業園,不斷促進兩地文化經貿合作。

張銘清在授牌儀式上表示,在台灣,蕉嶺籍客家人眾多,並湧現了抗日保臺志士丘逢甲、羅福星等民族英雄,他們在蕉嶺的故居是兩岸交流的重要載體。希望“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使兩岸人民在不斷交流中,感情更融合,關係更密切。

蕉嶺是全國重點臺鄉,祖籍在蕉嶺的臺胞超過46萬,為蕉嶺現有人口的兩倍多。據瞭解,蕉嶺人移居台灣,始於清康熙年間。台灣許多村落的地名都與蕉嶺原鄉地名相同,蕉嶺籍臺胞講蕉嶺客家話,歲時節日、民間文藝、婚姻喜慶等仍保留著蕉嶺故鄉的風俗。

滬臺企業雙向投資“錢景”喜人

【中新社上海2月22日電】“現在的兩岸關係處於歷史高點,兩岸經濟、社會合作可以更深入、更開放”,上海市臺商協會會長葉惠德22日在上海出席在滬臺商新春團拜會時稱,除了繼續幫助在滬臺商全方位融入上海,他更設想架構一個平臺,讓更多大陸企業進入台灣投資。

當天,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沙海林與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走訪上海市臺商協會,與數十位來自金融、航運、食品、機械、電子等多個行業的臺商代表共話滬臺兩地經貿交流。

台灣甜點連鎖公司85度C,目前已在上海擁有125家門店;而下個月,其在大陸的首家高端火鍋店也將在上海開門迎客,並力爭3年內在大陸開設10家分店。其高層管理人士邱志宏稱,“這家火鍋店台灣也只是去年12月開業,選擇上海作為大陸首家店址,主要是上海的市場大,消費者多元化”。

在場臺商紛紛言及增資上海。沙海林表示,歡迎臺商融入上海經濟、社會全過程。他說,上海仍然是臺商投資的熱點地區,台資在滬投資企業不斷增加。2012年,上海全年批准臺商投資項目456個,吸引合同台資19.2億美元,台資製造業、連鎖業在上海仍佔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台資總部也持續“落滬”。

與此同時,滬資赴臺投資也有了新進展。截至2012年底,上海共有赴臺投資項目27個,累積投資金額23.36億新台幣。特別是上海民企復星集團投資3.6億新台幣,取得台灣維格餅家20%的股份,不僅是首個陸資參股台灣食品業,也是投資台灣食品業金額最大的個案。

葉惠德說,現在大陸的民企、私企實力很強,他希望打造的這個平臺,能讓臺商為這些企業投資台灣提供經驗和幫助,他認為,“兩岸經貿交流應該是雙向的、互惠的、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