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有關「非本地大學生畢業後留澳工作」的爭論,或許算是作為辯論中的「反方」的主要論點有四個:一、反對特區政府在讓「非本地大學生畢業後留澳工作」之後,向他們頒發身份證。二、即使是有「非本地大學生畢業後留澳工作」的需要,也應按照現行的輸入外僱機制進行,不必另闢新機制。三、也有一部分老居民擔心實施「非本地大學生畢業後留澳工作」措施後,將會對本地就業人口造成惡性競爭,影響本地生的就業市場。四、必須優先錄用本地生,並對其進行專業培訓,以提升他們的競爭能力。
在上述幾個論點中,特首崔世安近日強調特區政府所作的任何決定,將首先保障本地居民的就業機會,在基於「實用主義」的原則及符合「澳門的真正需求」之下,特區政府將只考慮向一些澳門高等學府的非本地畢業生發出工作許可證,而這並非意味著所有非本地畢業生將可在澳門就,也非等於是工作許可證持有者享有澳門特區的居留權之後,已證明這是一個假議題,特區政府並未預設此立場,因而已不具就此繼續辯論的意義。第二個論點,基本上是合理,但也適宜在既有輸入外僱機制的基礎上,予以靈活處理,向他們提供較為簡便的申請程式,有僱主「認頭」就可留澳工作,簡化手續。但必須事先申明,將不會與居留權發生任何聯繫。上述兩個論點,本欄昨日已有論及。第四個論點,筆者完全贊同。
至於第三個論點,則是要看以哪一個角度來進行分析,因而是一個屬於見仁見智的議題。如果自己底氣十足,又何懼競爭?反而認為這是可以激勵自己更為增強競爭力的向上因素;倘若是持抱維持現狀心態,就必然會保護意識強烈,害怕激烈競爭,擔心這將會損害了自己的切身利益,這就將會不利於社會的整體上升。因為只有競爭,才能夠促進社會發展進步。切忌懷有「凡是個子長得比掌櫃高的都不錄用」的「武大郎開店」心態,及魯迅《阿Q正傳》筆下「假洋鬼子」自己不革命,也不準別人革命的思維。因此,如果說,反對輸入外來人才的是本地老居民,仍可說是自然條件反射的保護主義心理反應,可以理解的話,那些曾經也受過歧視排濟,但經過自我努力奮鬥,今日也已成為「人上人」的人,也持這個態度的話,那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痛」,甚至是「武大郎開店」心態在作崇。
其實,對於外來人才將會削弱本地人競爭力的論點,也可以「鯰魚效應」來共勉之。西班牙人愛吃沙丁魚,但沙丁魚非常嬌貴好靜,不願遊動,使得魚槽裡高度缺氧,在運回碼頭後不多久沙丁魚就會死去。而死掉的沙丁魚味道不好銷量也差;為延長沙丁魚的活命期,能賣出好價錢,漁民們想出一個法子,就是將幾條沙丁魚的天敵鯰魚放在運輸容器裏。因為鯰魚是食肉魚,放進魚槽後,鯰魚便會四處遊動尋找小魚吃。為了躲避天敵的吞食,沙丁魚會自然地加速遊動,從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來,一條條沙丁魚就活蹦亂跳地回到漁港。這種被對手激活的現象在經濟學上被稱作「鯰魚效應」。因此,激烈競爭並非是壞事,反而可以使得自己充滿競爭意識,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立於不敗之地。相反,缺乏競爭因素,自己就只能是永無進步,奄奄一息。
從澳門地區近幾十年的發展歷史看,正是外來人口促進了澳門經濟、文化、社會事業以至是政治領域的發展。猶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歐美等主要紡織品市場實行「配額制」,澳門因為面積小、人口少,沒有對其國內的紡織工業構成「威脅」,因而給予澳門分配的配額較多,可以說是使用不完。而香港的成衣業企業家就紛紛到澳門設廠。但澳門本身的人口規模卻不足以應對此需要。也正恰在此時,內地改革開放,批准大量內地居民到澳門探親或移居澳門,另也有大批內地居民非法越境來澳門,這就補充了本地勞動力的不足,滿足了製衣業的需要,使得澳門的工業,擺脫了神香、火柴等傳統工業的格局,而以成衣為主的出口工業也成為支撐澳門經濟的四大支柱之一。
當然,與一切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道理一樣,大量人口的湧入也引來強烈的陣痛,就是導致租金騰貴,也壓抑了本地工人的薪金水平及議價能力。由此,本地一些工人,包括傳統愛國社團成員在內的部份老居民產生了程度不同的「保護主義」心理,斥罵他們為「社會主義逃兵」,極盡歧視排擠之能事。也正在此時,青年牧民中心等天主教團體,向他們伸出援手,舉辦粵語班、製衣技能班等培訓班,使他們感受到溫暖。尤其是當中一些曾在「文革」中遭殘酷迫害的知識份子,迅速圍聚在天主教團體的旗下。因而當一九八四年前澳督高斯達為打破土生葡人對立法會的壟斷,決定向華人居民開放選舉和被選舉權時,何思謙就可在天主教團體的幫助之下,吸收了不少新移民的選票,衝破了揚言要囊括六個直選議席的「聯合」的圍堵;四年後更是一舉拿下三個議席,得票率更是超越「聯合」。這個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正是內地改革開放之後湧入大量的內地居民,及此後繼續移民澳門的內地居民,成為推動澳門社會前進的其中一支重要力量。由於內地新移民中的一些人,政治、經濟等學科素養深厚,因而在澳門社會科學領域中具有老居民或缺的實力,社會科學學會的主要領導成員,以及活躍在社會科學領域上的人士,就有不少是新移民,甚至所佔比例還較大。在經濟實業領域,他們憑藉艱苦經營,也有不少人已成為企業家及億萬富翁,並進而邁上澳門社會政治舞臺,以至是透過全國人大或全國政協的途徑,參加國家事務管理或為國家現代化發展出謀獻策。
因此有人曾經說過,如果澳門不是有這一批新力軍加入,澳門的過渡期就不可能如此平穩地度過,「澳人治澳」事業也不可能像今天這樣人員濟濟。試看今日,從澳門特區政府的高層官員到行政會成員和立法會議員,再到社會上各行各業中的傑出人物,內地新移民都佔有不小的比例。實際上,新移民中的有真才實學者,不但能成為澳門最大僱主--政府的僱員,有的人甚至還踞於高位,以至是澳門特區排在「第一、二序列」的高級官員和司法官之中,都活躍著內地新移民的身影。而也正因為這股力量,刺激及推動了本地部份青年朋友為了增強自己的競爭力,不斷地進修,形成了互相促進、互相競爭的良好局面。
實際上,澳門向來就是一個移民城市。在五百年前的開埠之初,澳門只不過是一個小漁村而已。後來從廣東、福建等地陸續有人遷入澳門,才逐步擴大為小城。即使是在澳門出生者,其父祖輩當年也是從內地或海外遷入。今日舉頭所望,各地各鄉同鄉會林林總總,就充分證明瞭這一點。因此,只有接受外來人口,才能發展壯大澳門的事業。從這一歷史經驗看,有外來人才加入競爭,並不是壞事,而是可以刺激本地人繼續提高自己,增強競爭力的強大推動力。
(發自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