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6月6日電】臺北消息:臺北市美國商會6日發表“2013臺灣白皮書”,指出臺灣經濟已走到十字路口,如果不做出正確決定、強化競爭優勢,臺灣將面臨被邊緣化的命運。美商會建議馬英九發起一場全台性的改革活動、全力推動貿易自由化,發揮兩岸優勢、改善臺灣投資環境,以及確保電力充足供應,才有助於經濟成長。
美國商會今年度的“白皮書”以“臺灣經濟何去何從?(Taiwan at a crossroads)”作為主軸,強調臺灣在未來1年所做的決定攸關臺灣的經濟前途,因為臺灣面臨鄰近地區的壓力,如果無法強化競爭優勢,將會被邊緣化。
白皮書提出103項建議,強烈建議臺灣“現在就要行動”,呼籲馬英九推動全台性的改革計畫,發起一場全台性造勢,並成立一個高層級的“競爭力專案小組”,將主要目標放在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
美國商會強調,加入TPP等貿易自由化舉措對臺灣利多於弊,無論官僚怠惰以及特定團體的狹隘利益聲音有多大,都“不容受到妨礙”,因為臺灣是海島經濟,出口占島內生產毛額(GDP)60%以上,必須一直放眼世界。商會認為,臺灣應讓所有參與TPP協商的國家相信臺灣嚴肅看待加入TPP一事,後續也必須採取實際行動,爭取大眾普遍支持,以確定競爭力專案小組提出的建議能夠付諸實行,不會無限期拖延。
白皮書坦率指出,臺灣吸引外資的成果很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外資來台的審核程式問題,有必要重新檢視。另一個影響臺灣投資環境的負面因素,則是對於外來專業與技術人才的重重限制,應作出改變。
白皮書表示,如果外國公司想把他們在中國大陸的員工調來臺灣受訓或從事短期出差等活動,還是存在困難或時效延誤的狀況,這些不便,導致臺灣無法充分利用自己在地理、語文與文化上與大陸相連結的優勢。
對於臺灣島內鬧得沸沸揚揚的核電問題,美國商會認為,臺灣是否能確保電力充足供應,目前仍有很大的疑問;如果公民投票決定停建核四,臺灣當局必須立即採取有效的應變計畫,確保電力能以合理價格充足供應,才有助於經濟成長,否則將可能削弱臺灣企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