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國際貨幣基金(IMF)公布報告指出,中國必須加快經濟轉型,推動金融體系與服務業改革。新華社評論,兩位數成長時代已過去,該是學會「適應中國新速度的時候了」。
IMF:中國成長模式須加速轉型
中央社華盛頓17日專電,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天公布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必須加快經濟轉型,推動金融體系與服務業改革。
報告並指出,歐元區衰退與美國等先進經濟體非傳統貨幣政策負面溢出效應,是大陸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風險。
IMF公布的中國大陸經濟分析報告說,中國大陸的金融、財政與房地產部門脆弱性不斷累積,經濟前景不樂觀。
大陸目前需要推動經濟結構改革,並轉變為消費導向、廣泛與兼顧環境的模式,重新平衡成長與解決收入不均的問題。
中國大陸近來經濟成長明顯放緩,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只有7.6%,已連5季成長率介於7.4%至7.9%間,IMF另預估,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只有7.8%,明年7.7%。
報告指出,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大陸以刺激財政、投資等措施支撐經濟成長,但這個模式不能永續,需要轉型。
報告說,中國大陸有必要加速金融部門改革,以安全過渡至市場為基礎的金融體系,例如傳統銀行體系利率市場化,減少監管套利與道德風險,且人民幣匯率目前中度低估,必須減少干預,使匯率朝市場導向的機制發展。
報告指出,大陸2012年經常帳順差略升,從2011年占GDP比重的2%增至2.25%,但中國大陸推動的外部再平衡改革,目前經常帳順差占GDP比重,已低於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最高點的1/4。
不過,大陸內部仍嚴重失衡,去年固定資本額占GDP比重再增加,民間消費比重卻沒變化,顯示大陸要轉型為消費導向經濟體,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財長:今年無大規模刺激政策
中央社台北17日電,中國大陸財政部長樓繼偉表示,大陸今年不會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這為政府將容忍經濟成長趨緩增添佐證。
樓繼偉11日在華府與美國官員會面時表示,在微調政策和保持財政赤字不變的同時,大陸不僅會促進成長和拉抬就業,也會避免大幅調整短期總體經濟政策。這席發言於昨天刊登在財政部網站上。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這個月表示,儘管第2季擴張放慢使大陸恐無法達到今年成長7.5%目標的風險提高,但只要成長和就業維持在未具體說明的限度內,大陸就應該繼續調整經濟。大陸政府2008年祭出4兆元人民幣(當時匯率換算為5860億美元)以及銀行大量放款,來因應全球金融危機。
3月上任的樓繼偉說:「從政策的角度來看,中國今年不會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中國「會促進經濟成長、創造就業機會和微調政策,同時會保持財政赤字規模不變」。
樓繼偉上週在華府會議的記者會中表示,可容忍未來經濟成長最低到6.5%。雖然政府3月將2013年成長目標設在7.5%,但樓繼偉表示他有信心今年可以達到7%的目標。
新華社後來將英文版報導修改成,樓繼偉對大陸今年成長可達7.5%目標毋庸置疑。
學會適應中國新速度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中國經濟第二季度數據近日一經發佈,即引來國際輿論密切關注。從去年第四季度迄今,中國經濟增速從7.9%到7.6%,再到7.5%,走出了持續回落的軌跡。有人據此推測,曾經風光無限的“中國速度”將一去不返。
在許多人的印象裏,“中國速度”指的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約30年以接近兩位數的速度增長。這個速度創造了“中國奇跡”,使大量國人脫貧致富,提升了中國的整體國際影響力。
圍繞最新的GDP數據,國際權威經濟機構紛紛下調對今年全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亞洲開發銀行16日發佈最新報告,把中國今明兩年的增長預期分別下調至7.7%和7.5%。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中國今明兩年的增速預期分別下調至7.8%和7.7%。有的市場機構更為悲觀,野村證券甚至把預期從7.5%調低到6.9%。
綜合來看,本輪中國經濟放緩是多項複雜因素作用的結果。有長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有客觀因素,也有主動調控的影響。正如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所言,中國經濟已進入轉型升級的新階段,這是一個必然的規律性變化。換言之,經濟增長階段變化造成潛在的增長率下降。
關於中國經濟不再會保持接近兩位數的高增長,早在兩年多前就已信號初顯。2011年“兩會”期間,中國決策者就透露,今後五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定在約7%。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賓塞認為這一目標是明智之舉。他還進一步指出,中國正在進入一個向中等收入國家快速轉型的時期,如果十二五規劃實施得當,中國經濟會獲得可持續增長。
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保持較高速增長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斷定,中國經濟未來20年仍然具有實現7%至8%增速的潛能。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認為,中國未來發展的六大紅利,包括工業化和城市化、改革和開放、市場、創新、人力資本,以及合作紅利,都將助推中國經濟以相對高的速度可持續發展。
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也曾有過6.8%和6.1%的增速。如果說上次經濟增速明顯回落更多是受到外部環境惡化影響,那麼本輪經濟回落在相當程度上是中國自主選擇的結果。
“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習近平總書記這句話引起強烈反響。的確,人們應從長期以來的“保八”思維中解放出來,學會適應相對較低的經濟增速預期。而這樣的中國新速度將更健康、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