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婚戀培訓走俏中國人學習如何去愛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幾乎每週五晚上,29歲的鄭婷都會到北京繁華街區三裡屯參加一個情感沙龍。五十平米的客廳裏圍坐著近30個人,大家輪流分享各自的感情體會和困惑,而“情感教練”趙永久坐在中間,不時插入幾句個人見解。

鄭婷用“醍醐灌頂”來形容三個月前第一次參加情感沙龍的感受。“原來戀愛和其他技能一樣,是可以學習的。”

名校碩士畢業的她,在北京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經歷了近百次相親都未能成功。她一直把這歸結為“沒有遇到合適的人”,參加完婚戀培訓,她覺得自己是缺乏“愛的能力”。

在趙永久看來,鄭婷的情況並不特殊。自他2008年開辦婚戀培訓以來,接觸了不少像她這樣“職場得意、情場失意”的年輕人。“現在物質生活提高了,與上一輩人相比,年輕人更重視戀愛和婚姻的品質,不願意‘湊合’,更注重‘感覺’,這就對他們的情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開放式情感沙龍,趙永久還開設了婚戀培訓班。這個三日封閉訓練課程,讓學員通過體驗練習,培養情緒管理、悅納自己、善於溝通等“愛的能力”。

“第一次來的時候,我也有顧慮,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講自己的感情問題。但來這兒的人都有困惑,你會覺得大家是平等的。”27歲小夥周翔半年前飽受失戀之苦,在網上查到這個培訓班後就報名參加。他說,自己改變了不少,現在正嘗試跟一個女孩交往。

趙永久介紹,五年前第一期培訓班只有8個人報名,而現在每期30人,已經培訓了近70期。“國內市場很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婚戀培訓,我根本不愁生源。不僅未婚男女,還有很多已婚人士也來參加。”

類似的婚戀培訓,在中國其他大中城市也日漸升溫,各地“教你如何搭訕”、“如何找到好老公”、“約會培訓”等戀愛技巧、形象提升的課程屢見不鮮。在上海,專門針對單身男女開辦的“戀愛訓練營”近乎每週都有活動,創辦者吳迪將自己比喻成“一副拐杖”,以一對一心理諮詢、講座等方式幫助年輕人提高情商、學習戀愛之道。

吳迪認為,至少10年之內,中國的“剩男剩女”現象會持續存在,而與之配套的婚戀培訓、社交服務將供不應求。

全國婦聯《2010年全國婚戀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有1.8億單身人士,北京地區28歲以上剩女人數就超過50萬。

“表面上是沒找到合適的人,但實際上很多人是有社交恐懼,有的是父母灌輸了不正確的觀念,只有改變了不好的觀念、態度和行為模式,才能戀愛成功。”在吳迪看來,隨著社會流動性加大,大城市裏充滿了“熟悉的陌生人”,年輕人要意識到,找工作要靠自己,找對象也要靠自己來拓寬交際圈,因此,主動學習“愛的能力”尤為重要。

與此同時,逐年攀升的離婚率也讓很多已婚人士未雨綢繆,為維護和睦婚姻作出努力。據民政部門統計數字顯示,中國離婚率已連續7年遞增。目前,北京、上海的離婚率已超過1/3。

而對於婚戀培訓能否解決一切問題,專家也存有疑慮。社會學專家程秀英說,一方面,婚戀培訓體現了社會的進步,改變了人們對於婚戀關係的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更加貼近現實,但另一方面,愛情是需要想像的,關係中的變量很多,並沒有所謂萬能的“良藥”。

“建議婚戀培訓更側重於培養情感的體驗能力,在浪漫和現實之間達到一種平衡。”而這也正是鄭婷努力的方向,她在一次次的學習中,開始試著打開心扉,給自己和他人多一些機會,在現實中去“尋找愛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