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兩岸兩會第九次會談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該協議是兩岸落實和推進ECFA的重要成果,使兩岸合作由製造業轉向深層次的服務業。但協議引發綠菅及部分產業界人士的強烈抗議,台當局被迫將其送交“立法院”審議。協議能否通過審議正式生效,及其對馬施政及後續兩岸經濟合作的影響值得關注。
一、意義及特點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ECFA後續協商的四大協議之一,其簽署標志著兩岸經濟合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對台灣經濟及兩岸經濟合作都具重要意義。
一是為台灣擺脫經濟低迷提供機會。去年以來台灣陷入經濟“悶”的局面,GDP增長率下降到2%以下。今年首季台經濟仍無起色,經濟增長率僅1.54%,不到預測3.26%的一半。台經濟現況引發島內各界強烈批評,馬執政滿意度持續下滑。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相互開放服務業市場,對台灣擺脫“悶經濟”是重大利好因素。其一,有利於擴大服務出口。 出口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對CDP貢獻率高達七成。但近年來全球經濟結構發生轉變,歐美地區消費需求緊縮,導致台灣對歐盟與美國出口下降。為此,台灣方面希望將出口重心轉向服務業。大陸地區服務業擁有巨大市場,台灣取得大陸服務業市場准入,將快速帶動對大陸地區的服務出口。其二,有利於吸引島內投資。 台當局一直將“促投資”作為拉動經濟的重要舉措,先後出臺放寬外資、刺激台商回流等政策。台灣開放服務業市場有利於吸引陸資。其三,有利於增加民眾就業。台失業率一直在4%以上,處於亞洲“四小龍”首位。服務業屬於勞力密集型產業,兩岸開放服務業市場,既可利用陸資在島內投資服務業提升島內就業,也為台服務人員到大陸就業增加機會。其四,有利於推動經濟轉型。台灣經濟過於依賴出口和代工製造業,向以服務業為主轉型的經濟結構調整是當前臺經濟面臨的主要任務。兩岸服務業合作也為台灣發展服務業和經濟轉型增添動力。
二是推動兩岸經濟合作重點由製造業轉向更深層次的服務業。過去兩岸經濟合作以製造業為主,特別是台商投資大陸製造業並帶動兩岸商品貿易。近年來兩岸貿易與投資增速趨緩,雙方經濟結構中服務業的比重也已超過製造業,在經濟合作中的機遇和潛力逐漸顯現。兩岸相互開放服務業市場,促進服務業貿易與投資將成為經濟合作的重點。
與過去相比此次協議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大陸開放範圍廣、水準高,充分體現了對台灣同胞的善意與誠意。根據協議,大陸對台灣開放80項服務,包括電子商務、文創、運輸、金融、醫療,電信及觀光旅遊等行業。大陸方面開放幅度均高於WTO承諾,其中52項比大陸與香港CEPA的承諾更高或相當,“這在大陸已簽署的類似協定中是前所未有的”。
二是台灣方面開放幅度雖有所突破,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根據協議,台灣對大陸開放64項服務,主要涉及証券業、銀行業、保險業,旅遊觀光業、醫療服務業、技術檢測與分析業等。其中,19項高於WTO承諾(早已對外資開放),即在部分產業上取消了對陸資的歧視性待遇,對台過去“陸資低於外資”的總體格局是有所突破。但從數量上看,台當局三次開放陸資入島投資,加上ECFA早收清單的項目,台允許我服務業入島投資的項目共計占51%。此次開放的64項中,僅28項是新增的陸資開放項目,且仍堅持採取“正面表列”方或,服務業開放比重提升有限。台灣“工研院競爭力中心”主任杜紫宸坦言,簽署的成果低於預期,主要是因為台灣許多服務業排斥大陸業者進入市場。
二、各界反應
(一)綠營批馬“黑箱作業”沖擊台產業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無視協議對台經濟的利好因素,一口咬定馬決策程式不透明、“台灣會變成赤化、貧窮化”。民進党前主席蔡英文聲稱馬當局“黑箱作業、密室協商”。民進党發言人林俊憲基於一貫的“台獨”立場,稱馬受“一中”的政治目標逼迫,“犧牲台灣廣大弱勢產業”。台聯黨“總召”許忠信更誇大其詞,指大陸業者“壓境”,開放服務業將造成台灣約542萬人次受沖擊, 比重占GDP的56.04%。民進党主席蘇貞昌不遺餘力地鼓動產業界“反馬”,“下鄉”拜訪“受沖擊產業業主”,邀集“綠色”執政縣市長“拒買中央帳”,並聲稱在民進党內成立專案小組,評估產業受沖擊情況,若認為超過可承受範圍,可能要求馬重啟談判。綠營學者童振源也出面抹黑稱,“協議對台灣整體經濟不會有顯著幫助,但未來台灣人才與資金恐將持續流向大陸”。
(二)藍營內也存在溝通不足的問題
台灣“行政院”召開記者招待會,表示此協議使台電子商務、資訊、在線游戲、金融、環保、物流與運輸等?大產業從中受惠,是台灣服務業“走出去”的重要里程碑。但國、親兩黨內仍出現不少質疑聲。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和黨團書記長賴七葆等雖表示簽署協議對勞工及消費者總體上是好的,但稱事前不瞭解協議內容.部分服務業會受沖擊,並贊成該協議送“立法院”審查。“立法院長”王金平也對“陸委會從未向他報告過,不清楚協議內容”表示不滿。親民黨“總召”李桐豪表示,要仔細檢視協議內容再決定是否同意簽署,對產業沖擊過大的條文將反對到底。親民黨“立委”陳怡潔表示,將提案要求對協議進行“實質審查”而不是“備查”,並要求“陸委會”和“海基會”做專案報告。
(三)輿論大多肯定協議對台經濟有利
台《經濟日報》認為,此次協議是兩岸自2008年開始推動經濟正常化及自由化最具指標性的協議,是台商進入大陸內需市場的關鍵,對台灣具有實質效益。“中華經濟研究院”劉大年表示,大陸對台開放項目很多都超過WTO待遇,甚至不榆給CEPA,“的確有突破”。“中華經濟研究院”劉盂俊表示,若協議得到落實,對吸引其他外資也會有很大幫助。
但部分媒體和學者對台當局決策過程及協議實效存有疑慮。《中國時報》社論認為,協議開放幅度如此大,“陸委會”卻以“閉門造車”方武作業,令人匪夷所思。“所有業者的聲音,政府都沒有聽進去;所有業者的要求,都沒有被采納”。台灣經濟研究院楊家彥認為,服務業中的資格認定、行政審批等規範,可能會讓台業者“聞得到菜香卻夾不到菜吃”。
(四)本土色彩較濃的產業界人士提出抗議
電子商務業者表示,協議應盡快生效,以免錯失更多商機。營造業者稱,台資企業在大陸以“高技術低成本”取勝。航運業“三雄”長榮、陽明、萬海均聲明對其發展“是個機會”。中華資訊軟件協會理事長劉瑞隆指出,大陸資訊服務業的產值幾乎是台灣的20倍,協議對台是一大利多。台灣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表示,台灣業者可通過對岸的市場規模,培養國際品牌,“對台灣服務業是大利多”。但島內部分傳統產業業者表示抗議,主要包括美容業、餐飲業、西藥業、中藥業、印刷業者及部分文化界人士。出版業者郝明義表示,台當局簽署協議的行為是“太過輕忽兩岸事務的敏感”、“黑箱作業卻自以為是”、“對大陸的無知與愚癡”、“忽視產業需求”、“對台灣本上中小企業欠缺憐憫”。文創業者工承惠指出,台當局未舉辦公聽會聽取業者意見,“草率又粗暴”。作家小野、馮光遠等幾十位文化界人士在協議簽署前就聚集到“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抗議,要求台當局停止簽署,並稱後續還將採取更多抵制活動。
三、幾點看法
(一)協議的生效和落實可能出現波折
按台灣當局原來的計劃,服務貿易協議不涉及現行“法規”修正,只需送“立法院”備查,一個月後就能自動生效。但在台聯黨和民進黨的壓力下, 台當局已同意將協議由“備查”改為“審查”。然而,綠營又進一步提出“相關部會應完成產業影響評估報告”,“協議文本及附表必須逐條審查及表決”,“立法院應嚴審協議內容,該刪就刪,該改就改”,以及部分間及企業界人士施加壓力。若協議內容在“立法院”審查中被刪改,兩岸將重回談判階段,兩岸經濟合作的推進將遭受重大挫折。但台當局近期加大了與島內各界的溝通力度,積極制定針對受沖擊產業的配套措施,同時強調協議若重回談判,可能不利台與新加坡、新西蘭簽署FTA。在此背景下預計協議在台“立法院”審查受阻的可能性不大。
(二)協議拉動台經濟的效果可能受島內政治紛爭影響而大打折扣
在台陷入經濟“悶”局面,缺乏經濟增長動力和方向的背景下,兩岸服務業合作本可成為台當局拉動經濟的重要動力,長期來看對台經濟增長、結構轉型、產業發展等都將產生積極影響。但由於這些利好因素很難在短期內顯現,而綠管人士大肆誇大其對島內產業,就業以及“安全”的沖擊,在島內民眾中形成一定負面影響,加上民進黨鼓動綠營執政縣市長“一致行動”、“拒發執照”,這些因素都對協議在未來落實過程中能否發揮預期效果、成為台經濟重要動力增添了不確定性。
(三)兩岸推進巨CFA後續協商將面臨更大挑戰
此次協議足兩岸按計劃落實和推進ECFA的重要成果,標志著兩岸經濟一體化又邁出了關鍵一步。但此次簽署協議引起島內反彈是歷次最大的,主要原因是兩岸合作由易到難,正逐步進入敏感和關鍵領域。在兩岸經濟正常化和自由化的過程中,雙方都將面對部分產業受益而部分產業受沖擊的問題,如何在“互利互惠”原則下協調產業間利益、推動產業合作發展,將成為兩岸未來面對的重要難題。兩岸在ECFA框架下後續還將商簽貨品貿易切、議、爭端解決協議,以及在租稅協議、知識產權等其他領域的合作,都將面臨更多更複雜的問題,兩岸需有更大互信和耐心來面對挑戰。
(熊俊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