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新學期要到了,但冷杉完全沒有為即將到來的每日高峰時段接送孩子的艱巨任務而苦惱,因為他自己就是8歲兒子的“全職老師”,課堂就設在家裏。
為了避免兒子被流水線式的學校教育同化,北京大學外語系畢業的冷杉多年前辭去工作,專心當起孩子的貼身老師,教他英語、法語和德語。閒暇時,他會繼續發揮自己的專長,翻譯一些作品。
“孩子在北京上學,擇校是個大問題。讓孩子在家上學,就省去很多麻煩,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冷杉對兒子目前的教育狀況比較滿意,打算一直教到他考大學。
冷杉家的情況並非個例。在家上學的現象日益增多,特別在廣東、浙江和北京等一些發達地區,折射出當前中國優質教育資源稀缺及傳統學校教育理念受到質疑等問題。
據21世紀教育研究院最新發佈的《中國在家上學研究報告(2013)》顯示,當前活躍於中國大陸的在家上學群體規模約為1.8萬人。其中,54.19%的家長是因為不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而選擇讓孩子在家上學。
山東省青島市的袁培坤也選擇了同樣的教育模式,他和妻子一起教3歲的兒子。“我們希望他能自由發展,但中國現行的教育體制束縛了孩子。而且學校教的東西,很多都沒用。”
目前袁培坤主要教兒子國學知識,如《大學》《論語》等。“國學博大精深,蘊含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讓他接觸這些傳統文化,很有必要。”
除了家長和孩子一對一的教育模式,中國還出現了由經驗成熟的互助學堂轉型的現代私塾。張喬峰設立的北京龍學園就是這樣一所小型美式家庭學校。
最初,北大物理系畢業的張喬峰也是因為不認同學校教育,在兒子入學後不久就決定讓他退學,開始探索自己的“精英教育”。積累了一年教學經驗之後,他在2012年把家庭課堂擴展成現在的“龍學園”,每學年面向社會招收8名學員。
跟學校開設的語文課有所不同,張喬峰挑選了民國時期的小學教材,還增加了科普和安全教育書籍的閱讀。數學和英語課則分別選擇了德國和美國的原版教材。除了這些常規課程之外,體育、遊戲、動手和探索課也是必修科目。張喬峰說,他想把“龍學園”辦成“中國的伊頓公學”,培養出德行、修養、膽識等兼修的人才。
然而,這種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育也並非完美,不少家長憂慮孩子會因缺少與同齡人的交際,而產生心理髮展的負面影響。袁培坤也擔心兒子融入社會的問題。“我們盡可能多帶孩子參加社區組織的親子活動,讓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爬山、體驗農家樂。”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告訴新華社記者,一些家長讓孩子放棄學校教育,選擇在家上學,是不滿現行教育體制的選擇。而今它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家長尋求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實踐,這種體制外的教育創新,也會給體制內教育的改變帶來重要意義。
同時,熊丙奇也表達了對這種“在家上學”教育模式的疑慮,“中國還沒有相關立法來規範這種教學模式。此外,父母授課能力、家教資質和評估等都存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