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擴大愛國隊伍宜增加政協等機構港澳名額 為擴大愛國隊伍宜增加政協等機構港澳名額

最近,在香港特區各界群眾反對泛民「佔中」與「台獨」勢力合流的鬥爭中,內地全國及地方各地各級政協的香港委員,再次發揮了骨幹作用,積極投入鬥爭,紛紛口誅筆動,除了在報刊上發表大量評論文章之外,也在行動上積極參與各項活動。這又一次證明,各級政協委員是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重要力量。

這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我們澳門特區。在澳門社會的各項重大政治生活中,尤其是為《澳門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政制發展」,或特首、立法會選舉中,全國及各級各地政協的澳門區委員,以及婦聯、工商聯、僑聯、青聯、海外聯誼會等人民團體的澳門成員,都踴躍投入,堅定地支持符合基本法規定的建議或維護「一國兩制」方針、愛國愛澳的候選人。事實已經證明,各級政協的澳區委員,及各級人民團體的澳區成員,也是維護澳門特區長期繁榮穩定的重要力量,在支持中央政府的領導及特首、特區政府依法治澳、依法施政、依法行政上發揮了重大作用。既此,適當增加全國及地方各級政協,以及婦聯、工商聯、僑聯、青聯、海外聯誼會等人民團體的澳門成員名額,有利於擴大愛國愛港愛澳隊伍,有利於增強中央與特區的關係,有利於保持澳門特區的長期繁榮穩定,有利於特首和特區政府的依法順利施政。然而遺憾的是,從今年初全國政協和各地省級政協換屆,及近日全國婦聯、中華海外聯誼會等人民團體換屆的情況看,似乎是並沒有增加澳門特區的名額,令人感到失望。

對此,我們不能忘記回歸初期的教訓。實際上,在港澳剛回歸時,曾彌漫一種「任務完成,萬事大吉」的想法,從而放鬆了對港澳地區的統戰工作,甚至還一度認為,政協再安排邀請港澳委員或有「幹預港澳高度自治事務」之嫌,因而內地的人民政協組織不宜再安排邀請港澳委員,即使是繼續安排邀請也必須壓縮名額比例,從而使得不少人就象失去了主心骨,也失去了奮鬥方向。這也是前些年香港人心較為混亂,使到為《香港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形成了「正不勝邪」,迫於數十萬人上街遊行抗議的壓力,而只得被迫腰斬的主要原因之一。

吸取了教訓之後,中央加強了對港澳的統戰工作,不但是全國政協及廣東、福建等省的人民政協繼續維持港澳委員名額並略有擴大,而且除西藏、新疆、青海等少數偏遠省份外,各省、區、直轄市及副省級市的政協都陸續安排邀請港澳居民出任委員。而全國和省級的婦聯、青聯等人民團體和海外聯誼會等組織,也邀請了港澳人士。這些獲邀請人士的愛國愛港/澳理念更為牢固,熱情更為高漲,並自覺、積極維護港澳繁榮穩定,成為中堅力量。而他們也在內地各級各地人民政協在這個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廣闊政治舞臺上,積極發揮自己的專長和作用,為當地社會政治和經濟文化建設建言謀策,並作為當地與港澳密切聯繫的橋樑,促進內地各地與港澳兩特區的互動互補,共同發展。

由於在港澳地區落實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及貫徹《基本法》,要花更大的力氣,更必須進一步加強統戰工作;也由於目前港澳地區的政治情勢越來越複雜,外部勢力已把黑手伸進港澳特區,意圖借助其代理人攪亂港澳,從而達到顏色革命之目的,因而吸納更多以港澳居民進入人民政協的隊伍,更好地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為增進社會和諧,加強港澳兩特區與內地的聯繫,維護港澳特區繁榮穩定,全國政協和省、區、市政協及副省級市政協,以及婦聯等人民團體,有必要適當增加港澳委員的比例及名額。或許,在人民政協方面,可在目前的港澳委員佔委員總額的百分之五的基礎上,再增加二至三個百分點。另外,開放各地的地級市政協可以邀請港澳居民出任委員,也是一個可行之辦法。由於全國擁有三百三十三個地級單位(二百八十三個地級市,十七個地區,三十個自治州、盟),扣除廣東省和福建省「合法」安排港澳政協委員的地級市,及邊遠地區如西藏、新疆等不方便安排港澳政協委員的地級行政區劃之外,大概還有二百多個地級市可以安排港澳政協委員。如以平均每個地級市的政協可安排四名澳門委員計算,就可滿足到八百多名澳門居民參政議政的強烈意願。當然,倘若縣區及政協也能邀請港澳居民出任其委員,就可以安排更多的愛國愛港/澳愛鄉人士。這確是一個「擴容疏洪」的好辦法,應當好好地利用這筆政治資源。

全國政協及地方省級政協即使是一時未能擴大港澳委員的比例,也可參考目前一些省級政協的權宜做法,以設置「特聘委員」的方式,吸納更多的港澳居民參與人民政協的隊伍。這種方式,最早是因應廣大大陸台商希望能成為政協委員,以利於向當地政府提出改善台商投資環境建議的要求,但又受到台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限制,最後「陸委會」決定,大陸台商可以「特聘委員」身份參加各地政協工作,而不受《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限,而由廣東省政協等各地政協推廣開來的。這種不佔名額,不受年齡限制,不受戶籍地法律限制(如台商),不受國籍限制(如海外華人),無需經當地黨委批准,只需由主席會議通過決定的方式,就可以聘請那些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政協工作,有社會責任感,能廣泛聯繫港澳地區的港澳鄉親,或是本專業的領軍人物,有較強的參政議政能力和文字水準,具備政協委員條件,但因各種原因而未能安排的港澳兩特區人士,出任當地政協的特聘委員,並向他們賦予參加人民政協和相關專門委員會的會議、調研、視察、考察、聯誼等活動,向人民政協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相關專門委員會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資訊的權利和職責,以使各地政協的工作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作用,並能盡量團結更多的港澳人士,就是一個較佳的補充辦法。希望澳門中聯辦能從中多想辦法,與全國政協及內地各地各級政協聯繫,爭取其設立「特聘委員」,並推薦及格人選。且也不利於愛國愛港(澳)愛鄉事業薪火相傳,後繼有人。尤其是在港澳兩特區的政治生態越趨複雜,外部勢力幹預內部事務越趨明顯,與反對派的鬥爭越趨激烈之際,以擴大參與人民政協活動的方式,結更多的鄉親為維護港澳兩特區的長期繁榮穩定,已是極有必要的途徑。

當然,各級人民政協倘能增加港澳名額名額或增設「特聘委員」,更需把好「入口關」,不能濫竽充數,讓能夠真正發揮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作用的人員「入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