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連結海峽兩岸的紐帶

河洛文化在中華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國歷史上的主體文化,它既代表了中華文化,更代表了中原文化。河洛文化以“河圖”、“洛書”為標志,充分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根源性。今天,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世界各地的客家人,都自豪地稱自己為“河洛郎”、“根在河洛”。河洛文化是維系和連接包括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的強大精神文化紐帶。

漢人南播促生閩粵贛客家民系

人口的遷徙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與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從漢代末年開始,由於戰爭、動亂和災荒等原因,中原漢人不斷向南方播遷,較大規模的有7、8次之多。其中最有影響的有4次:西晉的“永嘉之亂”、唐代的“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北宋的“靖康之變”以及明末至清的鄭成功、康熙收復台灣。

大批中原漢人的南遷,在中國南方形成了一個特殊群體--客家民系。寓居於贛南、閩西、嶺南的客家人從河洛地區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手工業技術和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傳統。明末清初流向台灣的漢人大多是閩、粵沿海一帶人,其中大部分移民是由原河洛地區南遷的客家人。一項調查表明,閩南、台灣漢人中陳、林、黃、鄭四大姓占總人口的一半以上,故在島內有“陳林半天下,鄭黃排滿街”的諺語。在這些大姓的族譜上都明白無誤地標明其祖先為河洛人。客家人來自中原,包括今河南周邊個別地區,但主要是河南,因而國學大師章太炎在《客家言序》中非常肯定地說:“客家大抵來自河南”。

客家人促進了台灣繁榮

在我國歷史上4次人口大遷移中,前3次主要是由黃河流域向南發展,第四次明末清初至民國初期的移民雖也有閩贛西向湘川桂及回歸中原者,但更多的是漳泉廈一帶的閩南人東遷台、澎。

客家人是台灣人的主體。在台灣,福建的移民是台灣人口的主體,而閩南移民又占福建移民總數的97%。從閩入台者主要是客家人,這在不少族譜中都有明確的記載。台灣姓氏人口學者張緒賢根據1978年當地戶政事務所的統計,繪制了《台灣區各縣市分姓人口數統計表》,同時按人數多寡排出了台灣前100個姓氏之序。他在1979年出版的《台灣區姓氏堂號考》中說,這前100大姓的人數,占台灣總人口數的96%。1987年5月,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杜若甫、袁義達首次公佈了他們對中國人姓氏分佈的研究成果,同時排出前100大姓的順序。2006年1月,袁義達又公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前100大姓的排序。在兩次排序中,前10名的姓氏沒有變化。

台灣學者陸炳文對上述資料進行了比較研究。他指出,拿台灣地區的前100大姓和全中國第一次排出的前100大姓相比較,有77個完全相同,尤其前10姓,有8個相同;與全中國第二次100大姓排序相比,相同的有74個,前10姓中仍有8個相同。“顯而易見,不論任何地方,人口集中於大姓的態勢均至為突出,這也說明,各前100名大姓代表性很強,台灣如此,大陸亦如此。”陸先生在其1982年出版的《從中國姓氏源流談台灣大陸一體關系》一書中指出:李、王、張、劉在中國北方較多,而陳、黃、林、吳在南方人口中所占比例較高,“這一特點,証明台灣同胞無不來自大陸,特別是原籍多在華南的閩、粵兩地,祖籍則多遠達中原一帶。”

“開台聖王”顏思齊

在較早移居台灣的閩南人中,顏思齊(1589-1625)是最值得一提的先賢。顏思齊,福建海澄縣青礁村(現屬廈門海滄區)人。青少年時代受過較好的教育,明書知禮,疾惡如仇。明萬歷四十年,因家遭官府欺辱,一怒之下殺掉了仇人之僕後逃亡日本。在日本,他通過各種管道經商,逐漸積蓄了巨大的財富。1624年因參與武裝反抗德川幕府,受到日本政府的搜捕圍擊。他義無反顧率眾乘13艘船出逃,最後歷盡驚濤駭浪,於8月23日抵達台灣的笨港(今台灣北港)。 ,

在台灣,為了生存和發展,顏與眾人不避寒暑劈荊開土。他高瞻遠矚謀慮深遠,在剛剛站住腳跟之後,就多次派人到漳州、泉州等地招募人眾,先後共組織3000餘人移居到台。顏思齊是大規模有組織移民台灣進行開發的第一人。顏思齊很注意與土著人和睦相處,與當地人關系融洽。連橫的《台灣通在為台灣歷史人物所立傳中,列顏思齊為首,是非常允當的。顏開發台灣艱苦卓絕功高蓋世,至今島內民眾對其仍懷念不己。人們不僅稱其為“第一位開拓台灣的先鋒”、“開山祖顏思齊”,而且還尊其為“開台王”、“開台聖王”。

鄭、施時期台灣完成了與內地一致的社會建閥

1624年,荷蘭殖民者入侵台灣。兩年後,西班牙殖民者也以武力入侵。1661年,鄭成功收復台灣。為鞏固在台統治,鄭氏政權推行穩定台灣的政策。據歷史記載,鄭氏政權期間從大陸到台的漢人有8、9萬人,加上原有漢族居民,漢人已有15萬之眾,基本上與原住民數量相當。由於勞動力增多,當時西部沿海平原大多得到開墾,可耕面積比荷占時期擴大了一倍,農民開始使用耕牛,並大面積地種植稻米和甘蔗。同時,村社開始有了社學,不少原住民的子女也受到了文化教育,中華文化在台灣得到了發展。

1683年,清王朝派大將施琅率軍入台打敗鄭氏政權,完成中華大一統。之後,清政府為加強對台管理,在台南設置了台灣府,1885年又改為行省。清政府統一台灣200多年間,有更多東南沿海民眾移民台灣,至1895年日本侵台前,台灣漢民族人口已經超過了200萬人。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發展,正統的中華文化在台灣得到了普及與發展。當時除遍及各地的普通學校外,屬於中等教育的書院有37所,從大陸到台在各級學校任教授、教諭、訓導的人員超過了300人。至此,台灣與內地在政治、文化與社會等方面的建構基本一致起來。

閩台傳統文化與河洛文化同根同系

人際上的血緣、族緣關系據前幾年的一項統計,福建省人口有漢族人2958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98.45%,其中祖籍在河南固始的就有1000多萬人,加上客家人500多萬人和河南其他地區的入閩人口,河南籍後裔已占福建人口一半以上。在台灣,漢族人占83%左右,其中,80%是閩南客家移民,約1200多萬人,20%是祖籍廣東的客家人,他們都自稱自己式“河洛郎”。

台灣除了陳、林、黃、蔡、鄭等大姓外,其他一些姓氏,始祖也多來自河洛地區。閩、臺地區民間非常重視修建祠堂,續修族譜且講究郡望。由於根在河洛,在其所修宗譜中,郡望、堂號全以河洛原郡、縣之名為宗,如 川郡、滎陽郡、弘農郡、陳留郡等,這既是對河洛血脈衍派的追思,也是對入閩移台開基先人的歷史認同。

閩、台方言同屬河洛語系歷史上,河洛地區曾長期為我國政治、文化中心,中原話曾作為官方語言在全國通行,是當時正統的“普通話”。從先秦至明清,詩詞歌賦中的發音均以中原音韻為准。清朝以降,隨著全國經濟文化的繁榮和政治中心的轉移,中原音韻逐漸不被使用,以至許多古音韻完全消失。語言是民族或族系的基本特徵,客家人十分珍視自己的語言,“甯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的民諺就是明証。由於閩、台客家人多居山區,交通不便,與外交往甚少且聚族而居等原因,從而使得客家話中保存了許多古代漢語的詞匯、語音和語法,如無齒唇音、無翹舌音,單音節詞比較多,保留著很多入聲字的讀音等,因而被語言學家稱為古代漢語和中原音韻的“活化石”。用今天客家語和流行的台灣話誦讀峙經》中的《國風》及一些唐宋詩詞,不但順口,而且押韻,非常和諧。究其原因,正是因為客家話保存了中原音韻之故。台灣學者黃敬安專門從《詩經》、《禮記》、《左傳》等先秦典籍中找出了與閩、台方言音、義相同或相近的例子,著成《閩南方音証經舉例》一書,有力地証明瞭先秦、兩漢古音韻在客家語中的確鑿存在。客家方言中至今還大量保留、使用中原方言的例子很多,如稱妻子為“老婆”,稱老太太為“老媽兒”,稱兒媳婦為“大姐”,稱太陽為“日頭”,稱開水為“滾水”,稱學徒為“小夥計”等。

閩、台習俗源自河洛古風民俗文化不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一個民族或民系區別於其他民族、民系的基本標志。客家人久居東南,在與當地土著相互影響中產生的客家文化,雖因所居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異,但其民間風俗及大眾信仰之主流,所傳承的仍是中原的古樸之風。如:在婚俗上,從議婚、訂親到迎娶,其程式和各種禮儀,閩、台與中原一樣,既鄭重其事,又有相同的繁文縟節;在喪俗上,閩、台與中原一樣,厚葬的理念根深蒂固,重視落葉歸根,主張入土為安,講究各種祭祀敬拜儀式。

閩、台民間信仰訴求與河洛相同農耕文化中對神的崇敬與畏懼,源於弱質農業受制于各種自然災害,因而農耕者渴望神的呵護與保佑。他們認為,除老天爺主宰萬物之外,生產、生活中有多少需要,就會有多少神靈,如水神、火神、山神、土地神、灶神、財神以及馬王爺、牛王爺、藥王爺、閻王爺、送子娘娘等,都應運而生,成了人們生老病死、騰達窮困的決定者或守護神,被供奉在廟堂之中,享受香火的祭祀。

歷史雄辯地証明,燦爛的河洛文化、客家文化及閩台文化,同根同系,不僅始終是維系世界華人、華僑的強大精神文化紐帶,也是實現民族團結、兩岸統一的認同基礎。大力弘揚河洛文化精神,對振興中華、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楊海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