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耀:兩岸關系中的“害虫”?

是否泄密仍難定義

-位國民党籍“立委。表示,這給人感覺好像一夜之間又回到了几十年前台灣。反共防共。年代了

突然辭職,旋即被台北地檢署調查,台灣“陸委會前副主委”、兩岸談判台方首席代表張顯耀“泄密”案紛紛扰扰一陣后,除了被馬英九定性為“兩岸關系中的害虫”外,卻成霧里看花了無下文。

与之相應的,是兩岸事務性協商陷入“牛步化”。

“21世紀的白色恐怖”

“因家庭因素,‘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張顯耀請辭獲准。”兩岸服貿協定遭遇阻礙遲遲無法定案之時,8月16日上午,台灣“陸委會”突然曝出二把手張顯耀無預案辭職,島內嘩然。

張顯耀并不是馬英九嫡系。他畢業于“中央警察大學”,早年在台灣安全部門任職,2000年脫离國民党,成為親民党宋楚瑜的核心幕僚。后因親民党勢衰,又重返國民党。2012年2月,他接任“陸委會副主委”一職,今年2月,又兼任海基會副董事長、秘書長,是兩岸事務性溝通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張顯耀對于兩岸事務不但熟悉,更是直接推動者。(選他做‘副主委,)說明馬英九繼續著力兩岸關系的改善。”島內“名嘴”張啟楷曾評价說。

張顯耀的去職,立時激發坊間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有媒体揣測,可能与6月底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來台期間安保問題有關,亦有人稱其与“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不和。

“陸委會”發言人吳美紅否認了上述猜測后,17日傍晚,張顯耀突然發表聲明,稱自己“被長官告知”辭去“陸委會副主委”一職,并說“需要我時全力以赴,長官不需要我時,顯耀也坦然接受”。事件開始激化。 .

當日深夜,“陸委會”公開回應:張顯耀因工作上有一些疑點有待厘清,必須調离現職接受調查。

19日,張顯耀現身WBS電視台,大打悲情牌,直接點名,“是‘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要我离開”,并稱自進入:陸委會”以來,自認為工作盡心盡力,絕對沒有:逾矩行為”,沒料到最后竟遭此打壓,仿佛感覺自己“被黑道追殺”,甚至“連遺書都寫好了”。

而“陸委會”則在當日宣布,張顯耀工作疑點部分涉及“國安”問題,“調查局”已對張顯耀作為“共諜”嫌疑人立案調查。

“很多人覺得不可患議。”一位國民党籍“立委”表示,這給人感覺好像一夜之間又回到了几十年前台灣“反共防共”年代了。

張顯耀21日再次通過媒体反擊,稱“陸委會”是對于不同意見的人或政敵,扣上“間諜”帽子排除异己,是“2l世紀的白色恐怖”,

“万万沒想到,今天我居然看到了,而且就在我身上”。

四天后,8月25日張顯耀主動到台北地檢署說明案情,檢方的最終決定是:列為偵字案被告,限制居住,不限制出境。

“再次提醒公務員好朋友,長官交辦的事情,如果沒有紙條、蓋關防就有泄密之虞。”在台北地檢署門口,張顯耀對媒体稱。

机密文件浮出水面

時間過去一個月,盡管台北地檢署以案情重大不宜外泄為由拒絕采訪,而張顯耀也在媒体上銷聲匿跡。但神通廣大的媒体還是厘清了張案大致輪廓。

一切都是因為一份机密文件,“兩岸互信机制總結報告”。

《參考消息》轉引《亞洲周刊》報道稱,這份“兩岸互信机制總結報告”由馬英九核心幕僚,“總統府”前副秘書長高朗親自執筆草擬,內容是有關在12次研討會上,台灣內部主張對大陸開放与封閉的代表性學者的論點,其中包括兩岸和平協議、和平宣言的底線、東海与南海等各种政治議題的相關意見分析和采取步驟。在馬英九閱后,這份文件就直接歸檔到“國安會”,作為台灣高層將來兩岸政治談判的最重要依据,以及未來兩岸政治談判的劇本。

去年8月,張顯耀以身為兩岸談判的第一線代表,有必要對決策核心的政治談判思維有所了解為由,兩次向“國安會”要求調閱該份文件。“國安會”向馬英九請示,可否讓張調閱相關文件?“總統府”并沒有反對,“國安會”遂將文件借閱給張顯耀。

但接下來,張在訪美期間。与美方人士私下對報告相關內容交換了意見,引起台灣“國安會”注意,將其列為監控對象。

根据台情報部門相關人士透露,張顯耀也曾透過台商,把該份報告內容的重要結論向大陸方面通气,讓“國安會”認定張顯耀把台灣未來政治談判底線外泄。

而“陸委會”方面亦稱,兩年前就接到匿名舉報,張顯耀疑似利用職務机會,將机密以口頭等方式外泄。1年多前,“陸委會”曾針對檢舉資料內容,展開行政調查,但因查無實据,之后無疾而終。

讓外界非議的是,既然“陸委會”稱早有覺察,為何張顯耀還一路官運亨通?反倒是張表示不滿--“被去職”后,檢舉資料隨之重見天日,且處理效率超快。此外,既然是“泄密”案,為何至今仍僅張顯耀一名被告?

是否“泄密”仍難定義

“我們注意到近日台灣一些媒体的有關報道,希望不要作不負責任和子虛烏有的猜測,以免對兩岸關系造成負面影響。”就張顯耀“泄密”案,8月22日國務院台灣辦公室發言人馬曉光即給出了回應。

而直到8月29日,馬英九才首次評价張案稱,“兩岸關系就好比一棵大樹……一旦在樹上發現有害虫,一定要以啄木鳥的態度把害虫找出來,把它除掉,這棵樹才能夠正常的發展。”并強調“兩岸關系已經一步一步地制度化,相當程度地常態化,所以不會因為這樣一個事件就受到影響。”

但台情報部門相關人士表示,事前交流以換取在談判桌上的順利敲定,此种行為是否屬于泄密,仍難界定。

而張自己的說法則是,在“陸委會”參加的所有談判或公開、私下協商,都是遵循”長官指示”,“兩岸談判溝通是复雜的團隊作業,有一定劇本,不可能因為一個人就改變。”

“無論是拿‘共諜’或者是‘泄密’罪來辦理張顯耀,這里重創的絕不僅僅是張顯耀本人,還有兩岸關系。”親民党屏東縣主委林淵熙說,“指責張顯耀為‘共諜’同時,也等于指兩岸談判實際上就是情報交換會。這樣接下來兩岸制度化談判是不是應該停了?”

“張顯耀對兩岸關系影響已經在所難免,而且已經開始顯現。”多位台灣學者指出,被列為9月中旬“立法院”院會优先討論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自由經濟示范區特別條例等三件法案。遭到民進党甚至一些藍營“立委”的強力阻撓,完成審查“可能性趨近于零”。

“兩岸協商陷入‘牛步化’。”台灣媒体如是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