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澳門經濟社會面臨的挑戰和對策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郝雨凡

回歸以來,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澳門特區政府在何厚鏵先生、崔世安博士的帶領下,堅持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以民為本,科學施政,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等各個領域取得了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2013年,澳門經濟呈現蓬勃生機,年度GPD為4,134.7億澳門元,入均GDP為8.7萬美元,分別約為1999年的8.4倍和6倍。在財政盈餘增加的基礎上,教育、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顯著進步。在民生方面,特區政府建立了若干機制,通過調整最低維生指數及敬老金、社會房屋租金豁免、社屋輪候家團臨時補助、公交及電費補貼、現金分享和醫療補貼計劃、提升職業稅豁免額,以及退稅、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措施,大幅提高了居民的各項保障和福利。最近,崔世安博士高票連任第四屆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顯示社會各界對特區政府施政績效高度認可。

不可諱言的是,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澳門社會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也逐步顯現出來,有的矛盾和問題還相當尖銳和突出。崔世安博士在參選過程中,深入社區,介紹政綱,傾聽民意,社會各界人士和各種團體紛紛就澳門未來發展,以及各種顯性和潛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內容涉及通貨膨脹、樓價高企、交通擁堵、城市超荷、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緩慢等民生和發展問題。

綜合來看,當前澳門經濟社會面臨的主要挑戰是:

博彩業“一業獨大”,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緩慢。自2002年澳門賭權開放後,博彩業的規模與效益不斷攀升,澳門經濟實現了飛躍武發展,經濟規模和整體GDP急速上升。然而,經濟發展是建立在博彩業“爆炸式”增長的基礎上,博彩業既為澳門財政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但同時也強力削弱了非博彩業的發展動力,擠壓了其他產業所需的資源和空間。目前,經濟結構單一導致整體經濟的波動性風險增加,澳門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表面化。特區政府雖己意識到“一業獨大”帶來的風險,並提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戰略思路。可是,經過多年的探索,由於各種原因,特區政府著力發展的中醫藥、會展、文創以及資訊科技等新興產業發展緩慢。人們不禁要問,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究竟路在何方?

物價持續高漲,貧富差距拉大。盡管澳門特區經濟數據亮麗,勞動人口收入指數穩步上升,但經濟發展成果似乎被通脹率居高不下所吞噬,居民生活質量並不樂觀。截止至2014年8月,澳門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6.07%(131.61),超過國際消費物價指數(CPl)升幅5%的通脹標准。由於物價持續攀升,百物騰貴,本地生活消費越來越高,居民生活壓力沉重,削弱了居民的購買力,其實際生活水準也隨之下降。實際上,回歸以來,澳門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在博彩業帶動下,一方面,澳門的人均生產總值己位居亞洲前列,但另一方面,澳門仍約有60%的居民屬于中低收入階層,反差異常鮮明。其中,部分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和弱勢群體在整體經濟蓬勃發展時,不僅未能分享經濟繁榮帶來的成果,而且由於房地產價格上漲、通脹壓力加大等原因,生活水準甚至有所下降,導致社會矛盾尖銳,社會不穩定因素急劇增加。

人力資源短缺,人口素質亟待提升。澳門人口總量小,加上出生率較低,老齡化相對較為嚴重,本上人力資源數量有限。由於經濟規模日益壯大,外資湧進,導致人力資源供給總量嚴重不足。盡管澳門整體失業率長期維持在2%以下,早己實現全民就業水準,但人力資源數量仍然嚴重不足,而且本地人力資源在數量和素質上傾向博彩產業及其相關行業,其他行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請人難”問題愈加突出。長期以來,澳門唯有依賴輸入外勞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進入2014年第二季度,外地雇員人數已接近15萬人,是回歸初期的4倍多。另一方面,澳門勞動人口素質整體偏低,缺乏競爭力,嚴重制約澳門的產業升級及適度多元發展。據2011年人口統計顯示,澳門總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16.7%(含外地雇員):在勞動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只有23.64%(含外地雇員)。博彩業高工資、低技術、低學歷、低門坎的特點,使澳門青年一代的就業、求學觀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對澳門人口素質和競爭力的提升,對澳門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必將帶來長期而深遠的影響。

行政機構及法律改革滯後,行政司法效率有待提升。特區政府成立後,基本採用澳葡政府時期的行政和法律體系,並一直沿用至今。回歸十五年來,澳門的經濟社會狀況已發生巨大變化,相關行政架構、法律規章已經不切合實際情況,機構重迭、效率低下的現象較為普遍,大大影響了行政與司法的質量、效率及社會觀感。雖然特區政府已經意識到相關問題,並致力改革完善,但其步伐十分緩慢,效果不佳,不時導致市民對政府施政能力的詬病。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時間推移,特區政府施政的難度將逐年增大,改革現行行政與法律體系,提高政府施政能力和水準,提升政府決策的科學性,服務市民的有效性,為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及“一國兩制”偉大事業在澳門的成功實踐提供堅實保障,這已成為對特區政府未來能否有效施政的重大考驗。

區域合作進展緩慢,“平臺”“中心”建設效果不彰。澳門土地面積小,人口密度大,容納了世界上最大的賭場建築群,擁有二十多萬輛機動車,其土地資源、發展空間十分有限。長遠來看,加強區域合作,是澳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十二五”規劃綱要以及《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中,中央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已將澳門定位為建設 “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平臺”及“世界旅遊休閑中心”。這對澳門參與區域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9年,國務院頒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開發“橫琴新區”。近年來,澳門與橫琴的合作力度在加大,包括澳門大學橫琴校區落成使用,澳門中醫藥產業園區進駐,以及33家澳門企業推薦進入橫琴,但是來自政府層面的利用橫琴以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動“平臺”“中心”建設的重大區域合作舉措乏善可陳,更遑論與內地其他地區的合作,這使澳門未來發展欠缺寬闊的“腹地”。顯然,區域合作的滯後發展,嚴重制約了澳門之 “平臺”和“中心”的建設與發展。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平臺、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究竟如何建設、其作用如何發揮?

上述矛盾和問題能否緩解和解決,已成為新一屆政府有效施政的重大挑戰,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崔世安博士針對目前澳門存在各種矛盾和問題,在此次參選政綱中提出了“同心致遠,共用繁榮”的施政目標,以及“以人為本”、“科學決策”的施政理念,以建設宜居城市、發展社會經濟、關愛社會民生、提升管治效能四大方向,展現新一屆特區政府務實解決問題,認真謀劃長遠的施政理念和方向,其中不乏新思路、新舉措。對此我們表示贊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若干建議。

配合國家發展戰略,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繁榮穩定及可持續發展己成為國家戰略的組成部分。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對澳門經濟社會的發展制定了戰略性規劃。目前,國家正在籌劃“十三五”規劃,澳門特區應抓住機遇,積極按照“一國兩制”的原則統籌兼顧澳門未來發展規劃,在參與落實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前提下,全面和具體評估自身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功能定位和發展路向,將影響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如上地空間、水域管理等納入發展戰略,“慎思謀遠”,將行政長官任期制與澳門發展的前瞻性結合起來,將澳門未來的戰略定位及區域合作的重要事項與國家戰略結合起來,取得國家的支持,與國家發展同步,為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開拓更多機遇和更大空間,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澳門的貢獻。

規範博彩業,制定清晰的產業政策。在規模上,澳門博彩業已成為“世界之最”,但是否為“世界之強”?博彩業如何帶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從解決澳門深層次發展矛盾著手,政府必須制定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清晰的產業發展政策。一方面,必須在“一業獨大”的脆弱性和周邊國家和地區陸續開賭的競爭性中確立博彩業的“強身”之路,增強抗風險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另一方面,必須重新審視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路向,建立圍繞博彩業發展的垂直多元發展戰略,形成龍頭與支撐格局,即做強博彩業,也帶動邊際產業的發展,正如崔世安博士在參選政綱中指出的,“作為一個微型經濟體,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近期方向,應是優勢產業鏈的延伸,促進博彩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聯動發展”。應發揮博彩業的“發動機”和“助推器”作用,用好用足“自由行”、CEPA政策,做大做強博彩業及其關聯產業,包括文化旅遊、休閑旅遊、購物旅遊、會展商務旅遊等,積極推動酒店業、餐飲業和娛樂業的轉型升級和現代化發展,重點發展批發零售業、會議展覽業等相關產業,打造經濟適度多元的新增長點。在這個基礎上,圍繞“平臺”、“中心”建設,大力培養和發展現代旅遊休閑服務業,為澳門經濟的長遠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建立投資基金,實現長遠發展。回歸十五年來,澳門財政儲備逐年增多,但是投資收益並不理想。我們認為,對外開展金融投資,也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途徑。建立澳門主權基金,利用豐厚的財政積累,通過穩健的可持續的對外投資,獲得財產性收入,實現財富持續增長。最近,崔世安博士指出,政府擬設立“特區政府投資發展基金”。應該說,這是政府吸納社會意見,深思熟慮的戰略舉措。事實上,這是從澳門特區和居民的長遠利益出發,以現代化、科學化、專業化的金融財務手段開展對外投資,以實現澳門現有財富效益的最大化。內地新一屆政府制定了宏偉發展藍圖,而且開局良好,未來十年,中國經濟仍將平穩快速發展。澳門如何參與內地建設,如何分享內地新一輪經濟發展的“紅利”?通過投資內地(當然不僅僅限於內地),以“反哺”方式支援內地經濟建設,搭乘內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