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氹舊貌盡回憶 橫琴新校創新猷——澳門大學新校園掠影

【新華社12月14日電】 奠基於澳門回歸祖國紀念日的澳門大學新校區如今已屹立在橫琴島的湖光山色間。作為粵澳合作先試先行的標誌性項目,澳大新校區已成為“一島兩制”的典範。從昔日校址氹仔徐日升寅公馬路到位於橫琴島的澳門氹仔大學大馬路,30多年來,澳大實現了從“潭山初建”到“琴島重建”的飛躍,揭開了澳門教育史上的新篇章。

從“潭山初建”到“琴島重建”

澳門大學是澳門成立最早的一所公立綜合性大學,前身是創立於1981年的私立東亞大學。成立之初,校舍棲身於氹仔的大潭山與小潭山間,佔地僅0.05平方公里。地理條件所限,一直沒有與大學規模相匹配的校園。澳大著名的中醫藥品質國家重點實驗室,曾屈居於學生的宿舍裏,逼仄的環境限制了學校的發展。

澳門回歸祖國後,一直希望把澳門大學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學的特區政府向中央表示,澳門缺乏土地資源,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培養一流人才,除了澳門特區和澳門大學自身的努力外,還需要中央政府給予政策上的扶持。2009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以租賃的形式取得對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的土地使用權,租賃期限為50年。同年12月20日,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為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奠基,並贈予“愛國愛澳 博學篤行”的題詞。

彈指一揮間,4年后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嶺南風格與南歐風格相映襯的樓群形成了一座大學城。漫步新校區,能看到藏書可達百萬冊的伍宜孫圖書館、設備先進的實驗室、寬敞明亮的住宿式書院、綠草如茵的運動場、氣氛活躍的研討會……整個校園充滿青春活力。

根據澳門特區法律,澳大新校區與澳門其他區域無異。2013年8月,特區民政總署宣佈橫琴島澳大新校區屬於澳門氹仔的嘉模堂區。

學院書院 中西合璧

2013年11月5日,澳門大學在新校區大學會堂舉行啟用儀式。新校區佔地1.09平方公里,較原來擴大了20倍,可容納約1萬名學生。新校區與氹仔島僅一水之隔,由一條長1500多米的河底隧道相連,從澳門一方可全天候隨時進出校園,不設邊檢,非常方便。今年8月,澳門大學已整體搬遷至橫琴新校區。

澳門大學校長趙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澳大將堅持不懈地踐行“愛國愛澳 博學篤行”題詞,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大學,培養志向遠大、具有廣闊視野的優秀人才,為國家和澳門建設做貢獻。

在新校區,工商管理學院、教育學院、法學院、科技學院、社會科學學院、人文學院、健康科學學院、設計學院等八所學院的教學區域得到了進一步拓展。全面的學科設計將為中學畢業生提供更多選擇,也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培養專業人才創造了更多條件。

除原有的學院制度外,新校區還參考世界一流大學的成功經驗,全面引入住宿式書院制度。在書院裏,來自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學生一起學習、娛樂和生活。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學習如何在群體中與人互動交流、團隊合作。鄭裕彤書院院長鐘玲告訴記者:從本學年開始,澳大全面啟動8所書院。她說:“如果說學院是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地方,那麼書院就是培育他們人格發展的地方。我們書院意在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包括文化參與、國際視野、健康生活等,力爭讓他們在踏入社會之前成為人格建全的成熟的人。”

科研基地 鳥槍換炮

澳大主管科研的副校長、微電子專家馬許願認為,新校區擴大了科研空間,也為科研團隊準備了完善的硬件與軟件,帶來了原校區所沒有的新機遇。目前,澳門大學的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醫藥品質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均完成了中期評估。中期評估的突出成績及新校園科研發展的空間擴大,可以讓澳大在這兩個重點領域取得更好的發展。

澳大新校區美麗的山水園林,優雅的學習和文化環境,讓沒能在此學習生活過的澳大校友們十分羨慕。為了表達對母校的情誼及慶祝澳大新校園搬遷,澳大校友不久前展開了一場撰寫對聯比賽,產生10幅優秀作品。校友鐘民良所作的“澳門春風,憶昔九龍學子修明德;橫琴化雨,方今八院同窗道至善”獲得亞軍;另一名校友關濟華則憑著“澳氹舊校盡回憶,橫琴新校眥新猶”獲得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