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10月23日電】正在舉行的第20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一帶一路”成為海內外與會者的“熱詞”。
此次MIF盛況空前,逾50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參展參會。與會人士認為,“一帶一路”將為區域合作帶來重大機遇。
由於澳門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經濟區位角色,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獨特優勢,本屆MIF多個論壇與會議均以“一帶一路”為主題,其中包括“國際貿易投資論壇2015”、“一帶一路澳門青年創業機遇”、“一帶一路之延伸──通過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加強中國與拉美緊密聯系以促進亞洲和拉丁美洲經濟整合和文化交流”等。
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表示,“一帶一路”的發展藍圖,為正在構建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及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澳門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而內地自由貿易試驗區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進一步開放等多項政策形成迭加效應,也為澳門有效參與區域合作提供了新的動力,為澳門經濟發展邁向新的階段創造了條件。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尹宗華在相關論壇上強調,“一帶一路”建設對企業界來說,意味著巨大的機遇。澳門是西方文化進入中國的起點之一,是中國內地通往葡語國家的重要橋樑,故澳門企業應充分依託區位優勢以及CEPA協議帶來的有利因素,發揮“一帶一路”的澳門“節點”作用。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徐冠巨認為,澳門作為自由貿易城市,在旅遊、會展、物流、信息等現代服務業領域具有很大的優勢。同時,又與葡語系國家有著緊密的聯系,可以在推動區域經濟合作、深化服務貿易發展以及中國內地企業通過澳門“走出去”方面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
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有禮指出,“一帶一路”建設為澳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目前澳門經濟發展呈現調整姿態,故可利用自身的優勢,促進區域間進一步合作發展、互利共贏,從而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
東帝汶貿易、工業與環境部副部長費雷拉則建議,可建立葡語系國家與中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區,並且採用互利互惠原則。他還就如何實現經濟一體化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葡萄牙經貿投資促進局主席佛拉斯基表示,中國和葡語國家在商業和投資方面合作潛力巨大,而澳門在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他希望未來“一帶一路”進一步延伸到更多的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