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軍事體系大變革

2015年12月31日,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1月11日,調整組建後的軍委機關各部門披露。結合早前公佈的軍改指導原則,我們已經可以管窺本輪軍改的大體輪廓。

作為“中國60多年來最大一次軍改”,本輪國防和軍隊改革重點在於高層領導指揮體制改革,包括調整軍委總部體制、實行軍委多部門制;組建陸軍領導機構、健全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著力構建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和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

顯而易見,本輪改革完成後,解放軍高層領導指揮體制將發生全面而深刻的改變,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格局,稱之為重構解放軍2.0並不為過。

總部制變為多部制

原來我軍實行的是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下的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體制。四總部既是中央軍委的工作機關,又是全軍軍事、政治、後勤、技術裝備工作的領導機關。這套體制根據當時形勢需要建立,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這套體制的局限性、弊端日益突出。《解放軍報》在題為《重塑我軍領導指揮體制是強軍興軍的必然選擇》一文中如是說,“特別是四總部權力過於集中,事實上成了一個獨立領導層級,代行了軍委許多職能,客觀上影響了軍委集中統一領導。”

改革後,軍委機關由“總部制”調整為“多部制”,可以使這些部門成為中央軍委領導下的參謀機構、執行機構、服務機構,確保部隊在執行命令時步調一致、政令暢通。

摒棄大陸軍主義

過去,中國軍事制度的一個常識是,解放軍有空軍、海軍和第二炮兵司令部,卻從來沒有過陸軍司令部。不設陸軍司令部,正是“大陸軍主義”的最大體現,陸軍在諸軍兵種中地位顯赫,以至於其領導職能主要由四總部代行,四總部首長、七大軍區司令均由陸軍將領出任,這種安排在世界上幾乎是獨一無二的。

應該說,突出陸軍地位在建國之初有其實際需要,當時我國國防形勢惡劣,執行絕對的本土防禦戰略。但數十年過去了,我國國防戰略已轉變為近海積極防禦,海、空軍和第二炮兵作用顯著提升,“大陸軍主義”失去了存在基礎。伴隨著聯合作戰越來越複雜,軍隊建設越來越專業,設立陸軍領導機構,提升海空軍和第二炮兵地位已是眾望所歸。

可以說,摒棄“大陸軍主義”的軍隊才是真正的現代化軍隊;設立陸軍領導機構,才能真正實現多兵種聯合作戰指揮。一句話,本輪改革能設立陸軍領導機構,可謂“功德無量”。

軍種的誕生

與陸軍領導機構一起成立的還有火箭軍,即以前的第二炮兵部隊。當年我國建立第一支戰略導彈部隊時,國防實力還非常弱小,出於蒙蔽美蘇情報機構的考慮,周恩來總理將導彈部隊定名為“第二炮兵”。數十年過去了,我國國力軍力已今非昔比,二炮正名為火箭軍,可謂實至名歸。另外,過去第二炮兵地位雖與海、空軍並列,但嚴格定義上二炮仍是在中央軍委領導下的獨立兵種,此次正名為火箭軍,也是名義上的升格,說明第二炮兵過去數十年的發展成就得到了充分肯定。

而為什麼是火箭軍,不像俄羅斯將導彈部隊稱呼為“戰略火箭軍”。這一方面應該有刻意區別的考慮,另外我國第二炮兵不但下轄有戰略導彈部隊,還有戰術彈道導彈部隊、巡航導彈部隊,定名為火箭軍要更加準確。

相比二炮改名,戰略支援部隊的成立更出乎人們對此次軍改的想像,這是一個在世界範圍內也前所未聞的軍兵種。什麼是戰略支援部隊?通過過去官方媒體報導用語推測,戰略支援部隊應該包括情報、技術偵察、衛星管理、電子對抗、網路攻防、心理戰等資訊支援性質的兵種。這些單位過去分佈在各個總部內,現在整合在一起可以優化資源分配、強化相互支援、提升資訊戰整體效能。例如通過間諜、駭客部隊獲取的情報,需要與技術偵察成果一同分析、相互印證。

此次軍改全球首創“戰略支援部隊”,可見我軍對未來戰爭中資訊戰的重視程度,理念領先於美軍、俄軍、以及其他西方國家軍隊。隨著技術發展,美軍等原來先進的軍隊背負的包袱也越來越沉重,他們的戰略支援力量分散在陸、海、空等主戰軍種中,很多時候就難免出現重複建設、相互爭奪經費資源的情況。如美國空軍、海軍就各自發展了廣域監視衛星系統,兩軍觀點不一,前些年還在艱難整合中。

從軍區到戰區

本輪軍改的另一個重大舉措是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首先究竟“戰區”與“軍區”有何區別?應該說,戰區、軍區有一定的相同屬性,即都是根據國家行政區劃、地理位置和戰略戰役方向等設置的軍事組織。過去官方解放軍報、新華社在報導中也有過採用“戰區”的說法,那應該更多是出於在和平年代強調戰備氛圍,刻意在採用“戰區”稱謂。

原來的軍區負責轄區內諸軍、兵種部隊合同作戰的指揮和所屬部隊的軍事訓練、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後勤技術保障,領導轄區內的民兵、兵役、動員工作和戰場建設。由於“大陸軍主義”、陸軍不設有專門的領導機構,軍區就更具陸軍色彩,軍區司令均由陸軍將領出任。

本輪改革之後,戰區與軍區將有本質上的區別。根據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方針,以後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可能會專司作戰指揮、以及大型聯合軍事演習的組織實施,戰區所屬各軍種部隊的軍事訓練、政治工作等則由各軍種領導機構負責。戰區指揮機構去掉了濃重的大陸軍色彩,多軍兵種聯合作戰指揮才能落到實處。

至於戰區的重新調整劃設,外界普遍的預期是戰區數量將在現有七大軍區基礎上有所削減。戰區的地理區域擴大,或者是拋開地域概念,按照未來戰爭可能發生的方向來劃分,這主要是因為現代化戰爭大寬度、大縱深的特點,一次大規模局部戰爭爆發可能要動員全國半數地區的軍事相關機構。

扁平管理有助快速反應

前面提到了一些軍改的好處,例如加強中央軍委統一領導、摒棄“大陸軍主義”、落實聯合作戰指揮,那麼這些好處落實後對軍隊戰鬥力究竟有何提升?這可以對比軍改前後的指揮體系層次,得出結論。

以一次現代化登陸“奪島”作戰為例,原來在軍委總部制、軍區制度下,作戰指揮體系多達5層,軍委——總參謀部——軍區——軍區下的諸軍種指揮機構——作戰部隊。而且海軍、空軍部隊還要接受來自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的命令和指示,整個指揮體系顯得非常臃腫、繁瑣。

改革之後,根據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方針,作戰指揮體系簡化為軍委——戰區——部隊,只有3層,而且作戰指揮主要由戰區負責。這樣整個指揮體系變得清晰、扁平,能夠根據戰場形勢的變化作出快速、靈活的反應,從而為打贏一場高技術條件下的現代化局部戰爭奠定基礎。

由於在俄格戰爭中暴露出諸多缺陷,俄軍從2008年10月起即開始大刀闊斧的“新面貌”軍事體制改革,至2011年12月改革完畢。在改革中,俄軍將原來的六大軍區,重新劃設為四個地理性的戰略司令部(仍稱為軍區),負責聯合作戰指揮;各軍兵種司令部退出指揮鏈條,專司發展規劃、教育訓練等領導管理職責。軍令軍政分離、完成“新面貌”改革後的俄軍反應變得敏捷、戰鬥力大有提高,改革成效已在出兵克裏米亞、干涉敘利亞內戰的行動中得到體現。[詳細]

美國是世界頭號軍事強國,其軍隊領導指揮體制也極具代表性——軍令軍政分離、貫徹文官統治原則。美軍的軍令系統具有扁平化、利於實現多兵種聯合作戰的特點,這是其強大戰鬥力的基礎。但作為唯一一支全球部署的軍隊,也因為冷戰包袱,美軍的軍政系統異常龐雜,佔用軍官數量太多,以至於其戰區司令部處於“缺編”狀態,這導致其反應速度不及俄軍。

(騰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