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城填海區A區填海工程因供沙不足而停頓了近一年,導致未能如期在去年底竣工;經澳門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磋商,今年一月間恢復供沙,但不到三個月又停止了供沙的消息公佈後,全澳上下一片嘩然。行政長官崔世安立即出面進行危機處理,在表示理解港珠澳大橋建設重要性的同時,更強調新城填海區A區是本澳非常重要的項目,日後將會開展包括公共房屋等龐大的規劃,特區政府和工程承建商正積極尋找解決辦法,包括透過政府各範疇、各層級與廣東省保持聯絡,也會考慮尋求更遠的供沙地點,冀早日恢復供沙,儘快完成新城填海區A區的填海工程。隨後,建設發展辦公室發出新聞稿聲稱,為解決A區供砂的長期穩定,特區政府已持續與廣東省政府進行緊密溝通,並在廣東省政府全力協助下,廣東省政府已提供明確的解決方案,原則性在大橋施工區域以南另覓一個新採砂區,作為新城A區填海項目的專用供砂任務之用。南邊是海洋,採砂難度大,對設備和技術等要求均增加,相關方案需仍有一定困難,但特區政府將全力以赴爭取盡快採砂及以積極態度推進工作,當中配合廣東方提供的船舶資料,建設發展辦公室已督促承建商配合方案以及新採砂場組織一定數量可適用於新採砂點的船舶。另外,廣東省政府對於日後申請更改航線以及海關申報等事宜,亦全力給予支持及協助,有關方案可望在未來幾個月得到解決,爭取及早重新推進A區填海工程。
我們在為特區政府尤其是基建辦今次遇到重大危機之時,能夠主動出擊,與廣東省政府進行緊密溝通,獲得廣東省政府應允提供明確解決方案,而拍手鼓掌的同時,卻又不僅頓時產生疑竇,既然現在的解決方案是在港珠澳大橋施工區域以南另覓一個新採砂區,作為新城A區填海項目的專用供砂任務之用,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案,為何在去年一整年因港珠澳大橋進行沉管安裝工程,不能在其上游河道進行採砂作業的時候,沒有想到在珠江口外以南區域的萬山群島海島採砂?如果當時能這麼做,可能新城填海區A區的填海工程,早就完成了。這就將不但能令新城填海區A區大建公屋的工程項目早日完成,落實行政長官崔世安的政治承諾,維護特區繁榮穩定和諧,增強特區政府管治威信,而且也能透過A區,將港珠澳大橋的珠澳口岸人工島與澳門市區連結起來,積極配合港珠澳大橋的如期全面通車,為港澳兩特區強化區域合作,融入「一帶一路」,及時作出貢獻。
這可是基建辦的「懶人哲學」在作崇,「踢一踢,郁一郁」,還是有其他原因作梗?倘是「懶人哲學」,就是不作為或懶作為。按理說,澳門在回歸後,實行「澳人治澳」,澳門居民當家作主,擺脫殖民管治,應是大有作為。但有些事情,卻是可能連澳葡管治時代都不如。實際上,當時的幾個政府填海工程,包括北安填海區、新口岸皇朝填海區等,都很快就能完成。當然,當時沒有港珠澳大橋沉管安裝工程等因素,不存在採砂作業受到限制的外部影響;而填海工程是交由與前澳葡政府和珠海市政府的關係俱佳的吳福先生全盤代理,就能很好地進行溝通,包括填海所用海沙的供應,這個內在因素的有利條件,與外在因素的有機結合,就使得填海工程的效率甚高,品質也較佳。
當然,去年A區供沙作業的受挫,主要是受到港珠澳大橋沉管安裝工程的制肘。但其實可能還有其他的問題在發揮影響作用。比如,在A區工程招標時,不知為何掌握供沙優勢的珠海市政府下屬企業沒有參加,而且還是在該公司曾經拜訪澳門特區政府及其相關機構,希望新城填海區的填海工程能夠採用他們的海沙的背景之下。倘該公司能參加投標並中標,由於其採砂地點是在港珠澳大橋工地以南的白瀝島,就肯定不受港珠澳大橋沉管安裝工程的影響,可能A區填海工程早已完成。
為何會如此?我們作為局外人,當然不知其原因。或許是雙方都談不攏。當然,當時可能特區政府也沒有考慮到港珠澳大橋沉管安裝工程與A區填海採砂之間會有衝突,少了一個腦筋,而是以按步就班的技術官僚心理處事,缺乏開拓性、前瞻性的思維習慣。
至於在港珠澳大橋沉管安裝工程已經開工,禁止在其上游採砂的情況下,供沙企業和澳門特區政府及其建設辦卻仍然「死牛一便頸」,「不踢不郁」,不是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遇到紅燈繞道走」,設法在珠江口以南的海域取砂,而是「死等」沉管安裝工程完成,可能是受到以下三個外部因素的影響:其一,與珠海市政府的協調不夠暢順甚至發生問題。或許,還是地方利益保護主義作怪,既然我不參與A區填海工程,也不能讓非珠海企業在港珠澳大橋以南的海域挖取到海砂,因為萬山群島大小海海島都是屬於珠海市的行政管理區域,屬於香洲區政府管轄。
其二、按照珠海市政府屬下「珠光集團」的旗下全資子公司,四年前與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廣東港灣工程公司聯手組建新公司,申請在萬山群島海域開採海沙,並已成功獲得國家海洋局、國土資源部頒發外伶仃島和白瀝島附近兩塊海域的海沙開採權證的模式,中標的供沙企業要在珠江口以南的海域建立採砂場,必須得到國家海洋局、國土資源部的批准並頒發海沙開採權證。或許是相關企業和澳門特區政府都不了解這項程序,也或許是已經知道,但卻是「懶人哲學」作怪,沒有向中央申請。
其三、還有一個實際的技術問題,就是原供砂企業的採砂船,都是在內河採砂,作業要求標準或會較為低些。而在海島採砂,對船隻安全的標準要求強些,起碼是要能抵禦海浪衝擊,及因為並非在河道採砂,而是在海島的沙灘上採砂,對機械的要求也會不同,改裝需要時間和財力。
既然現在廣東省政府已決定在大橋施工區域以南另覓一個新採砂區,作為新城A區填海項目的專用供砂任務之用,就必須做好幾個工作。首先,是與珠海市政府協商好。估計,只要中央政府出面協調,珠海市政府是會服從「一國兩制」,及中共「十八大」「維護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利益」的大局需要,是不會出手阻攔的。尤其現任市委書記郭元強,沒有地方利益保護主義包袱,將會很好地配合,最多是向採砂企業收取「資源費」而已(這是合理的)。從地理位置看,在珠江口以南海域採砂,河源更集中,而且距離更近,作業更快。加上倘澳門海事局能特事特辦,在航道管理上多想辦法,讓運砂船能二十四小時輪班進場作業,是可以追補回已經損失的時間的。
其次,立即透過澳門中聯辦,向國家海洋局和國土資源部申請頒發海沙開採權證,而國家海洋局和國土資源部也應按照上述的政治理由,盡速予以批准。
再次,採砂企業亦即改裝採砂船,以便於儘早投入作業。其實,在海域採砂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避免對西江的河堤造成損害,及西江航道「大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