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包庇犯罪民進黨自食惡果

從肯尼亞遣返台籍嫌犯回大陸引發爭議,到馬來西亞遣台嫌犯被「落地釋放」後的一片譁然,島內形成了巨大的輿論遊渦。隨著案情日益明朗、事理逐漸清晰,民進黨包庇犯罪集團的政治化操作,和以「反中民粹」挑起兩岸對立的斧鑿痕跡越發明顯。而「民粹政治」所生出的惡果,也顯出反噬民進黨的跡象。

―、民進黨「民粹」操作上下其手

自4月8日「肯雅案」開始延燒,民進黨見獵心喜,延續其一貫的「反中民粹」政治操作。

一是民進黨以「主權」、「人權」炒作「民粹」。其一,蔡英文、蘇嘉全等指責大陸「強行擄人」、「打壓台灣」,認為大陸無權「處理涉及台灣人民的遣送事宜」,此舉不但對「兩岸關係傷害至深且巨」,還牽涉到台灣的「國家處境」,要求大陸「放人、道歉」。其二,民進黨宣傳機器和綠媒等每日爆炒「反中」議題,親綠名嘴也在政論節目上橫眉吊目、唾沫橫飛。

二是綠營「立委」在「立法院」無理取鬧。陳其邁、段宜康等「立委」附和蔡英文論調「批中」,甚至揚言要制裁大陸。民進黨主導的「立法院」還通過了所謂「譴責迫害人權」提案,鼓吹「兩國論」。但在案情事實充分、理性輿論占優的情況下,綠營轉而指責台當局失調、懈怠,卻遭「法務部長」羅瑩雪強力反駁。綠營「立委」洩憤式地以「藐視國會」為由提案要求撤換羅瑩雪,甚至展開人身攻擊。

二、嫌犯被釋放打臉「民粹」

肯案風波未平之際,時代力量又稱有52名台籍詐騙嫌犯在馬來西亞待送大陸,要求台當局「救人」。但其中20人被送回台灣後,卻被「落地釋放」,引發輿論譁然。

一是台嫌被釋放稱「有人權很爽」。因台警方缺乏事證和受害人證詞而被全部當場釋放的台嫌,有的竊喜「台灣有人權,回來很爽」,有的結夥赴夜店狂歡,此番荒唐景象可謂對連日來鼓噪「人權」的綠營直接打臉,也驗證了國台辦和台「法務部」的陳述,即台灣司法對海外詐騙犯罪存在結構性的治理失靈,顯示了大陸引渡罪嫌的必要性。

二是台嫌在大陸公開「媒體認罪」。大陸媒體播放的肯尼亞案台嫌接受偵訊和交代罪行的畫面,也在島內引發震撼。直面真相後,島內民眾被喚起了更多的受害人記憶和同理心;而此前連日在電視節目高調喊冤的台嫌「阿廷」之母,以及利用和消費她「護犢」本能的綠營政客和媒體,也慘遭諷刺和打臉。一系列不動如山的事實,讓島內輿論更清醒地認識到司法問題被人為「政治化」的現狀。

三是兩岸既有的司法互助機制並未中斷。「民粹」喧囂中,兩岸司法互助機制仍在艱難繼續。台警方指出,「共打協議」的基礎是兩岸互信,其精神為「雙方同意」。19日,依靠大陸提供的受害人筆錄,台南警方查獲了一個針對大陸人的詐騙團夥。20日,在「行政院長」張善政指示下,「法務部」官員陳文琪率10人團隊來陸協商,提出「共同偵辦、分工合作、建立原則」和「常態化、制度化的處理模式」等意見。21日,雙方經協商後達成共識,同意合作偵辦肯、馬兩案,對於未來跨境犯罪建立相應的處理原則。台灣代表團還參觀了台嫌羈押地北京市海淀區看守所,大陸警方介紹說,在押台嫌都已供述其涉嫌犯罪行為;台灣代表團也認可陸方對台嫌的律師權、健康權等方面權利的保障措施。

三、民進黨「民粹」操作引各界抨擊

民進黨不計人情法理,罔顧民心向度,執意操弄「反中民粹」、包庇犯罪,遭島內各界批判。

1、藍營嚴厲譴責民進黨「民粹」操作傷害台灣

20日,洪秀柱在中常會上批綠營「理盲、民粹的操作嚴重傷害台灣形象,國民黨要給予最嚴厲的譴責」,並呼籲兩岸互信的基礎不能遭受破壞。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指出,法律出身的蔡英文等明知台無優先「管轄權」的常識,卻在案發後以「主權」混淆視聽,是在不諳國際法的台灣社會「帶風向」。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和親民黨「立委」李鴻鈞等提出回歸司法層面,要因應修法,加強與大陸協商,落實「共打協議」精神。同時,台「法務部」也據理力爭,正面批駁「民粹」。16日,在「立法院」獨戰群醜的羅瑩雪親自撰文,以直白、辛辣的言辭痛批綠營不但自我打臉,還操弄「民粹」製造對立和仇恨,為禍台灣,獲得民眾力挺,被封為「鐵娘子」、「雪神」。

2、民進黨內部出現反思和收斂論調

輿論重壓下,有綠營人士呼籲民進黨不要為自己執政挖坑。准「法務部長」邱太三稱,「政治化只會讓問題失焦」,「保障被告人權,可能忽略受害人的公義」;呼籲兩岸延續「共打協議」下的合作模式和默契,並研討「標準作業流程」。「立委」時宜津等呼籲通過各種管道「釋出兩岸共打誠意」。一些黨內人士呼籲綠營收斂言行,慎重對待此事對兩岸關係的沖擊。前「立委」郭正亮點名批評一些綠營「立委」,稱「要想清楚後果」,否則「5‧20」後民進黨將會陷人困境;親綠的「美麗島電子報」刊文稱,「過度操作或解讀的政治催化會增加民進黨難以負荷的政治壓力」。

3、島內輿論反感民進黨「民粹」操作、借機作秀

一是島內主流輿論以詐騙為恥、反感「民粹」並憂心兩岸。台灣民眾在越來越鮮明的事實和法理面前,多以詐騙行銷全球為恥,樂見大陸制裁犯罪,而厭惡綠營為犯罪分子護航和「反中膝跳反應」,擔心兩岸關係會因之而惡化。媒體人孫揚明批評到,「堂堂『立法院』,為幾個讓人家破人亡的嫌犯,搞出了反大陸的暗爽式聲明,不念書的『民粹』政客創造了國際笑話」;有網友發覺「這個島上的政客各個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散發出詐騙的氣味」;還有民眾斥責蔡英文罔顧「憲法定位」和「一中原則」的「兩國論」發言,將會使兩岸陷人「囚徒困境」;甚至連綠媒也無奈承認,島內主張大陸嚴懲的聲音,「比『反中』的還多一些」。二是專業人士從法律層面批駁綠「無限上綱」、「借機作秀」。島內法律實務人士紛紛著文批綠謬論,呼籲「讓法歸法」。前海基會秘書長、律師陳長文與「核終戰神」黃士修等人均認為,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卻要主張「普通台灣人的領事裁判權」,實屬荒謬;台灣刑度過輕,責在「立法」,但綠營「立委」卻借機作秀;若以蔡「兩國」而論,則「共打協議」的默契和慣例則無從談起。台北檢察官林達認為,詐騙案核心難題是證據勾稽,兩岸之間唯大陸有能力在他國電信運營商之間,追溯到多個層級的涉案人線索,並形成完整的證據勾稽鏈條,故此案其實與所謂「主權象徵」並無關係。

四、島內詐欺文化觀察

1、詐欺文化孳生於台灣信用敗壞的政治生態

政治是社會的上層建築,政治人物的品格信譽能夠滲透和渲染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一是政治人物誠信缺失。多見島內政客爭權奪利、短線操作,卻罕有為台灣和兩岸未來的計議擔當。從首鼠兩端、遭人唾棄卻被深綠奉為「神主牌」的李登輝,到摘得「貪腐領導人排名」榜眼,卻還屢傳「被赦免」的陳水扁,信用敗壞的政客們成為島內的大牌「詐騙犯」。二是政黨信用破產,政治跳票司空見慣。特別是民進黨,選後變臉和政見改弦之迅疾令人瞠目,以蔡英文念茲在茲的「不會羞辱政務官」為例,正是其「政治打手」陳其邁等人對羅瑩雪展開大舉圍攻。也無怪於民進黨被視為島內最大的「政治詐欺集團」、「金光黨」。島內媒體稱,佔據社會主流話語權,形式上擔當著社會價值標杆的政治人物,其失信和失德會外溢並下行到社會意識各個層面,導致社會整體道德水準的降低。

2、民進黨「民粹」操作是詐欺文化的重要推手

《民粹主義》作者塔格特(Paul Taggart)指出,「民粹」是政治學領域最難解釋、最為易變的辭彙。在20世紀以來的政治實踐中,「民粹主義是貫穿於政治生活的裝飾圖案」。這種「間歇性的狂想曲」,通常將民眾訴求無原則、無底線地擴大化、神聖化,被政客用來煽動性地操縱和迎合一些大眾議題,以爭取民心。

在台灣,在不成熟的民主政治與「民粹」狂歡的相互裹挾、激勵之下,詐欺文化成為社會潛意識和擾亂社會秩序的淵藪。一方面,「民粹」操作造成了民意的絕對化和極端化,導致「唯民意論」和民意「絕對正確」的輿論風尚和政治傾向,愈發深刻地腐蝕和消解著公權力與既有制度的正當性及正常運作。此次事件中,馬英九及其下屬的陸委會等部門為因應輿論壓力,也不得不在表述上對「民粹」進行妥協。另一方面,「民粹」氾濫也導致了洪秀柱所批判的台灣社會「理盲、濫情」的現象,即輿論和認知偏離了「法、理、情」的正常次序,凡事以情緒和陣營為主導,而非推崇理性思辨和個體價值,致使台灣社會「反智主義」、「反理性主義」等群體價值觀念失序現象,在公共輿論場氾濫成災。

3、「民粹」影響下的「輕判文化」和司法失靈

在島內社會運動的影響下,罪嫌「人權」被無限拔高,再加上法律條文多有疏漏,事實上造成了台灣司法對犯罪的「寬容」和社會價值的扭曲,讓陳水扁、鄭捷等「重犯」或逍遙法外,或避重就輕。而法官所謂「一審重判、二審輕判、三審無罪」的套路,概因重判過多則意味其「寬仁」不足,甚至有影響升遷之虞。台灣對境外犯罪之寬,有「名嘴」道破其中款

曲,稱詐欺集團每年為台灣創匯上千億(新台幣),被視為是「台灣之光」;甚至被遣嫌犯中也有人恬不知恥地宣稱,「騙大陸人是促進台灣經濟」。故此,殺人可恕、「赦扁」有理、詐騙無罪、「回家很爽」,一幕幕光怪陸離的亂像成為對台灣司法體系最無情的嘲諷。

4、台灣社會價值崩壞使詐欺成為「常態」

近些年來,台灣民眾的價值觀和社會信心不斷受到衝擊。一是重大貪腐事件頻發。李登輝時期「黑金」肆虐,陳水扁執政集團群體貪腐,馬當局治下亦屢有貪腐案件發生,使馬英九清廉招牌蒙塵。二是重大「食安」問題頻出。2011年台灣塑化劑事件、2014年頂新劣質油品事件等「食安」危機背後,不良廠商誠信缺失與台當局監管不力,重創了民眾對食品安全和本土市場的信心。三是最高學術機構敗壞。「中研院長」翁啟惠因在「浩鼎案」中自取其辱,也讓台灣「最後一塊淨土」的光環黯然失色。因此,台灣社會自上而下的價值崩壞和誠信缺失,不僅摧折了台灣民眾的社會信心,也使部分民眾在潛意識裏將詐欺文化內化為生活常態,並導致台灣詐騙集團從業者日眾,乃至貽禍兩岸、流毒全球。

(劉匡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