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PPI同比漲幅由負轉正 經濟企穩增效跡象明顯

【新華社上海10月14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1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9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0.1%,結束了同比連續54個月下降的態勢,自2012年3月以來首次由負轉正。

多項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企穩、體制增效跡象明顯;分析機構也認為,市場呈現較強的信心。

中國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餘秋梅分析,具體來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0.1%和1.2%;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價格同比上漲4.1%,為2012年7月份以來的首次上漲。據測算,上述行業合計影響當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準同比上漲約0.8個百分點,是影響PPI同比轉正的重要因素。

多家市場機構的分析亦顯示出較強的信心。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發佈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大宗商品經濟數據報告》顯示,大宗商品價格指數9月30日收官747點,較月初728點上漲19點,漲幅為2.61%,為近15個月以來的新高。9月,生意社大宗商品供需指數為0.25,均漲幅為2.73%,反映該月製造業經濟較上月呈擴張狀態,經濟平穩運行。

生意社總編劉心田分析,大宗商品供需旺盛、價格走高,前期下游向上游的反向傳導已然出現轉向的跡象;而在8月份市場走好的“慣性”與傳統旺季“金九銀十”疊加,產業供需確有改善跡象,故對市場構成直接利好。

在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看來,今年以來,在穩增長、去產能、去庫存政策作用下,國內工業行業供需矛盾有所緩解,重點行業庫存、銷量均出現向好態勢,加之國際市場原油、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行情有所好轉,國內工業品價格持續回升。

“延續4年多的工業通縮大週期即將結束。”連平認為。

今年1-9月平均,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3.8%。在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田國強看來,未來PPI價格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這一方面源於國內經濟企穩、體制增效;一方面也源於2015年下半年較低的基數效應。

實際上,自10月以來中國陸續公佈的宏觀數據均呈現經濟企穩向好的態勢。

9月份製造業PMI為50.4%,與上月持平,繼續保持擴張,生產和需求增長平穩,有階段性趨穩的跡象。生產指數為52.8%,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上升。在生產回暖的帶動下,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升至近5個月來的高點57.5%,高於上月0.3個百分點。

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PMI分別為52.4%和51.9%,高於製造業總體2.0和1.5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新訂單指數均在53.0%以上,未來有望繼續保持穩步增長。

相較於第一季度進出口值同時下降、第二季度進口值下降、出口值微增,今年第三季度,中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分別增長1.1%、0.4%和2.1%,底部企穩的跡象逐步顯現。

數據向好提振投資者信心。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對上海市企業領導人或企業家、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的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上海市投資者信心指數為104.51點,環比上升0.36點,同比上升5.92點。指數位於樂觀區域,表明上海市投資者心態較為積極穩定。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最新發佈的報告也認為,中國國內多行業企業收入和現金流壓力將有所緩解,投資需求較高。建築和工程服務行業、食品飲料行業、網際網路行業、汽車製造行業等,或得益於需求旺盛、消費升級,或得益於收入及現金流穩定,均呈現出穩定或較好的信用狀態。

同時,該機構分析指出,中國企業的海外並購繼續迅速增長,但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正在使並購重點從資源相關行業轉向高附加值行業,追求技術、品牌和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