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美大使崔天凱: 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不容破壞

【中新社華盛頓12月14日電】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14日在華盛頓表示,維護中美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必須維護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政治基礎不容破壞,準則不能拿來交易,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是討價還價的籌碼。

崔天凱當天應邀出席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在華盛頓舉辦的2016年度晚宴並做出上述表態。崔天凱表示,過去幾十年,在中美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經貿合作飛速發展,取得豐碩成果。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合作是兩國唯一正確選擇。崔天凱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將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創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中國將加大放寬外商投資准入,完善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促進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

崔天凱強調,中國正在全力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國將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是光明的。中國發展是世界的機遇。中國希望美國工商界看清中國發展和中美經貿關係發展的大趨勢,以戰略和長遠的眼光開展對華合作。

崔天凱說,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兩國在促進全球發展繁榮方面擁有共同利益,肩負共同責任。面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美兩國應加強合作,倡導開放包容而非封閉排斥,尋求互利共贏而非零和博弈,推進地區和世界經濟一體化,防止碎片化,深化全球經濟治理,讓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更好惠及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崔天凱強調,良好的經貿關係離不開穩定的政治關係。多年來,中美關係特別是兩國政治關係總體保持穩定,為雙方各領域務實合作提供了根本保障。維護中美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必須維護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政治基礎不容破壞,準則不能拿來交易,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是討價還價的籌碼。

崔天凱表示,當前美國內政治和中美關係都處在關鍵過渡期,希望美國工商界繼續發揮中美關係“穩定器”和“推進器”作用,講述好中美經貿關係發展的真實故事,維護好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礎。中方願與美方一道,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取得更大發展,開闢兩國合作更加廣闊前景。

來自美國政府、國會、工商界、智庫等各界人士400餘人出席晚宴。

包士可:川普應提出美中關係新思維

中央社華盛頓14日專電:美國資深外交軍事學者包士可今天撰文指出,美國的一中政策討論忽視和平解決與台灣人民共識兩項重要原則,總統當選人川普無須採行激烈手段,但必須提出美中關係新思維。

包士可(Joseph Bosco)於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網站,發表「川普如何可行的離開一中政策」文章,就美國的兩岸政策,向川普(Donald Trump)提出建議。

包士可指出,美國模糊的一中政策兼容美中對台灣未來該如何決定的歧異,是兩國建交當時,顧及各方面子所設的架構。

過去20多年來,美國政策宣示台灣的未來應由台灣人自己來決定。但川普接聽蔡英文總統的電話與就一中政策的發言,連台灣民眾都對有關台灣恐將成為美中協商籌碼的說法,感受到警示。

包士可建議,美國新政府未來處理美中台的雙邊或三邊關係時,必須考量華盛頓的一中政策與北京的一中原則是不一樣的,以及一中政策設定之初即有缺點,無法與時俱進兩項重要原則。

美國當時的說法是,台海只要能和平解決,美國不會挑戰美中雙方對一中的共同立場,也不會陳述對台灣未來定位的觀點。不過許多美國學者、記者甚至官員都混淆雙方的說法,讓美國與台灣處於不利的環境。

包士可認為,「和平解決」與「台灣人民的共識」兩項前提,在美國的一中政策討論中被忽視或遭冒犯。

包士可建議,川普無須採行恢復對台關係與再簽協防條約等一次性的激烈做法。在不會嚴重傷害美中關係下,他可以承認台灣與採行一中一台政策,讓北京承擔美中關係決裂的後果。中方如果以經濟與其他手段報復,美方屆時可再打與臺北簽署防衛協定的牌。

但川普可先試探某些較不具影響性的作法,蔡川通電話是好的開始。中方近年來轉向採取對抗,川普必須對美中關係提出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