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陸「兩會」的經貿觀察

經濟議題是重頭戲

今(2016)年度大陸全國人大及政協「兩會」於3月中旬舉行完畢,除了部署新階段的大陸經濟發展政策,也提出了對台經貿交流新規劃。今年兩會上的經濟議題份量很重,甚至其稱得上是「重頭戲」;因為今年兩會確認了今年大力實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經濟政策新方針,也審查通過了「十三五規劃綱要」。在這種情況下,大陸台商投資環境也將大幅變遷,而兩岸經貿樣態更會迥異於以往;我方對此宜予以高度關注。

新推出供給側改革

關於這次兩會所呈現出的今年經濟政策新方針,最完整表述,見諸於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兩會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其中以相當大篇幅,詳細解說今年新推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部份受到台商矚目的說法真不少,譬如,要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並指出產能過剩行業主要是鋼鐵、煤炭等),要堅決淘汰落後產能,並且要努力改善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包括提升消費品品質、促進製造業升級、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等。

這些說法理論上對台商是利大於弊的,因為大陸淘汰過剩產能以全面優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可望清理舊市場同時開闢新市場,而讓台商有機會發揮經營管理上的比較優勢,去作「補位」或「卡位」,以掌握到新的經營利基。

發揮企業創新乘數效應

但台商也不應忽略,李克強這次的政府工作報告,也非常強調「企業創新」;他明示,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並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從這項說法看來,今年大陸形同要掀起一場「產業技術革命」,以加速產業體系「除舊布新」。

大陸這場產業技術革命一旦有突破性進展,就是「紅色供應鏈」的全面進階。這不免給台灣方面業者(包括大陸台商乃至台灣在地廠商),帶來沉重的競爭壓力。但話說回來,大陸產業技術革命若要達標,一定需要和同文同種的台方業界密切合作,以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因此,具有科技實力的台方業者,有機會通過兩岸合作,而在大陸新世代產業體系裡搶佔到「制高點」,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但台方業者之知識產權保護,及持股權益保障,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

李克強總理這次政府工作報告,對台部份有強調「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這個方針去年報告已提到,今年報告是加以重申;儘管如此,今年大陸推動兩岸經濟融合工作,勢必要更加講究創新和升級。關於這方面,可舉台積電公司為例,即該公司今年將在南京投資開建12吋晶圓廠,是台灣高端電子資訊科技廠商前進大陸的代表作,也象徵兩岸經貿內涵的確正在創新升級。

事實上,不只電子資訊業,大陸今年也要大力推動其他行業的創新發展,且都稱得上是台方相關業者的大陸新商機。按照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大陸將大力發展「新經濟」,要啟動工業強基、綠色製造、高端裝備等重大工程(大規模的發展計劃),另要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發展現代化農業等。

服務業台商可大顯身手

其中特別值得台商注意的是服務業,因為去年大陸服務業(第三產業)產值,佔GDP(國內生產總值)數額比重首度過半,年增率亦顯著超過第一、第二產業,已成為大陸經濟增長的「頂樑柱」。乘著這樣的勢頭,大陸服務業今年一定會有更亮眼表現。

而台商服務業具有比較優異的經營技巧和管理方法,今年應可大顯身手,但最好先讀今年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的相關表述。該報告是強調,要實施高技術服務業創新工程,大力發展數字(數位)創意產業,另要提高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生活性服務業精細化等;這些都是台商服務業經營布局的重要參據。

因應市場激烈競爭

不過,所有台方廠商都應該注意到,這次兩會所訂定的今年大陸GDP增長率,係從去年的「7%左右」調整為「6.5%至7%」,亦是首度採取「區間目標」模式,但卻掩不住大陸經濟增長動能持續減弱的事實。在這種形勢下,大陸市場規模也更不容易擴張,入市廠商競爭會愈趨激烈,台方廠商必需以創新的商品、服務及商業模式,來提升自身競爭力;而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內涵,也有必要相應全面創新升級,才能增加兩岸雙方的共同利益。

剛好今年是大陸「十三五規劃」的開局年,這項新的5年規劃,將推動大陸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當然也會帶動台商相應調整投資結構,及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十三五規劃綱要文件,即由本次兩會審查通過並付諸實行。其中的兩岸專章,強調要推動兩岸產業優勢互補、融合發展,鼓勵兩岸企業相互持股、合作創新、共創品牌、共拓市場;另要深化兩岸金融合作,支持兩岸資本市場合作,加強兩岸在農漁業、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等領域之合作等。這是未來5年台商經營及兩岸經貿發展的重要取向。

大陸主要領導人談台商

儘管如此,大陸台商最關心的問題,還是他們當前面對的經營困局究竟如何解套。其中主要的困難點,在於其員工社會保險費用支出壓力沉重、稅務機關查核規則越來越嚴格、銀行貸款仍然不容易取得、經營大陸內銷的商務糾紛較經營外銷為多、服務業者的租金開銷越來越大等。綜合來看,當前正是台商歷來經營最困頓的時候,也特別需要政策面的照顧。

這次兩會期間,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的對台重要談話,是以台商作為引言。習近平是在出席全國人大上海市代表團會議時,發表了上述對台談話;他一開頭就說,上海及周邊地區有不少台資企業,與台灣民眾往來交流合作比較多。習近平這話的意思,是他從台商及兩岸交流角度考量,而來上海團發表對台重要談話。由此可見,台商在習近平心目中,有著一定份量。

其次,李克強總理在兩會閉幕日的中外記者會上,也回顧了去年國務院發文件(即25號文),以維持優惠台商政策不變之事;他說這是要給台商定心丸,「因為我們是同胞啊」。聯想到今年2月初舉行的2016年大陸對台工作會議,已決定「加強台商權益保護,協助台資企業轉型升級」,表示大陸政府今年將一如既往地積極照顧台商,相關政策方針未受今年元月台灣大選結果影響。

台商企業負擔也需減輕

也許因為持續照顧台商政策已定,所以李克強總理本次政府工作報告的兩岸部分,就未重述照顧台商事項。然而,該報告其他部分,所講的今年大陸政府總體經濟工作諸項方針中,有一項仍是特別能吸引台商目光的,就是「減輕企業負擔」。其並列舉兩大作法,一是營業稅改為增值稅,並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二是將多項行政上收費的免徵範圍,從小微企業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預計今年可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千多億元人民幣。其他相關舉措,有減輕企業融資成本、削減行政審批事項等。

但是,台商能否充分享受到這些優惠,仍是一個問號。因長期以來,台商總感覺大陸政府是「胳臂往內彎」,即比較照顧、寬容陸商,而常讓台商心理有些不平衡。譬如,企業員工社會保險(養老保險及醫療保險等)費用,台資企業必需以全員足額計算及提撥,但陸資企業可以打個馬虎眼,只為部份員工投保即可,因而形成不公平待遇。

在這種情況下,今年兩會所宣示的上述減輕企業負擔優惠,台商也沒把握能充分享受到。對此,大陸政府不妨從「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著眼,於近期內出面宣示,今年的減輕企業負擔舉措,台商可以一體適用;果能如此,則台商將能安心地立足大陸、持續發展,成為兩岸經貿關係的重要紐帶。

掌握契機 台商升級

嚴格說來,這次兩會所呈現的政策思維,是比較有「親商」色彩,而頗受台商重視。像大陸財政部長樓繼偉,在這次兩會期間一場記者會上,就坦然表示,大陸現行勞動法規對企業保護不足,讓企業負擔沉重,恐將導致企業外移,而衝擊大陸整體經濟。樓部長如此之敢言,正好說到台商心聲,台商對此非常肯定。但樓部長這項看法到何時才能落實到台商身上,台商亦無把握。

無論如何,今年大陸政府如要促進兩岸經貿進一步發展,則其第一步應是減輕台商負擔,使其能「輕裝上陣」,以加速實現轉型升級,並充分掌握到新階段的新利基。一旦台商如此順利「轉身」,兩岸經貿態勢也將煥然一新。

(李孟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