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口良藥」一直是老一輩人對中藥湯藥的描述,也是很多人對中藥的固有認知。一碗黑乎乎、苦澀澀的湯藥,看著就讓人皺眉頭,喝下去甚至有噁心嘔吐的感覺,藥再好也難免大打折扣。中藥為什麼是苦的呢?有不苦的中藥嗎?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喝中藥不那麼痛苦呢?
中藥為什麼是苦的
中藥苦,和中藥成分以及人的味覺有關。
中藥大多來自於植物,苦味主要源於植物的代謝物——生物鹼,味雖苦,卻是草藥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如我們所熟悉的麻黃堿、益母草堿等。另外,內酯、黃酮等化合物也是中藥苦味的來源之一。因此,當湯藥裏的生物鹼、內釀等的成分較多時,苦味會更明顯,甚至把其他味道掩蓋了。
我們的味覺來自舌頭上的味蕾,其中苦味味蕾主要分佈在舌根部。味蕾對苦味的感覺最慢,也最為敏感,即使100克食物中僅有1/1000克苦味物質,舌頭都感覺到,因此苦味比其他味道更加\容易被察覺。而且,在品嘗食物或者服用藥物的時候,視覺和嗅覺也會對味覺感受產生間接影響,在意識上加重味覺。.
於是,當一碗黑乎乎的中藥擺在面前時,視覺上我們已經受到一定衝擊;嗅覺上,濃重的藥味也會帶來不好的感受;最後藥汁經過舌根,大量苦味物質刺激味蕾,三種感官共同作用加重了苦感,在腦海中形成深刻印象,到再次喝藥時,記憶也會加深中藥的苦味程度。
不苦的中藥
不要以為中藥都是苦的,事實上,中藥材種類繁多,那些不含生物鹼、內酯等的藥材就不苦。廣東人賃湯或做糖水時喜歡加一些中藥材,例如蓮子、百合、沙參、茨實、玉竹、淮山、薏米等,清甜可口又祛病養生。廣東人夏天還喜歡用羅漢果等煮涼茶,味道甘甜,清熱潤肺,生津止渴。
中醫對味道一直有「酸、苦、甘、辛、鹹五味的說法,早在《素問•藏氣法時論》就有:「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的說法。五味均有其所代表藥物、作用以及主治病證:
辛味的中藥一般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如蘇葉、木香、川芎等。
甘味的中藥一般有補益、和中、調和藥性和緩急止痛的作用,如人參、飴糖、甘草等,其中甘草常用於調和藥性、解藥食中毒以及調和藥物苦味等作用。
酸味的中藥一般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如五味子、烏梅、山茱萸等。
鹹味的中藥一般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如芒硝、海藻、牡蠣等。
苦味的中藥一般有清泄火熱、泄降氣逆、通泄大便、燥濕、堅陰(瀉火存陰)等作用,如黃芩、梔子、龍膽草、黃連等。因此,用於治療熱證的清熱解毒中藥、涼茶一般都比較苦。
如何克服中藥苦味
如果必須服用苦味的中藥,以下幾種辦法可以讓服藥過程不那麼痛古。
控制溫度 人體口腔溫度為36.2~37.2°C,當食物或藥物溫度與口腔溫度接近時,舌頭對味道,尤其是苦味的感覺最靈敏。除了個別特殊方藥,大部分中藥湯劑都建議溫服]因此,將湯劑溫度控制在25~36°C,既可以避免燙傷口腔,又能降低味蕾對苦味的敏感度。
喝藥速度湯劑在口腔停留時間越長,各種味道對味蕾的剌激就越久。因此,喝中藥的時候不要細嘗慢咽,一口氣喝下方能最大程度地減少苦味。
善後喝完中藥後,馬上用溫開水漱口,沖洗掉殘留在味蕾上的藥物,也能減少苦味刺激,同時減輕喝藥後的反胃感覺。特別提醒,漱口水切記不要盡數吞進肚子裏,否則過多水分進入胃部會影響藥物濃度,增加胃腸道負擔。還可以試試用吸管喝中藥,儘量把吸管伸到舌根後面,減少中藥經過舌頭刺激味蕾的機會。
此外,在得到醫生許可,不影響藥方功效的情況下,在湯藥中加入甘草、大賽等調和口味也是可以的。
服中藥要注意的事情
服用中藥過程中,怎麼發揮最大藥效又不刺激腸胃,需要注意什麼呢?
首先是服藥時間,中醫「子午流注」理論指出,辰時(7~9點)胃經最旺,已時(9〜11點)脾經最旺,未時(13~15點)小腸經最旺。因此,在這三個消化系統最旺盛的時間服藥最有利於藥物的吸收和利用。現代醫學研究也顯示,人體吸收藥物的黃金時間分別在上午的8~10點和下午的2~3點,這個時候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胃腸吸收力強。無特殊情況時,建議在上述時間段服藥。
其次,對於身體壯實或胃腸功能較好的人,服用清熱解毒、潤腸瀉下或者滋補的中藥建議空腹,即飯前1小時或飯後4小時服藥,這個時候胃腸中沒有食物,能保持最佳藥物濃度,但缺點是會對胃腸道有一定剌激。胃腸功能較弱或者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則建議在飯後半小時以上服藥,雖然對藥物濃度有一定影響,但能減少刺激,避免噁心、嘔吐。
第三,中藥配方中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說法,例如人參和五靈脂不能合用,醫生在開處方時會注意。而民間,服中藥則一直有「忌口」的說法——服中藥期間忌食辛辣、生冷、發物、油膩煎炸食品等,這是符合中醫理論的。而且,既然要服藥,那麼身體多處於疾病或亞健康的狀態,飲食宜清淡易消化,注意睡眠休息,不要過分疲勞。至於體質虛寒、胃腸虛弱的人則不適宜吃蘿蔔,過敏病症的人不適宜吃海鮮等,就診的時候一定要聽清醫生吩咐,認真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