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參加第 6屆立法會直選的第 20組澳粵同盟昨日發表政綱,政綱提出九大建議,強調要共建幸福澳門,關注房屋、交通、醫療等多個民生問題,提出包括合理分配公屋資源、實行強制驗樓、完善道路管理和步行系統、完善醫療改革等。
第 20組澳粵同盟第一、二候選人麥瑞權、鄭安庭等闡述了政綱理念及向政府提出的“九大建議”,以打造幸福澳門為主軸。他們認為,為實現理想的澳門夢,澳粵同盟必定“盡全力、竭全智、傾全力、以你為本”,做好基層社會制度的建設、官民溝通管道制度建設和社會管治制度建設。麥瑞權表示,政府比以往有進步,但始終未能達到社會預期,很多民生問題尚未得到解決,市民並不幸福,未來會繼續為市民發聲。鄭安庭表示,爲了澳門人,他們一定盡心盡力,就算幾困難都好,他們都要爲澳門人的幸福發聲。希望廣大市民繼續給機會他們澳粵同盟,進入第六屆立法會,他們一定會不負所托,爲市民的合法權益,爲廣大市民的幸福發聲。
澳粵同盟對特區政府九大建議有:一.是在分享成果方面,建議全面向65歲及以上長者的「衣、食、住、行及醫療」等方面提供合計不少於每月一萬元的資助;全面向65歲以下人士提供中年創業支援;全面向18-30歲人士提供優質人生規劃平臺,鼓勵並資助國外(尤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生活體驗不少於兩週,同時擴展持續進修發展計劃學習範圍、培育愛國愛澳情懷;優化公積金制度,建構多功能於一身的綜合社會保障體系。
二是關注住屋問題,則房屋政策上建議,應建於實際需求上,通過明確數據制訂目標,保障土地資源合理利用;2. 合理分配公屋資源,解決住屋難問題;3. 實行三十年舊樓強制性驗樓,擴大樓宇維修資助項目,增加資助款項,保障樓宇質量,讓市民“住得安心”;4. 推動善豐花園重建並加快進度,讓流離失所的業主盡快重返家園。
三是關於全民醫保問題,建議完善醫療改革,保障醫患權益;2. 成立長者及小孩專科專線服務,有效分流患者擁擠,縮短睇病輪候時間;3. 引進治療癌症的先進醫藥及技術,給癌症患者多一個存活機會4. 研究長者養老安老需求,實現安老資源合理分配;5. 審視安老政策,為長者原居養老提供更好的條件;6. 推動「互助養老」政策,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為」;7. 適當增聘醫護人手,加強對長者及弱勢社群的醫療衛生及社區保健服務;8. 提供殘疾及長者看護人員津貼,以保障殘疾人和老人從人資上得到更好的看護;
四是關注交通問題,建議1. 規管駕駛者在巴士站違泊的亂象,完善道路管理,提升交通運行效率;2. 完善巴士資源管理機制,增加小巴數量,增設各區巴士路線,尤其是往醫院方向的路線,提升司機服務質量,提高巴士承載周轉量;3. 完善步行系統,尤其是優化行人過馬路設施,解決居民出行難的問題;4. 加速建設輕軌集體運輸系統,解決搭車難問題;5. 採用“駕者有其的士牌”措施,減輕司機車租壓力,解決市民“搭的難”問題。
五在婦幼增支援方面,其中建議釋放更多家庭婦女勞動力投身社會;六在人力資源方面,則其中建議做好各行業人才培訓評估,按優先順序培訓人才,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以及完善往上流動機制吸引人才,滿足各行業發展的人資需求,以重視職技教育.專業師資教育專業人才,提高本地工人向上流動的機會。七在經濟發展方面,其中建議提高世界旅遊悠閒中心地位,實現優勢互補促進本澳經濟多元化,將旅遊資源輻射到周邊地區,實現互利共融;
八在青年方面,其中也建議完善教育體制,加強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及其他多元教育範疇,培育專業工匠,配合產業多元化的發展,以及提高本澳大學生升學資助,鼓勵大學生海外深造。九在法治方面,則其建議加快修訂《採購法》與新《土地法》,避免工程因批租期屆滿爛尾引致的社會矛盾激化,還建議修訂《民事訴訟法典》,與 修訂《發出准照予職業介紹所之制度》,促進完善本澳家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