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臺北6日電】北韓3日核試後,外傳美韓將在南韓部署剩下4輛薩德發射車。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今天說,在南韓部署薩德解決不了有關國家安全關切,中方強烈敦促美韓立即停止部署並撤除相關設備。
駐韓美軍部署的終端高空防衛系統(THAAD,又稱薩德反導系統)核心元件為6輛發射車,已有2輛完成部署。其餘4輛因部署地慶尚北道星州郡韶成裡居民反對,延遲至今。
北韓3日宣稱成功試爆可裝載在洲際彈道飛彈上的氫彈後,反對部署薩德的南韓團體組成的「韶成裡綜合狀況室」今天指出,透過多重管道瞭解,4輛薩德發射車將於7日淩晨部署。
根據中國大陸外交部官網文字實錄,耿爽下午在例行記者會回應提問表示,中方對相關動向表示「嚴重關切」,並說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在南韓部署薩德的立場是明確、一貫和堅定的。
他說:「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非但解決不了有關國家的安全關切,只會嚴重破壞地區的戰略平衡,損害包括中國在內的本地區國家的戰略安全利益,同時加劇(朝鮮)半島的緊張和對立,使半島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耿爽表示,中方強烈敦促美韓重視中國大陸等地區國家的安全利益和關切,立即停止相關部署進程,撤除相關設備。
另外,有消息指出中國大陸與北韓邊境部分口岸近期被關閉。耿爽並未證實,僅說「我沒有聽說這個消息」。
北韓核試後共軍渤海演習命中來襲目標
北韓3日核試後,中共軍方公佈,5日淩晨在靠近朝鮮半島的渤海灣進行防空演習,發射數枚飛彈命中海上低空突襲目標。由於演習地點鄰近朝鮮半島,專家認為這是中國釋放的強烈訊息。
北韓3日宣稱,成功試爆的氫彈可裝載在最新研發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上。這是北韓2006年以來進行的第6次核試。中國大陸與俄羅斯外交部隨後分別發表聲明,對北韓再度核試表達強烈譴責。
就在北韓核試之後2天,中國軍網報導,5日淩晨,中共空軍地導(地對空飛彈)某旅防空營在渤海灣畔發射數枚飛彈,準確命中海上低空突襲目標。摧毀目標的火力單位也曾參加7月底在內蒙古朱日和的閱兵活動。
報導指出,該部從中國大陸華中某機場駐訓轉戰至中共空軍試訓基地,軍列到站後,鐵路卸載、摩托車行、快速占領陣地等科目演練,都按照基地實戰化訓練要求進行。
這次演練是以臨機導調遭到襲擊、核生化武器防護等情勢為演練項目,部隊面對未知的突襲目標實施反幹擾措施、運用早開快打戰法,發射飛彈命中目標。
香港南華早報引述北京海軍軍事專家李傑的話指出,中國大陸對北韓最新核試的迅速譴責反應是個強烈信號,這表明中國已經準備好,能夠制止任何威脅區域安全的力量。
任職於中國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的周晨鳴也認為,渤海灣是共軍新型戰艦與飛機的訓練場所,這次演習目的在進一步警告美國不要太靠近這個區域。
他預期,隨著北韓核試與南韓軍事演習,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繼續升高,中國大陸近期內將進行更多軍事演習。
舉世聚焦北韓陸悄然鞏固南海影響力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以飛彈試射及核試等連串噱頭吸引全球關注之際,中國大陸正悄然強化對南海的控制。
彭博(Bloomberg)報導,一名菲律賓國會議員上個月公佈照片指出,中國大陸漁船、海警船及海軍船艦包圍菲律賓所屬的南沙群島島嶼,阻止菲方依計畫修復島上跑道。
越南7月也中止在租給西班牙力豹仕集團(Repsol)的區域鑽油,有報導指越南是迫於中方壓力。
這些事件顯示,中國大陸正利用美國總統川普政府聚焦美中貿易緊張及北韓試射飛彈與核試,見東南亞出現權力真空趁虛而入。
儘管美國繼續在南海進行「航行自由」的海軍任務,測試中國大陸專屬權的聲明。據「華爾街日報」指稱,美軍未來數月還將執行2到3次,但美方行動及就南海聲明的強度,自川普上任後卻漸趨轉淡。
彭博認為,懷疑美國未來承諾,可能讓部分東南亞國家不願公開槓上中國大陸。目前的風險是美國專注於東北亞之際,中國大陸此時使用無法恢復的方式,擴大在南海的勢力,並隨著時間取得戰略優勢。
菲律賓大學海洋事務暨海洋法研究所所長巴童巴卡(JayL.Batongbacal)說:「中國曉得川普非常專注北韓,且不太擔心東南亞,他們自然樂得盡其所能地揀便宜。」
位在河內的越南外交學院是該國訓練外交官的所在,學院副院長陳越泰(TranVietThai,音譯)表示,越南憂心美國可能撤出這個區域,「我們擔憂地看著他們,我們希望看到美國對區域穩定與國際安全做出正面貢獻。」
北韓核試威力較預估高氫彈可能性加大
北韓第6次核試的爆炸威力達到了氫彈級別的逾100千噸爆炸當量,大幅高於日本政府原先分析的70千噸。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5日明確表示,爆炸當量預計上修至約120千噸。
共同社報導,歐美專家間認為,就是北韓所主張試爆氫彈的看法趨於強勢。
鑑於北韓核彈頭的開發進展,日美兩國政府預計平壤當局還可能試射飛越日本上空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正進行警戒。
美國在廣島投下的原子彈爆炸當量為16千噸,在長崎投下的則為21千噸。不過,無法排除北韓此次試驗的是使用了與氫彈相通核融合反應的加強型原子彈,日美將慎重展開分析。
為探測可能釋放到大氣中的放射性稀有氣體等,防衛省5日派出航空自衛隊的C-130運輸機和T-4教練機。觀測大氣的美軍偵察機WC-135也已飛抵美軍嘉手納基地(位於沖繩縣嘉手納町)。
小野寺對媒體指出,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組織(CTBTO)把核試造成的地震從芮氏規模5.8上修至芮氏規模6.0(暫定值),認為基於該暫定值可估算爆炸威力約120千噸。
挪威地震研究機構「挪威地震陣列所」(NORSAR)也估算為120千噸,並稱「(氫彈試驗此一北韓)主張的可信度有所提高」。
北韓8月29日發射了飛越北海道上空的中程彈道飛彈火星12型。北韓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指示稱,今後還將頻繁進行以太平洋為目標的彈道飛彈發射訓練,推進戰略戰力的實戰化,北韓有可能基於核試得到的數據,改良火星14型並進行試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