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社會服務中心理事長何猷亨表示,近年全球電子競技産業高速發展,多個國家將其列為正式體育競賽項目,相關產業發展亦不斷趨向成熟化、規範化,目前中國電競産業總産值更是超過500億元,成為全球第一大電競市場,澳門應跟緊國際趨勢,在互聯網科技產業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推動電競產業發展,並著力培養相關本地人才,助力本澳產業適度多元。
何猷亨指出,電子競技運動並非傳統的電子遊戲,而是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對抗,集體育、文化、科技、益智性質於一身的新興項目。透過電子競技,可以鍛煉和提高參與者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四肢協調能力,同時培養團隊精神。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早在2003年,已正式將電子競技列為正式體育競賽項目,並成立專門的電子競技項目部以跟進相關管理工作;早前巴黎奧申委更表示將與國際奧委會會談,以討論電子競技成為2024年夏季奧運會比賽項目的可能性。
何猷亨表示,電競項目對青年人擁有較大吸引力,成熟、規範化的電子競技更是有益於豐富青少年閒暇生活及鍛煉其益智能力;而其所包含的新興電子科技、電子設備的發展,更是對現今“電子科技”全球化的時代具有重要意義,亦可促進“人工智能”與“計算機科技”發展。但相較於電子競技在國際上地位不斷攀升,以及電競產業在國內如火如荼的發展趨勢,本澳目前在相關領域卻仍是一片空白,亟需儘快順應大環境發展形勢,推動本澳電子競技運動及相關產業發展。
何猷亨建議當局借鑒內地相關先進經驗,設立專門管理部門指引推廣電子競技運動,規範電子競技運動健康發展,培養專業競技人才,並引入國際性賽事來澳舉辦,不但能令社會清晰瞭解電競項目,亦可帶動旅遊業、餐飲業發展;同時,還應出台相應措施鼓勵電子科技企業,特別是青年創業者投身電子競技產業,形成完整、具配套性的專業產業鏈,以把握電子科技、電子競技產業的巨大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