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事件前解放軍「北兵南調」真相

1971年一次正常的部隊調動問題,因為時間恰好與林彪「9-13」事件重疊,而被說成是「北兵南調」,支持林彪在南方另立中央,包括海軍司令員蕭勁光在內的一大批軍內幹部受打擊和牽連……

蕭勁光「上了賊船」的重大「罪證」

1972年12月,即林彪「9•13」事件一年三個月後,海軍第四屆五次黨委擴大會議(簡稱「四五會議」)正在進行時,在張春橋上躥下跳的煽動下,大會之外另成立了一個40人的骨幹小組,作為大會中的「小型會議」,集中揭發、批判海軍司令員蕭勁光大將,說他在林彪問題上犯有嚴重錯誤,「上了賊船」。

那時,「上了賊船」是個時髦說法,是「林彪死黨」、「林彪集團追隨者」的代名詞。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小型會議」開了30多次,幾乎每天一會,無中生有地揭發蕭勁光的種種「問題」,最聳人聽聞的就是所謂「北兵南調問題」。

1971年7月,中國即將在聯合國獲得合法地位,臺灣方面反應強烈,在我國東南沿海時有大大小小的挑身和騷擾活動,還有敵情通報說,臺灣搞了一個演習,以我福建沿海為目標,用一兩個師的兵力演習登陸。於是,中央軍委召開會議,研究佈置備戰。

7月9日,根據黃永勝和李作鵬的指示,由分管作戰工作的海軍副司令吳瑞林牽頭、潘焱參謀長具體負責,作戰部的幾個同志晝夜加班,制定了個《打擊蔣匪在東南沿海登陸竄犯的作戰方案》,海軍調用各類艦艇100艘、各型飛機86架,以加強東南沿海兵力。

同時,空軍確定部分航空兵師和地空導彈部隊為機動作戰部隊,隨時準備支援東南沿海作戰。其中一些部隊已經分別進駐惠陽、福州、漳州等地的機場。總後也於1971年6月至9月,往東南沿海調運了大批武器彈藥。這就是所謂的「北兵南調」。

因為海軍的會議是7月9日開的,後夾便把海軍的調兵方案稱為「七九方案」。7月13日,毛主席簽發了軍委《緊跟形勢,加強戰備》的指示,為此,軍委召開小型作戰會議,參加會議的各單位都帶去了怍戰方案,在此基礎上又形成了一個全軍的作戰方案。在此期間,周恩來親自過問了這件事;並多次給予了具體指示。

後來在審判林彪、「四人幫」反黨集團時查明,當時臺灣蔣介石集團的確有進攻大陸的跡象,上述兵力和武器的調運完全是從戰備出發的,僅是時間上與「9•13」事件巧合而已,與林彪另立中央沒有任何關係。

然而,蕭勁光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份「七九方案」幾乎給他帶來了滅頂之災。1973年2月24日,中共中央(1973)10號文件全文轉發了經過張春橋精心修改的「海軍第四屆五次黨委擴大會議情況報告」,大肆污蔑蕭勁光「跟著林彪走」。於是,「蕭勁光上了林彪的賊船」這一莫無須有事件,經過張春橋等費盡心機地炮製,以中央文件的形式通報了全黨。

「北兵南調」牽連大批軍隊幹部

對所謂「北兵南調問題」引起的惡果,蕭勁光感慨萬千:「後來,這個問題寫入了海軍「四五」會議的情況報告,以中共中央(1973)10號文件的形式下發,牽連了海軍的一批幹部。潘焱同志為此受到多次不公正的批判,而且殃及了總參謀部、空軍及沿海幾個大軍區的一批人,造成很大的惡果。」

開國少將、海軍參謀長潘焱(1968年11月上任),「為此受到多次不公正的批判」,1975年8月被免去參謀長職務,黯然轉任海軍顧問。

開國中將,海軍常務副司令員吳瑞林(1%8年8月上任),於1972年10月被免去職務。1974年4月,海軍黨委在給中央軍委的請示中,指責吳瑞林「積極參與了林彪反黨集團的反革命政變陰謀,上了林彪的賊船,陷得很深。」「海軍‘四五’會議後,迄今不僅一個問題沒有交代,還妄想推翻中央(1973)議10號文件的案。最近檢查吳瑞林家裏的文件,從中發現「北兵南調」、標榜自己「一貫正確」以及訂攻守同盟等材料百餘件。」

在海軍搞出「七九」作戰方案後,各軍兵種都搞了自己的作戰方案。接著,中央軍委「召開小型作戰會議,參加會議的各單位都帶去了作戰方案,在此基礎上又形成了一個「全軍的作戰方案」,具體負責的是副總參謀長閻仲川(1969年5月上任)。「9‧13」事件後,閻仲川首當其衝,當月就被免除職務,隔離審查。他在總參謀部工作僅2年4個月,隔離審查時間卻長達7年6個月,原因就是所謂「北兵南調問題」。直到1979年4月,他才被解除監管。

查「北兵南調」是假,整周總理是真

「四人幫」以打擊林彪餘黨為名,利用所謂的「北兵南調問題」滲入軍隊。

對此,蕭勁光心知肚明:其實,所謂「北兵南調問題,完全是毛主席親自批准、周總理親自過問的一個正常的軍事行動,它與林彪反革命政變沒有任何聯繫,只是在時間上巧合。張春橋、江青抓這個問題作為「上賊船」的罪證,是根本立不不住的。

事實上,早在海軍黨委會議上提出所謂「北兵南調問題」後,周總理、葉劍英元帥就都很重視。

1972年10月,周總理派總參謀部作戰部部長王扶之帶工作組到海軍調查了半個月,「查閱了海軍有關部隊調動的所有檔,都是根據軍委、總參的指示進行的,沒有問題。有關軍區和海、空軍,在那個時間裏,側重抓一下東南沿海戰備工作是必要的。」

然而,1974年1月開始「批林批孔」後,「四人幫」卻蓄意策劃,製造謊言,大放厥詞,又把那次戰備工作說成是「北兵南調」「是個大陰謀」,並四處活動,煽風點火,下令追查,企圖找出周總理在所謂「北兵南調問題」上的「問題」。

1974年2月21日,王洪文私自派秘書到總參謀作戰部,把根據周總理指示和批示承辦的文電34份全部調走,直到周總理逝世後的1976年5月13日才退給作戰部。4月1日,王洪文又指使人到作戰部,要走了那次戰備的全部核心機密文件。

4月26日,王洪文、張春橋強令作戰部於5月1日後清查所謂「北兵南調問題」。張春橋故弄玄虛地說:「北兵南調」,是「利用合法的形式搞陰謀,要從正常中找不正常。」

5月4日,王洪文親自到總參謀部作戰部佈置清查「北兵南調」,憑空定調說:「搞北兵南調問題,同你們現在清查林彪反黨集團在首都搞政變陰謀是一致的有聯繫的。」在清查過程中,王洪文還大放厥詞:「北兵南調肯定是陰謀,再查性質也變不了,問題在於把情況搞清楚,把他們如何策劃也搞清楚。」

「四人幫」陰謀把周總理及參加那次戰備工作的有關領與及軍委總部、有關軍區海空軍紀負責人,都同林彪反黨集團捆在一起,目的是要打倒周總理。所幸,由於周總理應對得力,最終「四人幫」沒有把柄可抓,這一陰謀沒有造成太大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