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全代會或將影響蔡英文未來走向

民進黨將於明日下午在台北市圓山大飯店崑崙廳舉行第十七屆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這是每兩年一屆「全代會」中間的一次例行大會,沒有換屆選舉任務,只是為明年十一月地方選舉,準備好必須由「全代會」通過的「提名條例」,作為執政黨,民進黨的這次「全代會」本來應當開得較為輕鬆,「例行公事」而已。但最近卻「風雲突變」,突然冒出幾個棘手的議題,可能會使得這次「全代會」,成為自十年前的「全代會」發生《正常國家決議文》之爭和「十一寇」事件之後,最激烈最複雜的一次,一貫奉行迴避矛盾作風的蔡英文能否安然躲過?就看明日她的臨場表現。

本來,在任命賴清德為「行政院長」後,蔡英文的民調從谷底翻身,因而她曾輕鬆了一陣子。但卻未能讓她止喘多幾天,新的「燙手山芋」接踵拋來,而且比她的民調低調更要麻煩得多:一是由地方政客發起的「特赦陳水扁」提案,已經有百分之百的民進黨執政縣市長,及百分之八十五的黨代表,以及絕大多數黨籍「立委」參與連署;二是由中執會提案的《二零一八年直轄市長暨縣市長提名特別條例草案》中的「柯文哲條款」,遭到部分黨代表的強烈反彈;三是嘉義縣長張花冠的「被性騷擾案」,雖然不是「全代會」的議題,但由於該案已經嚴重影響民進黨的聲譽,而張花冠和陳明文又都是黨代表,可能會有黨代表在大會上要求黨主席蔡英文出門處理,儘早「止血停損」。

現在看來,所謂張花冠的「性騷擾案」,只是個人行為,不是公共事務。只不過是為了嘉義縣長候選人人選的暗鬥。即使是所謂「性騷擾」,其實也只不過是一對早就被「狗仔隊」揭發,而且人們也有所「認知」的緋聞男女「耍花槍」而已。當然,倘任其發展下去,也將會讓民進黨在很有可能丟失嘉義市的同時,連帶嘉義縣也落在國民黨的手中。但相信很快就會平息下去,因為陳明文是蔡英文的愛將,只要蔡英文勸服他不再堅持推薦參選人,任由張花冠挑選「接班人」就行了。反反,民進黨是執政黨,有「大把」位子可以安排。將現任「農委會」副主委的翁章梁安排一個更有「面子」的位置,甚至是往往由「行政院政務委員」或部長級官員兼任的「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主任,「壓住」嘉義縣政府就可以了。

因此,在這次「全代會」中,「性騷不是難堪日,兩案方是大問題」。而「兩案」指的是「特赦陳水扁提案」及「柯文哲條款」。從蔡英文以往主持「全代會」的習慣手法看,似是又將會以「時間不夠」為由,裁示將之送交給中執會處理,並由大會執掌通過,連讓黨代表在大會發言環節就此兩岸表達自己訴求的時間都不安排。倘蔡英文果然是以這個「老梗」處理,也有其道理。因為自從她出任黨主席後,原本在過去會期一連兩天、至少也是的「全代會」,改為只有一個下午,就連含有換屆選舉任務的會議也是如此。除了是公開的「節省資源經費」理由之外,可能也與蔡英文迴避矛盾、擔心無法即場駕馭複雜局面的虛怯心理有關。實際上,從《民主進步黨第十七屆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程序表》看,從下午二時開始的整個會議,只有三個小時,其中包含「向黨旗致敬」、「黨主席致辭」在內的「開幕式」就佔了半個小時。留給「大會」的時間只剩下兩個半小時,卻有「通過會議議程」、「確認上次會議記錄」、「通過大會議事規則」、「黨務工作報告」、提請通過聘任仲裁委員會廉政委員、「提請通過二零一六年中央及地方黨部合併決算書」、「提請通過第十七屆第一次全代會交付研議案」、「黨內規章修正案」(即《民主進步黨二零一八年直轄市長暨縣市長提名特別條例》、《民主進步黨二零一八年直轄市議員提名特別條例》草案)等議程,需要處理。而且,還有十七項黨代表提案,及「通過大會宣言」、「臨時提案」等。蔡英文完全可以「時間不夠」為由,將不是由中執會提交的各種提案,轉交中執會處理。

對於「特赦陳水扁提案」,「總統府」曾經事前「消毒」,聲稱民進黨不是「以黨領政」的政黨。但問題是,蔡英文是黨主席,如果未能妥適處理好,可能會觸怒除「新潮流系」以外的黨內各派系,今後將很難協調各派系的關係,變成「跛腳黨主席」。

但如不堪「被政治勒索」而同意處理對陳水扁的「特赦」事宜,就將使得民進黨的形象大受損傷,並可能會在黨內對蔡英文形成兩個重大威脅:其一是陳水扁獲得特赦後,「又是一尾活龍」,對蔡英文的各項政務和黨務指手畫腳,說三道四,儼然是「太上總統」及「太上黨主席」,本來就沒有多少能力,只是靠運氣而佔據高位的蔡英文,就將備受困擾;其二是蔡英文踐踏法制,以「人治」代替法治的惡劣形象,將會影響到明年底的「九合一」選舉,蔡英文必須為敗選負責而辭去黨主席,而受到追捧的賴清德就被拱代主席,並進而贏得二零二零年「總統」黨內初選,掐滅了蔡英文的「連任夢」。

本來,倘蔡英文拒絕「特赦」陳水扁,還是有其法律依據的。那就是根據國際慣例和台灣《赦免法》,「特赦」只是對特定刑事犯,於判決確定後,免其刑之執行。因而「特赦」的效力僅是消滅其「刑」,而非消滅其「罪」。而「大赦」才是既赦其「刑」更免其「罪」。但「大赦」是針對不特定多數的人和事,「特赦」則針對特定的人和事;「大赦」的程序比較複雜,「特赦」的程序則相對簡單得多。倘是為了陳水扁一人而實行「大赦」,全台灣地區正在服刑的各式犯人,都將立即獲得釋放,他們將會對陳水扁感恩戴德,但可能卻會激怒所有希望台灣地區社會穩定,治安良好的普通平民。倘是以「特赦」處理陳水扁,但《赦免法》卻規定,實施「特赦」的最基本先決條件,是「判決確定」,亦即終審定讞罪名成立。而陳水扁被控涉嫌犯下十多宗貪污案,至今有龍潭洗錢案等四案三審定讞確定有罪,辜仲諒等兩案無罪,另外有「國務機要費」等六案正在審理中。即使是蔡英文有意「特赦」陳水扁,也只能是先行特赦其已被法院三審定讞的龍潭案等四案;至於其他正在審理的六個案件,蔡英文只能是每逢有罪定讞一案才能特赦陳水扁一次,直到「扁案」全部結束為止。而且,現在陳水扁正「保外就醫」,按規定倘被告患有重病(這是獲批准「保外就醫」的最基本依據),法院不得開庭審訊。除非是陳水扁返回監獄服刑,法院才具有條件開庭審訊。因此,陳水扁的申請「保外就醫」,其實是弄巧反拙。

不過,據說「陳水扁們」是吸取了過去的教訓,調整了策略,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特赦陳水扁」的,研擬分「三部曲」來推動,一是推動全代會通過「特赦陳水扁」的提案,二是推動「立法院」修訂《赦免法》,三是推動蔡英文「依法」宣布「特赦」陳水扁。由於民進黨佔有「立法會」多數議席,相信要修法並不是難事。但卻會給民進黨和蔡政府帶來極為可怕的政治後果。

至於「柯文哲條款」,本來是為了實現「絕對不能讓國民黨重返台北市」的戰略,而採取的權宜措施;但近來柯文哲的民調再次高升,因此而沒有將民進黨放在眼內,頻頻炮打「中央」,因而有民進黨人直呼,「柯文哲比敵人更可怕」。這或將會促使柯文哲要與蔡英文或民進黨的其他提名人,競拼二零二零年的「總統」大選。

因此,近來民進黨當局一方面無可奈何地要制定「柯文哲條款」,另一方面卻是全面封殺柯文哲,尤其是以明昇暗降的方式「炒掉」台北市警察局長邱豐光,讓他無面。因而他拒絕出席新局長的交接儀式及市政府治安會報。但柯文哲也不是吃素的,據說將會反擊,其中一個「殺手鐧」,是邀請邱豐光出任副市長,模仿朱立倫的「候友宜模式」,培養其為自己卸任後的台北市長。

這就且看蔡英文明日將如何操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