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安琪促引團客入舊區

【本報訊】立法議員梁安琪表示,澳門經受了8月23日的特大風災後,在特區政府和各方協助下,許多受影響的商戶已重新營業及運作。這次風災過後特區政府採取了不同的措施對受影響的居民及商戶提供不同程度的財政援助,讓他們渡過突然而來的意外所經受的巨大損失。

梁安琪說,踏入10月1日黃金周,許多舊區的商戶都希望透過是次黃金周促使生意重回正軌。但據舊區商戶反映,不少受風災影響的舊區商戶例如十月初五街、福隆新街等,到這些舊城區旅遊的旅客明顯減少,尤其十月初五街商戶生意未因黃金周而受惠,可說是風災過後生意更顯慘淡。

梁安琪認為,特區政府除行政上和財政上對這些舊城區的商戶提供短期支援外,亦必須要為舊城區經濟發展作長遠規劃,特區政府之前提供的行政和財政支援對商戶只能夠起到暫時作用,而風災後舊區商戶其實仍未恢復元氣,是需要特區政府與旅遊業界及商戶共同㩗手去創造新的發展機會。

梁安琪表示,特區政府雖在交通配套、行政配合等各方面不斷著力,研究推出綜合性措施,但在不斷強調的旅客分流工作上一直未見成效。梁安琪認為澳門的舊城區除了擁有澳葡時代的風情烙印外,更擁有深厚的嶺南文化,尤其分散於舊城區各大小街頭的不同美食,這種特色美食在鄰近地區早已享負勝名,如能結合相應的交通配套,透過現代化的手機應用程式(各種關於澳門的旅遊或飲食App),引介大批旅客到澳門舊城區的各街頭中尋找喜愛或特色美食,進而感受澳門特有的風土民情,這是旅遊城市的宣傳、發展手法之一。

她認為旅遊局應與旅行社探討,尤其如何將團客引入舊城區,非只在大三巴及綜合娛樂城區流連、遊覽,要推動社區經濟與本土特色有機地結合發展,成為一個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重點經濟政策和工作,使舊城區的社區經濟真正地活躍起來,即除「站得起來」外還要「走得起來」,其實這種將旅遊團客引入去有特色舊城區的做法,在外國是常見的,舊城區有經濟才有發展,才可以持續「加速前進」,從而配合澳門產業多元化的宏大經濟目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