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世界旅遊經濟論壇」將於本月十六至十七日在澳門舉行,主題為「區域合作互聯互通,旅遊經濟共商共建」。今年「論壇」響應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建設倡議,探討互惠互重的旅遊合作如何有利於各個國家和地區共商共建,期望創造機遇與協同效應。主辦方深信,今次「論壇」將令澳門從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中及從行業同儕的經驗分享中獲得啟發,加快推進「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服務好「一帶一路」倡議,並將為全球旅遊經濟翻開新的一頁,以實際行動向定於本月十八日開幕的中共「十九大」獻禮。
「世界旅遊經濟論壇」的主辦方將其與「一帶一路」建設倡議「聯通」起來,這是一個極佳的構思,而且更注意與世界各地旅遊經濟共商共建,以中國為焦點,致力推動全球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平台。為此,今屆「論壇」響應並配合國家「一帶一路」以及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十六加一合作」的倡議,將重點推介文化多樣和豐富的中東歐十六國,包括阿爾巴尼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馬其頓、黑山、波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以及本屆「論壇」主賓省貴州省,期望為參會者對全球旅遊經濟的潛力帶來嶄新觀點。
在中央政府先後制定國家「十二五」、「十三五」規劃,賦予澳門特區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任務時,有不少人將其中的「世界」元素,解讀為建設「世界級」的旅遊設施,及提供「世界級」的服務品質。這個理解當然不錯,但似是尚未夠完整全面。因為這個「世界」的定義,還應該包括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端遊客,並透過「一程多站」的機制,將他們引介到廣東以至以遠的內地旅遊市場。
其實,當初在賭牌開放,並決定可以引進美國等國際性賭商參與開投時,就是著眼於在引進國際博彩業資金及國際先進博彩設施、技術及管理模式的同時,吸引國際高端賭客來澳門參賭,並設法將他們轉介到廣東等地進行高端旅遊。但「陰差陽錯」,當第一家美資賭商的賭場--「金沙」落成時,正好遇上中央政府開放內地居民到港澳進行「個人遊」,內地遊客倒是成了澳門各家賭場的主要客源,原本主要的目標對象——海外高端賭客,卻不見有幾個。結果因為各家賭場,包括以美資為主的外商賭商,連內地客人都「做唔切」,還有什麼心思去吸引海外高端賭客?相反,美資等外資賭商,利用澳門作「轉介平台」,將內地賭客引介到其母公司所在的國家去。因此,上海市有關方面曾經以「違法」為由,取締了澳門美資賭商設立的將當地高端遊客經澳門轉運到美國拉斯維加斯的辦事處,去年內地相關部門也以同樣的理由,逮捕了澳門澳大利亞賭商在當地所設辦事處的工作人員。
這個現象必須糾正。而將「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上升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倡議的高度,並籍著「世界旅遊經濟論壇」的平台,有計劃、有步驟地逐年邀請各個洲別的主要旅遊市場的旅遊業楚翹參與,將澳門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與「一帶一路」建設倡議「聯通」起來,就是一個「祖國好,澳門更好;澳門好,祖國更好」的協同效應機制。
按照這個邏輯模式,也是國家「十二五」、「十三五」規劃賦予澳門特區的「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平台」重任,也應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倡議。實際上,按照中國發改委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所示,「一帶一路」將通過五個走向貫穿亞歐非大陸,依託國際交通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及重點港口為節點,進一步推動合作,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及孟中印緬六個國際經濟合作走廊。也就是說,主要是及於亞洲、歐洲、非洲北部及澳大利亞;而北美洲、中南美洲及大洋洲則是「空白點」。
因此,籍著澳門已經建立「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平台」的有利條件,在將其與「一帶一路」倡議結合起來之後,就可使得「一帶一路」倡議更為延遠,達致更為深遠的腹地,參透更多的市場,以至是達到「一帶一路」倡議設計所未達的西半球和南半球,幾乎達致整個地球。這就可以落實習近平主席「把整個地球管起來」的戰略構思。這樣,澳門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地位和特色,就明顯地突出了起來,就能與廣東、福建、香港一起,在攜手合作中各自發揮所長,並揚長避短,從而獲得疊加效果。
更有甚者,倘在繼續鞏固和發揮「中國--葡語經貿合作發展平臺」重要作用的前提下,以延伸擴大其功能或另行組織一個「中國--拉丁語系國家經貿合作平臺」的方式,使其充分發揮「溢出」及「增強」效應,並將之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連結起來,就是除了北美洲之外,其「觸角」就幾乎觸及到全球各個角落了。
實際上,葡語是屬於拉丁語系,而拉丁語系還包括有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和羅馬尼亞語等語種。由於十六世紀後西班牙與葡萄牙勢力擴張到整個中南美洲,因此中南美洲又稱「拉丁美洲」。拉丁語系國家主要分佈在南歐、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區,在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中佔據重要地位。全球十大經濟強國中,有四個是拉丁語系國家。使用拉丁系語言的國家和地區多達八十多個,市場腹地寬廣,自然資源豐富。
更重要的是,現在台灣當局的二十個「邦交國」,主要是分佈在非洲和中南美洲、大洋洲,而且其中不少是西班牙語國家。正因為如此,西班牙語是台灣當局「外交部」及前「新聞局」除英語外的第二大語種。如果透過「中葡平台」以至「中拉平台」將「一帶一路」建設延伸至此,對進一步壓縮台灣當局的「外交空間」,就具有積極及實質性的意義。正是因為「中葡平台」的巨大優越性已經凸顯了出來,使得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宣佈與中國建交並與台灣當局「斷交」,及參與「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從而使得「中葡平台」得以「金甌補缺」。
因此,如果「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平台」能充分發揮葡語—拉丁語系的特點,發動貿易攻勢,動搖台灣當局的「外交支點」,也可算是為反「台獨」鬥爭做出貢獻。--台灣當局認為,按照國際公法對「國家」的定義,是具有領土、人民、政府、主權四個要素。而台灣當局認為其目前已經具備了前三項要素,就是欠缺「主權」這個最主要的要素。因而千方百計要以「參與聯合國」,參加以國家名義才能加入的國際組織的活動,來突出自己的「主權」,以求成為「正常國家」。因此,當台灣方面「零邦交」後,就等於是徹底斬斷其「台獨」黑手,使其永遠成不了「正常國家」。
澳門中聯辦新任主任鄭曉松,是職業外交官,擁有豐富的外交經驗,應可在「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及「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融入「一帶一路」倡議方面,幫助澳門。可能中央將他升任澳門中聯辦主任,其中一個用意就正在於此。倘果其然,相信「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及「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就將會建設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