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諮委就預測風暴潮建言

【本報訊】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日舉行平常會議,聽取工務局、民政總署及氣象局的代表介紹本澳治水方案及氣象預報、颱風及風暴潮的監測工作。

委員崔銘文與羅頌輝在議程發言時表示,目前氣象局在其網頁上提供的潮汐預報只計算由天文因素造成的水位漲退,未反映風暴對水位造成的影響。現今的電腦科技,除了可以利用數值預報模式預測天氣變化外,亦可利用同樣方式預測水位變化。他們建議氣象局參考其他國家地區的做法,引入預報系統,以便客觀評估熱帶氣旋吹襲本澳時的水位變化,發出適當的風暴潮警告信號。

崔銘文與羅頌輝稱,“天鴿”一役中,氣象局對外發佈的資訊是否誤導及不足,需要調查單位跟進,尤其懸掛八號風球後初時,並沒提及改掛更高風球的可能性。翻查當天氣象局改掛八號風球時的氣象條件、雷達圖像以及其他預報中心發表的路徑預報圖,以當時“天鴿”移動方向及位置,澳門有絕大機會受颱風正面吹襲,並有一定機會受到其颶風影響需要改掛更高風球。氣象局提供訊息予民防機構,必須以市民的安危為最大考量,目前氣象局所用的預設詞句組成的生硬資訊,遠遠不足應付變化多端的天氣情況。他們建議氣象局改善發布機制以及內容,編寫詳細的天氣警告內容,確保市民能掌握準確的天氣訊息,讓市民及早防範,採取相應措施,保障生命及財產。

委員陳桂舜表示,颱風“天鴿”襲澳已一個半月,本澳市面大致回復正常。風災當日遇上嚴重風暴潮,內港一帶嚴重水浸,大廈外的白色線頭箱及變壓器房等的供電設施受浸,大面積的停電,搶修後內港雖然恢復正常供電,但隱藏了不少短中長期供電安全隱患,及機電設施損壞的後續問題,必需正視和處理。他建議短期內專營公司主動巡查受水浸影響的供電設施,儘快更換和維修;中期應與其他管理社會基礎設施的部門合作,將低窪地區的變壓器房升高;長期必須重新修訂輸配電力的法律及規章,以符合本澳的實際所需。

阮錦添、何桂誠及黃位三位委員聯合發言表示,受“天鴿”風災影響,本澳多處公共停車場已經停開逾月,至今仍未重新開放,對市民生活極不便。社會雖然理解特區政府善後事多,重新開放公共停車場需要一定時間。但至今已經逾月,仍未聞特區政府公佈處理時間表和處理進度,有關處理進度與社會心理預期差距大,社會不滿情緒蔓延,希望政府重視,加快工作進度。他們建議重開之前,採取措施,規管附近交通,確保居民生活秩序。他們期望儘快重開下環街市停車場。

另外,有委員關注社區精神支援服務問題。委員張淑玲稱,現時全澳只有 18名精神科醫生,按人口比例,每名醫生需應對3.5萬人,難滿足社區內持續增長的隱性情緒病及精神病者需要。他建議政府善用就讀心理學科的畢業生,鼓勵他們投身教育工作,增加市民對精神健康的認知。

委員楊文遠稱,不少市民反映舊式街燈更換成 LED燈後,光度太強,低樓層住戶受光污染困擾,影響駕駛安全,當局應重新檢視街燈光線和燈具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