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日召開平常會議,有委員提出福隆街區活化規劃及利用方案,有委員建議當局研究開通大三巴古通道,分流旅客到舊區。
委員杜妙玲指,福隆街區歷史悠久,同時具有現代城市文明和城市歷史文化的雙重價值。當局可在福隆新街,清平直街及各橫街小巷安裝街燈,改善照明。杜妙玲稱,文化局於2014年開始修優化福隆新街,但至今只修復六間建築物,整條街新舊對比鮮明,佈局大受影響。清平戲院由文化局修葺。她促請當局訂定規劃時間表,製訂短中長期目標,盡快做好配套,善用舊城區旅遊文化資源,修葺舊區建築,美化街巷,增加旅遊亮點。
委員盧定淦稱,大三巴牌坊有一通道能通往區內李家圍,惟政府因安全或其他考量將通道封閉,現時區內缺乏旅客往來舊區與大三巴,當局應考慮是否有條件維修該通道,研究開放這通道予行人使用,將其打造成區內旅遊景點,增加本澳旅遊資源,高通道可連接舊區與大三巴牌坊,吸引遊客使用,經大三巴牌坊前往關前街一帶,增加區內人流,改善區內營商環境。
盧定淦指,該通道有數百年歷史,不少故事和文獻曾提及,是本澳歷史的見證,如能維修通道,將可打造一條往來大三巴與關前後街的“時光隧道”,希望政府評估其結構、通風、地理環境等,研究增加關前街人流的其他方法,活化區的營商環境,增加區內經濟活力。
會上有多名委員關注交通問題。委員何桂誠提出,有市民反映羅理基博士大馬路一帶懷疑存在交通隱患,包括外交公署門前路段的黃虛線,允許短暫停靠車輛,繁忙時段阻塞交通。委員楊文遠表示,亞馬喇前地地下停車場地面凹凸不平、指示不清晰、設施殘舊、衛生環境惡劣,希望相關部門實地視察,全面維修。委員陳桂舜建議利用大數據調整巴士路線及站點,提升巴士運載力,減輕道路壓力。
委員黃位表示,設立非政權性市政機構引發社會關注,政府應早制定人員安置方案,評估影響範圍,廣泛收集意見及理性討論。
交通事務局昨日向中區社諮會介紹巴士收費調整方案及關閘巴士停靠點,中區社諮會副召集人陸南德在表示,對上一次巴士收費調整是10年前,委員認同巴士調整收費,但認為調整方案複雜,希望優化,委員同時建議巴士、的士、停車場設加價機制,具體規定諮詢、服務評級以調整收費。
副召集人徐達明表示,關閘巴士總站修復需 2年時間,24條巴士路線分流至 10個站點,當中有站點在學校附近,旅客與學生爭路,或學生險被巴士撞到風險情 ,希望政府加快關閘巴士總站的修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