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媒體關注中美元首會晤 特朗普訪華將擴大雙方合作

【本報綜合】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11月8日至10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對於中美元首北京會晤,國際媒體高度關注。專家表示,此次訪問將有助於雙方增進了解、擴大合作。

媒體關注中美元首北京會晤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電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11月8日至10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對於中美元首北京會晤,國際媒體高度關注。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埃菲社等媒體報道說,中方將以「國事訪問+」的規格接待特朗普,中方接待活動的場所將包括人民大會堂和故宮等地。報道認為,中美兩國元首將在北京會晤中就雙方關心的地區和國際問題交換意見。

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等眾多國際主流媒體對中美元首北京會晤可能涉及的議題做了預測。相關報道說,兩國領導人可能將討論朝鮮半島問題、經貿議題等。法新社還分析了兩國各自期望此次會晤達成的目標。

英國廣播公司等媒體的報道關注習近平上月底會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海外委員和中方企業家委員時,對美方釋放的信號,以及相關信號對特朗普此訪產生的影響。報道也注意到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臉書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等美方企業家參加了有關活動。不少國際媒體也關注到特朗普來電祝賀習近平再次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

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學者的話報道說,中美元首北京會晤的更深遠意義在於兩國領導人願意保持經常性溝通、維護兩國良好關係。文章說,中美元首今年已經有多次會晤和互通電話。中美作為兩個大國,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頻繁的領導層溝通機制,確保在一些重大問題上,能繼續深入地對話交流。

文章說,中美領導人願意保持溝通渠道暢通,意味著兩國仍相信雙邊關係中的競爭與合作兩個基本面不可分離;中國希望中美合作能達成互利共贏的兩國關係。

據《聯合早報》報道,特朗普將在8日抵達中國展開國事訪問,隨行陣容龐大,最引人矚目的是由數十家美國企業代表組成的商貿團,中美達成的商業訂單可能會是特朗普此次訪華的亮點之一。

俄羅斯衛星新聞網和「今日俄羅斯」網站也都關注此次中美雙方會談中可能涉及到的兩國經貿議題。俄羅斯衛星新聞網引述特朗普的話說,美國希望改善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今日俄羅斯」網站引述俄專家的話報道說,特朗普懂得需要與中國達成協議。

特朗普訪華將增進雙方了解

香港中通社北京11月7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本周三開啓首次訪華之旅。一天半的密集行程中,中美元首將圍繞兩國關心的話題展開討論,特朗普亦將感受到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專家表示,此次訪問將有助於雙方增進了解、擴大合作。

據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此前透露,經貿問題和朝核問題將是此次兩國元首會晤的重點。

經貿問題是中美關係壓艙石。2016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達5196億美元,但中美之間亦存在較大貿易逆差。特朗普上任之後,多次表示希望解決貿易逆差問題。此次來華訪問,特朗普帶了由29家美國企業代表組成的龐大商貿團同行。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孫成昊表示,這凸顯了特朗普的商業總統特徵和務實思維。他分析,兩國企業有望在此訪期間達成較多實際合作項目,其中,能源領域合作料有突破。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亦認為,中國在經貿問題上可能會對美做出并不損害中國經濟的讓步,包括進一步加大美國對華出口,放寬中國市場美資准入等。

但他亦表示,中美經貿潛能巨大,改善雙方經貿關係,實際性減少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不僅是中國的事,也需要美國做出改變,比如開放更多美國高新技術產品對華出口。

朝核問題亦是特朗普此行的重大關切。中美雙方在朝核問題上的目標一致,即實現半島無核化,但在手段上有所不同,中國主張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處理和解決問題,而美國希望中國承擔更多責任。事實上,在過去一年中,中國遵照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對朝鮮進行制裁的廣度與深度都是空前的。時殷弘判斷,在此情況下,中國很難再做出更大讓步。中方料會合情合理地勸說特朗普,對朝鮮不斷的軍事打擊威脅不僅會加劇戰爭危險,亦會促朝更加只爭朝夕地發展核武器,對半島和平不利。

據了解,此次會面中方會按照「國事訪問+」的規格來接待特朗普,這意味著在既定的國事訪問規定動作之外將增加一些自選動作。據透露,中方會安排一些傳統文化項目,有報道說包括參觀故宮等活動。孫成昊表示,這樣的安排是希望讓特朗普一行更多地了解中國歷史、文化和中國人民。此前習近平主席訪問美國時特朗普在海湖莊園做了精心熱情的安排,中國亦將盡地主之誼,「禮尚往來」。

在訪華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特朗普總統將展開多場會晤,預計兩人將有較為充分且高質量的相處時間。

自特朗普當政以來,中美兩國元首一直保持著綿密高效的溝通。今年4月海湖莊園會晤後,兩國元首都表示彼此建立起了良好的工作關係。習近平與特朗普在過去共進行了8次通話和多次通信,對錶兩國共同關心的問題和發展戰略。孫成昊認為,元首個人情誼對國家關係發展非常重要。一是帶動戰略合作,二是減少和消除戰略誤判,對兩國關係起到「風險閥」的作用。時殷弘則表示,兩位元首的溝通無疑有很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