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房屋局即日 (11月8日) 起至明年 2月7日接受新一期社屋申請。截至下午 5時,房屋局各辦事處、政府綜合服務大樓及各社團合共派出約 1萬份申請表。申請表亦可在房屋局網頁下載。房屋局稱,未來數年可多提供約4,000個社屋單位。
首日接約十宗申請
房屋局昨起接受新一期社屋申請,申請期3個月,至明年2月7日。截至昨日下午5時,房屋局接到約10宗申請,均須補交資料,親臨查詢約330宗;房屋局各辦事處、政府綜合服務大樓以及各社團合共派出約1萬份申請表。
房屋局每日於網頁更新社屋申請情況,說明是次申請並非先到先得,居民無須急於索取及遞交表格,應齊備申請所需文件後始前往遞交。
申請期內,居民可前往房屋局各辦事處、政府綜合服務大樓之房屋事務櫃檯、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民眾建澳聯盟、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及澳門明愛合共40多個地點索取申請表,亦可於房屋局網頁www.ihm.gov.mo下載,並可透過網上預約時間前往房屋局青洲辦事處遞交社會房屋申請表。
申請人或申請家團代表須年滿 18歲,持有澳門永久居民身份證,在澳居住滿 7年,以及符合收入上限和資產限制,以及需符合其他規定,包括申請家團任何成員及配偶在提交申請表期限結束日前 3年內,沒擁有私人物業等。房屋局表示,社屋申請並非先到先得,居民毋須急於索取及遞交表格。
不少居民到有關地點索取申請表。截至昨日上午10時半,房屋局青洲辦事處已派發1,400份申請表。
十年內建四至五萬公屋單位
房屋局昨表示,上一期即2013年房屋局收到6,100多宗申請,其中3,800宗申請符合資格,2,500多宗成功上樓。今次上樓時間須因應申請情況而定,過往經驗約須18個月審查。
局方補充,本澳現時有1,346個社屋單位,包括可使用、維修中及已退屋但未維修單位,另有1,278個在建社屋單位、約1,500個規劃中單位;加上每年循環退回單位約400多個,預料未來數年可提供約4,000個社屋單位。
山禮度表示,局方盡快興建包括社屋、經屋在內的公屋單位。他指出,上月公佈的《公共房屋需求研究最終報告》顯示社會對公屋需求很大,房屋局會以此為規劃公屋的目標,並分析該研究提出增加供應的建議,包括於10年內建4至5萬個公屋單位。
傳媒問及房屋局會否放寬申請門檻,協助“三無人士”上樓?他坦言,“永遠無可能滿足所有人,但會盡量研究調整申請公屋收入上限及資產限制,滿足社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