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國家器官分配系統 衛生局長稱有利澳患者

【本報訊】衛生局長李展潤昨日表示,器官移植配套法規已制定腦死亡的判定標準,衛生局已開展醫療機構移植資格的認證工作,目前正修定器官捐贈卡,以便盡快進行器官捐贈工作。衛生局已成立工作小組,將透過各種渠道宣傳,加深市民認識腦死亡和器官捐贈,逐步完善本澳器官捐贈制度。

李展潤指出,仁伯爵綜合醫院已開展移植能力認證,去年已進行1例活體器官移植手術,鏡湖醫院正申請腎移植資格,衛生局將根據已定的指引審批。

在培訓方面,經過去年的活體腎移植手術後,衛生局已派出數批移植醫療團隊(包括:醫生、護士、麻醉師等)到中山醫科大學接受培訓。截至今年10月,共有750名居民接受腎透析治療,根據調查,當中有意接受腎移植的病人約有300多人,目前有147人輪候仁伯爵綜合醫院進行手術,衛生局計劃把這些資料加入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輪候,登記配對,以增加器官供應,讓本澳患者獲得接受器官移植的機會。

李展潤強調,澳門加入國家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目的是增加本澳獲得更多器官供應,減少浪費,基於平等、互利的共享原則,本澳居民捐贈的器官亦與內地輪候人士配對,相信內地供應澳門更多器官,對澳門的患者更有利。澳門現時已具備移植器官的能力和條件,原計劃近期進行兩例親屬活體腎移植手術,但因供體本身有問題,暫時未能進行。衛生局正與內地溝通,籌備一例屍體器官移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