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1月10日電】沙特阿拉伯及科威特外交部9日分別發表聲明說,鑒於黎巴嫩目前局勢,要求在黎巴嫩境內的本國公民盡快離境,並呼籲其公民近期不要前往黎巴嫩。此前,另一海灣國家巴林5日已向其公民發出針對黎巴嫩局勢的旅遊警告。
就在劍拔弩張之際,法國總統馬克龍9日抵達沙特,與沙特王儲會面,討論地區形勢。當地媒體評論道,亂局中各種力量交織,戰爭陰霾籠罩中東。
黎巴嫩總理薩阿德•哈里里本月4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發表電視講話,突然宣佈辭去總理職務,指責伊朗通過其支持的真主黨干涉黎巴嫩事務,干涉阿拉伯國家內政。他還說,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沙特認為,真主黨勢力龐大,已經將其等同於黎巴嫩政府,並宣佈,「因為真主黨,我們會將黎巴嫩政府視為向沙特宣戰的政府。」
有分析稱,什葉派真主黨被視為伊朗在黎巴嫩延伸的臂膀,伊朗又是沙特在該地區最大的對手,因此,真主黨勢力壯大將觸及遜尼派沙特的根本地緣戰略利益。
據海外網報道,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則反駁稱,哈里里是受到沙特方面「脅迫」而辭職。伊朗總統魯哈尼8日也發表講話說,有關對伊朗的指責是「毫無根據的」。他還指認沙特「強迫」哈里里辭職,這是「史無前例」的行為。
黎巴嫩總理哈里里宣佈辭職之後便下落不明。半島電視台稱,有官員透露,他目前正被「軟禁」在利雅得,他的妻子和家人也成為了「人質」,雖然沙特方面否認了這個消息。
有分析人士認為,哈里里辭職背後有沙特和伊朗之間以及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博弈的因素,此舉可能會在黎國內引發新一輪政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