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力智庫促快修復關閘巴士總站

【本報訊】針對現時關閘巴士總站分流措施及其周邊設施所產生的問題,群力智庫中心質疑政府在市民適應了關閘巴士分流措施後,淡化事件不再優化,認為現時措施仍不理想,提出優化建議,希望政府在明年度施政中,加快修復關閘廣場地下巴士總站及完善周邊規劃。

群力智庫中心昨日公佈一份“優化關閘巴士分流站及周邊規劃研究報告”,群力智庫副理事長陳家良和臺山坊會理事長梁筠儀昨日在新聞會上介紹相關的關閘巴士分流措施及優化建議。為了改善及優化關閘分流站點及周邊規劃,群力智庫中心建議,當局應該對三間巴士公司的分流巴士線路資訊進行統整,綜合統一發佈,並細化路面指引,如在以顏色區分不同巴士路線的方向或區分開不同的巴士公司線路,並在相關資訊上加入少量巴士站點附近的建築物相片,以便導引乘客至正確的站點,減少誤導;同時,亦建議分叉口的地面上及候車區遮光篷尾部貼上反光標牌和路面方向指引,以增加指引資訊的“能見度”。

群力智庫中心建議,在地面添加黃線和標示候車區域的油漆標示,以便乘客在相應的候車區域按黃線排隊,亦可相應地增加候車區的遮陽篷或一些反向式的候車亭,以切合澳門狹窄的行人路的需要,同時優化候車環境和秩序。並建議使用關閘廣場西側的土地改建為臨時巴士總站,把較多乘客使用的路線設於該位置,而現時西側的發財巴則建議與東側的發財巴車站作合併使用,並把現時東側發財巴車站的泊車位置重新進行規劃,以減少不必要的車位浪費。

對於關閘廣場西側原有的車道設施及工程問題,群力智庫中心建議,在進行改建時,不需要對行人路的寛度進行擴建或改建,只需把現有的娛樂場宣傳物資遮陽傘移走,實際上現存的行人路寬度足以容納候車的「人龍」,而候車位置的欄杆設置和乘客排隊候車的路線,則需要配合有關當局經過規劃後的巴士上落客位方向;同時,改建時需要把出入口擴寛或改變為適合巴士出車的轉彎幅度,以保證巴士的出入不會導致工人球場一帶造成塞車情況。

群力智庫中心希望有關當局應重視該路線重整的重要性,建議增設一條MT4X的快線,把路線站點數控制有10個站(北區2個、南區3個、離島3-5個)的範圍內,提升班次的輪轉速度。並建議政府在重整路線時,把此條路線搬移至關閘廣場附近或發財巴西側,以減低對居民的影響。同時,也建議有關當局必須儘快明確立場,確定今後對關閘巴士總站後續修復或規劃的動作,並合理利用現有的研究報告,對公眾進行充分的意見諮詢,且因應今後澳門的發展和未來輕軌、青茂口岸等相關情況而調整規劃,早日落實相關規劃工程的執行,為居民建造更優質的生活環境。

對於社會關注的巴士加價的問題,群力智庫中心表示,對於巴士公司十年沒有加價表示理解,原則上是同意的,但是實施的時間應與時機相配合,並認為當局日前公佈的加價方式較為混亂,應適當微調加價,對於長者及學生的票價應加大照顧,仿效附近地區對長者實施全免費的措施。也認為三巴公司明年即將到期,建議當局重新規劃及完善各巴士路線,適當增加巴士快線,以方便市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