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長官崔世安在立法會發表2018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宣佈明年將延續現金分享,金額維持永久居民9,000元、非永久居民5,400元。明年實施經濟補貼和成果分享,公共庫房將支出約128.9億元。
成果分享支出近130億元
行政長官崔世安發表明年度施政報告,明年度各項經濟和成果分享,政府將支出 128.9億元。其中,澳門永久居民現金分享維持 9,000元,非永久居民 5,400元。敬老金增至 9,000元,社保養老金維持每月 3,450元,公積金個人帳戶額外注入 7,000元。醫療券維持 600元,使用期限延長。社保基金出生津貼增至 5,000元,父母雙方可同時申請。建議維持最低維生指數 1人家團為 4,050元,經濟援助金受益家庭明年繼續發放多1次全數援助金,三類弱勢家庭特別補助、短期食物補助計劃會繼續發放和實施,社屋租戶繼續豁免租金。政府計算,連同敬老金、社保養老金、現金分享、公積金個人帳戶注資,長者明年可合共獲取 69,850元,平均每月有5,820元。
財政儲備5,051億
崔世安表示,截至2017年9月底,特區財政儲備中的基本儲備為1,279.45億元,超額儲備為3,555.67億元。2016年財政年度的預算結餘為216.81億元,待完成有關結算程式後,超額儲備總額將達3,772.48億元,即財政儲備總額達5,051.93億元,外匯儲備則達1,579.30億元。政府堅持《澳門基本法》確定的量入為出原則,實施穩健的財政金融政策。
2017年是落實特區首個五年發展規劃的第二年,承接首年開局良好、完成率達八成的勢頭,預計今年的完成率仍可達到理想水準。
延續發放“書簿津貼”,幼兒教育學生每學年調升至2,200元,小學生每學年調升至2,800元,中學生每學年調升至3,300元。繼續向在廣東省就讀的澳門學生提供學費津貼,建議將津貼覆蓋至整個非高等教育階段,中學及小學學生每名最高金額6,000元,幼兒學生每名最高金額8,000元。未來惠及範圍將擴展至廣東省所有城市。繼續對就讀大專和研究生課程的本澳學生發放學習用品津貼3,000元。鼓勵終身學習,繼續第三階段“持續進修發展計劃”,為年滿15歲的本澳居民提供進修資助,每人6,000元,為期三年。
續發醫療券
繼續向每名澳門永久性居民派發600元的醫療券,延長使用期限,優化發放措施;繼續對每一居住單位給予每月200元的電費補貼;繼續實施自來水用戶水費補貼;繼續推行長者、學生、殘疾人士及全民車資優惠。落實優生多育政策,建議調升社會保障基金的出生津貼金額至5,000元,父母雙方可同時申請。
預計實施上述經濟補貼和成果分享,政府將支出約128.9億元。
稅務繼續減免
當局將繼續實施的稅費減免措施包括所得補充稅可課稅的年度收益豁免額維持為60萬元;免收所有營業稅、小販牌照費、街市攤檔租金、鮮活食品檢疫費、人壽及非人壽保險印花稅和銀行手續印花稅;各商戶免納廣告牌照費;各酒樓、餐廳免納旅遊稅;扣減澳門居民房屋稅首3,500元稅款;豁免表演、展覽娛樂項目入場券及觀眾票的印花稅;未擁有不動產的澳門永久性居民購買居住用途的不動產,可獲豁免首300萬元的不動產轉移印花稅。此外,明年將新增免收拍賣活動的印花稅。建議推出減免受風災浸毀車輛而另購新車的機動車輛稅,按有關措施的上限比例減免,預計減免稅款約2.27億元。支援中等收入階層,繼續減收居民職業稅的30%,免稅額為144,000元。繼續向繳納職業稅的澳門居民額外退還本年度已繳納稅額的60%,退稅上限調升至14,000元,有關稅款將於2019年退還。實施上述各項稅費減免和退還措施,政府將少收稅費約38.5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