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思想 新階段 ——十九大報告涉台論述的學習體會

舉世注目的中共十九大勝利閉幕,宣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裏,全國各族人民將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為決勝全面小康,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而努力奮鬥。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也必將邁進新階段。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入新階段

習近平在報告中總結了5年來的新成就。所取得的新成就前所未有,變化前所未有。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這些成就和變化,使我們中國、中華民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這是一個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新時代;這是一個科學社會主義煥發出強大活力的新時代;這是一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拓展,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新時代。

在這樣的新時代,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提出了偉大的夢想,開展了偉大的鬥爭,建設了偉大的工程,開創了偉大的事業。在深刻總結人類發展的規律、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規律、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規律的基礎上,誕生了一個新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新思想,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總進程、新矛盾、總佈局,提出了實踐這個新思想的十四個基本方略,為未來中國的發展方向、發展道路、發展方法,發展內容指明了道路,描繪出新的藍圖,展現了新前景,讓我們對中國的未來充滿著希望,讓我們對實現這些目標充滿著信心。習總書記的報告,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方位,指引我們踏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征程,也必將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展現新面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入新階段。

二、十九大報告體現了習近平對台工作新思想

十八大以來,面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階段,習近平就對台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論述,形成了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思想,並在十九大報告中進行了系統的表述。

一方面,習總書記的報告堅定不移地繼承了我黨歷來的對台大政方針,其中包括: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尊重臺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臺灣同胞生活方式;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與「九二共識」,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再次重申了完成祖國統一是我黨一定要完成的三大歷史任務。這些大政方針表明了我對台方針政策不因臺灣島內政治變化而改變,體現了我對台大政方針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對此,國台辦張志軍主任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並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要求我們努力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營造有利的台海環境。同時,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也是在為最終實現祖國統一創造和積累條件,扎實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同時,隨著兩岸關係出現新的形勢,習總書記根據形勢變化,在報告中提出了對台工作的新思想。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把祖國統一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要實現民族復興一定要首先實現國家統一;提出要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願意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這些都體現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理念;報告還明確表示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這是對我們對台工作提出更高層次的目標,更高層次的要求。

綜上所述,十九大報告涉台論述,構成了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思想的完整體系。既體現了我對台工作的一貫立場的堅定性和戰略定力,也體現了面對新形勢新現實的靈活性和實踐性,是新時代兩岸關係新階段對台工作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

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階段的主要特徵

2015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民革、臺盟、台聯聯席會時明確指出,「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隨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展開,必然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一是祖國大陸硬實力軟實力的上升成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階段的主要動力。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祖國大陸將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兩個一百年」的目標也就逐步實現,祖國大陸在世界上將展現出完全不同的景象。這將使得大陸在面對臺灣時,不僅是硬實力的差距在擴大,軟實力方面也在大幅度地上升。當今世界對中國的和平崛起日趨重視,臺灣同胞對大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解和肯定也在上升,中國道路對臺灣同胞的吸引力、感召力也在迅速加強。許曆農、鬱慕明前不久關於「不反共」的表態就說明了這一點。綜合實力的上升,使得大陸更有實力維護一個中國原則,遏制「台獨」分裂勢力。如果說,大陸硬實力的上升使「台獨」完全沒有了希望,成為不可能。那麼,大陸軟實力的上升,增強了兩岸統一的吸引力,使兩岸統一又向前邁進了一步。祖國大陸綜合實力的上升,成為兩岸關係進入新階段的最根本的實力基礎。

二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階段將以臺灣基層民眾為主要對象。

民進黨全面執政,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放棄「台獨」立場,使得兩岸的官方接觸完全中斷,也使得兩岸官方對立持續惡化,甚至形成惡性循環。隨著「‘台獨’政治工作者」賴清德的上臺,兩岸的統「獨」對立和鬥爭必然更加尖銳,兩岸能在共同的政治基礎上進行協商談判的希望也漸行漸遠。面向臺灣基層民眾,擴大深化兩岸民間交流合作,爭取臺灣民心,比任何時候都要重要。這是兩岸關係進入新階段的最重要的特點。

三是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階段的基本方式。

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是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就是要推動兩岸同胞的經濟社會的一體化,逐步走向共同發展的道路。當前則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為主要方式,吸引廣大青年臺胞前來祖國大陸就學、就業、創業、生活,安居樂業,分享祖國發展機會。通過深化兩岸同胞融合發展,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最終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四、以十九大精神作為指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階段的新指標

第一,新形勢下重申對台大政方針以穩民心樹信心。

民進黨上臺後,兩岸社會對「台獨」的再度執政產生了憂慮感、焦慮感和浮燥情緒,對和平發展的政策產生了懷疑、動搖,對兩岸關係和平穩定有所衝擊。十九大報告重申了對台既定大政方針,表明了大陸對台大政方針的延續性、穩定性,表明了大陸的自信和定力,無疑是給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一個定心丸,穩定了民心,增強了兩岸和平統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信心。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階段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第二,祖國完全統一是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總號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以祖國統一為必要前提。

習近平在報告中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如果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規定了祖國統一的進程,我們是否可以按照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來規劃祖國統一的進程。是否也可以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努力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逐步變成為兩岸同胞共同的夢。以共同的夢想建立共同的中國認同。

第三,我們要以「兩岸一家親」貫穿新時代做臺灣人民工作的全過程。

「兩岸一家親」理念是習總書記長期宣導的理念,對於我們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階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兩岸一家親」就是把兩岸同胞看作是一家人,以一家人的思維和情感來做臺灣人民的工作,才有可能實現我們的工作目標:真正深化兩岸的交流合作,達到心靈契合,實現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

第四,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階段的主要方式。雖然十九大沒有提到「融合發展」,但是整個政治報告中提到的唯一一個具體的對台工作——「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就是融合發展思想的一個具體內容。融合發展是個很複雜的過程,不是簡單的、強制性的一體化。因此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過交流合作與融合發展,逐步讓兩岸同胞能夠從瞭解、到理解,到支持,到接受,最後兩岸同胞能夠真正走到一起。這不是一個要去強迫的過程,而是一個通過需要有一個交流合作與融合發展的自然過程。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推動兩岸融合發展要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為根本指標,以「尊重臺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臺灣同胞生活方式」為前提,促進兩岸同胞相互理解尊重兩岸各自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當前我們要推動的是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將來再不斷地深入,最終目標是達成心靈契合,才有可能逐步實現從和平發展向和平統一邁進。

第五,心靈契合是做臺灣人民工作的最高境界。

2014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指出,「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我們願意用真誠、善意、親情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顯然,習近平提出的是一個高品質、高標準的統一目標:中國的統一,不僅僅是兩岸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統一,還要求達到同胞的心靈上的契合。心靈契合原本常用來描述兩個戀人之間所達到的狀態,兩岸同胞若是達到這樣的融合水準,那將是兩岸真正的統一。正如習近平曾引用古人說過的:「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要讓祖國統一成為牢固的現實,兩岸同胞必須以心相交,達成心靈契合,這才是真正的統一。

兩岸分隔多年,對立嚴重,要達到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確實困難重重,談何容易。但只要按照習總書記對台工作重要思想不斷地堅持、不懈地努力,總有鐵杵磨成針、滴水穿石的那一天。

五、結語

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面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階段,我們要用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思想來武裝頭腦,轉變觀念,創新性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輾轉型升級,以促進祖國統一早日實現。

(楊毅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