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港珠澳大橋將於二零一八年元旦舉行通車典禮。而在廣東省內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一帶,更是盛傳,習近平主席將親臨主持港珠澳大橋的通車典禮,並隨即在廣東視察,再次吹響全面深入改革開放新長征的進軍號,及具體宣布有關「粵港澳大灣區」的方略及政策措施。
為了配合港珠澳大橋能在元旦通車,目前大橋正在進行最後的收尾工程,處處都在趕工。而澳門口岸管理區則趕在回歸日前夕舉行亮燈儀式,標誌著澳門口岸工程正式進入收尾及口岸設備調試階段。澳門口岸管理區佔地七十一點六一公頃,建築面積超過六十萬平方米,由一幢六層高的旅檢大樓、兩座可提供超過六千八百個汽車及二千個電單車泊位的大型公共停車場、五十三座約四萬平方米的市政單體、約二十萬平方米的道路網、隧道、行車天橋、輕軌站平台以及市政基建設施等組成。澳門口岸管理區項目是三地建築面積最大的口岸,工程承攬總金額為一百億澳門元,工程量大、協調性高且工程建設要求時間短,目前已按計劃實現與港珠澳大橋同步通車啟用的建設目標。甚至中央電視台還表示,作為港珠澳大橋三地建築面積最大的通關口岸,並且動工最晚的澳門口岸,經過三百七十一天奮戰,如今都全部竣工亮相,率先具備通車條件。
僅僅是一年零六天,工程量如此巨大的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管理區,就能夠建成,而且還是率先具備通車條件,這是什麼速度?這是「港珠澳大橋速度」,這是在澳門地區大型建設史上,從來未有過的高速度。但在澳門特區政府與珠海市人民政府簽署澳門口岸管理區項目代建工作簽署備忘錄,同意珠海委托珠海格力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發展有限公司作為代建單位之時,就有反對派人士批評,沒有進行公開招標。直到澳門口岸建成舉行亮燈儀式,政治反對派旗下網媒仍在批評,澳門口岸管理區造價在今年十月底才正式公布,這筆沒有在《公報》出現和沒有公開招標的項目費用,竟高達一百億澳門元。在無任何透明的監督和審批之下,澳門政府就掏出如此一大筆公帑,名符其實的「大黑象」工程。
然而,這項工程具有極為特殊的背景。不但是工程量大,時間緊急,而且部分施工地點是在內地的海域管理區內,並實行封閉式施工,所有施工人員及工程物料,都是在珠海境內的臨時便橋出入,並實行邊防檢查管制,出入等要經過邊境檢查站查驗通行證。實際上,在澳門新填海A區尚未完成填海工程,更沒有完成與市區連接道工程之前,根本不具備工程人員及物料進出的條件,因而必須借用珠海口岸建設時使用的臨時便橋。在此情況下,邀請澳門建築商參與投標,就是一句廢話。何況,以澳門的輕軌及北安碼頭的建設速度,又怎能在一年時間內完成,趕及在二零一八年元旦通車?對特區政府進行監督是好事,但也要實事求是,要憑空想象。
港珠澳大橋是否如同網上傳說的那樣,在二零一八年元旦舉行通車典禮,尚未有確切消息。但習近平主席將會主持大橋通車典禮,及視察廣東並就深入改革開放,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表重要指示,卻據說是已經「實打實」。也許,為了與之配合,港珠澳大橋的通車典禮最遲也不會超過明年三月全國「兩會」,甚至會在農曆春節之前。這既是為了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也是為了紀念習仲勳提出建設經濟特區四十週年,還有鄧小平先後兩次「南巡」都是在農曆春節期間。
實際上,明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也是習仲勛擔任廣東省委領導人(先是省委第二書記,後升第一書記)之後,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向中央提出廣東•在改革開放中先行先試,建設經濟特區的紀念。不但是「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到輸出改革開放的觀念,包括「三來一補」,粵式酒店服務方式,都是從廣東出發,吃第一隻「螃蟹」。因此,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兩個一百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在廣東再出發,就是最佳的集結地點。
從中共「十八大」到「十九大」,政治上的「硬任務」較重較多,雖然也成立了全面深入改革領導小組並作出了不少政策,但真正的落實貫徹,還是從「十九大」到「二十大」,中間橫跨首個「一百年」,更是「十九大」報告提出十三個方略尤其是其中經濟建設方面的任務。只有進一步深入改革發展,發展好經濟,改善民生,擴大再生產才具有巨大動力。前幾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新華社公開報導了其中一些內容。相信某些「含金量」更高的內容,將會由習近平主席在視察廣東時宣布。
而基於「祖國好,港澳更好」的道理,這些利好措施,相信也將會直接間接地嘉惠於港澳。因此,澳門特區必須做好準備,承接中央的利好措施,並將之用好用活,在進一步充實「一國兩制」事業的同時,融入祖國的共同繁榮之中。
(發自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