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社團政治行為的評價及展望 葉春華

澳門政治生活中,社團肩負著重要的政治功能,回歸後,進入立法會的多數議員都以社團為依託。澳門社團政治功能較強或逐步增強可能與澳門社會的政治性團體較弱或政治性團體功能較弱有關。林偉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是基於民族國家建構危機理論中的滲透性危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借助社團發達的基層組織能力,既降低政府組織成本,又有效保持政治穩定。但社團政治能力增強會導致與基層聯繫疏遠,及社團「擬政黨化」運作的不規範不利於澳門政制的良性發展。無論對社團政治的判斷如何,都不可回避澳門社團是澳門政治生活中重要一員的現實,回歸以來圍繞經濟社會建設,澳門社團在參加立法會直接選舉中越來越注重經濟因素的影響。

一、澳門經濟發展影響社團政治行為

澳門回歸以來,以博彩業為主,經濟實現大發展,澳門特區政府利用雄厚財政力量全面建設民生,作為高福利的澳門社會也存在貧富分化的危機。經濟穩定帶來的政治冷淡,貧富分化帶來的生活焦慮,社團取向帶來的發展差異,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反應到澳門的政治生活之中。社團作為澳門政治生活的重要載體,其政治行為必然適應這些變化出現主動或被動的調整。

(一)民生仍是民眾的最基本關注所在

澳門歷屆選舉投票率處於較高水準,這固然與澳門民眾當家做主心態相關,也得益於相關社團的積極推動。2009年是回歸之後的第一個雙選舉年,澳門社會積極參與,錄得59.91%的高投票率,但2013年則明顯回落,只有55.02%。因此,澳門居民對於政治仍然傳承了華人社會的習慣,並不熱衷於政治生活,更關注於民生情況。這一點從第五屆參選組別的得票率可以佐證,各個參選組別的得票率與其第一參選人在上一個任期內的表現相關。澳門民聯協進會和澳粵同盟積極立足於民生,為民眾爭取權益,新希望立足於公務員體系爭取權益,群力促進會深人基層積極爭取權益,這些都使得他們的席位得以提升。相反,以激進為手段,拋棄民生,謀求純粹民主的新澳門學社的第三參選組最終出局。反映了「得民生者得選票」的規律。此外,從空白票的情況看,2001年為550張,2005年為660張,2009年為711張,2013年為1083張,這從側面上反映了澳門民眾對於選舉的抗拒,其中原因是澳門回歸之後,經濟持續向好,民眾關注生活多幹政治。

近年澳門民眾最為關注的是居屋問題,澳門大學博彩研究所撰寫的《澳門幸運博彩經營權開放中期檢討:經濟、社會、民生影響及承批公司勞動狀況》指出,樓價高企為未轉業的本澳居民帶來隱憂。根據資料顯示,過去12年,住宅樓宇的每平方米成交價(2002年6,261澳門元;2014年99,795澳門元)的複合增長率達26.0%,而期間總體勞動力收人中位數的複合年增長率則只有9.1%(2002年4,672澳門元;2014年13,300澳門元),……由於房價脫離居民的購買水準,社會對政府的怨氣日增,這是造成社會矛盾及不穩的重要誘因。即使透過澳門基金會,特區政府向民眾提供了覆蓋面廣且優厚的福利,但是由於房價飛漲,住房這一最基本的民生問題仍然牽動了澳門人的最敏感的神經。自2011年施政報告提出「居有其所、安居樂業」的目標,這幾年也在公屋建設上持續推進,並不斷完善相關制度措施。但是最為核心的問題是,澳門土地稀缺,長期以來累積的土地管理問題嚴重,從最後《土地法》實施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看,能否有效解決土地稀缺私有與現實公屋需求間的矛盾,將是對特區政府施政能力的考驗,也將是持續貫穿澳門政治生活的一條主線。街總針對青年人對2016年施政報告滿意程度調查顯示,受訪青年最不滿意的事項中,「房屋」以62%的比例高居榜首。民生建設將是澳門民眾對參政議政者的最直觀判斷,無論澳門經濟如何變化,能夠在民生領域為民眾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的社團將凝聚更多的選票。

(二)政經一體促使商界積極參政議政新興社團,特別是依託商界的新興社團的迅速壯大,可以看到商界對於參政議政的熱衷程度最高。相對於傳統社團,商界更清楚政策設置與實施直接關係到營商環境條件,因此,積極爭取進人政治圈成為必然選擇。

與香港不同,澳門博彩業獨大,更受各地政策限制,博彩業基本上局限於澳門發展,因此,爭取對澳門政策的影響成為其必然選擇。香港產業更多元化,且工商業與內地聯繫密切並大量進人內地,香港商界所要面對的環境更加開放,因此爭取立法會議席的迫切性並不如澳門商界這般迫切。從社團結構上看,香港的民建聯與工聯社團成員職業成分相對清晰,社團利益訴求相對集中,在爭取民眾和社團成員權益方面能夠較好達成共識,其他社團與之重疊範圍有限,社團成員流失壓力不大。

澳門傳統社團的街總和工聯的社團成員與其他社團重疊交叉情況較為突出。無論是澳門民聯協進會、澳粵同盟,還是澳門發展新聯盟,不是在鄉籍,就是在職業上與之存在社團成員來源重疊的情況。新興社團的興起是以傳統社團的相對衰落為代價的。

出於參政議政的強烈願望,商界將會更為積極進取。可以預見,相對封閉的產業特徵將會使得競爭逐步加劇,特別是博彩承批及轉批給合同在2020年至2022年陸續到期,為爭取話語權,商界必然在即將到來的2017年立法會選舉中投人更多的資源,希望在未來的博彩業發展設計中獲得更多的份額。

(三)產業多元化進展緩慢不利於澳門政治經濟發展

澳門形成以博彩業為龍頭,以及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模式,從經濟總量上確實獲得飛速發展,但博彩業的孤軍發展,也使得澳門無論是在抗外部風險或是內部產業結構優化上都顯得脆弱。141按季度計算,澳門博彩業自2014年第二季開始,出現長時間的萎縮。至2016年第二季,僅在2015上的第四季和2016年的第一季呈現輕微的正增長,其餘季度都是大幅度的萎縮。(見表1)如果按月度計算,則從2014年的6月開始到2016年6月間持續負增長。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15年經營博彩活動的企業總收益為2,332.3億澳門元,較2014年下跌34.1%。其中博彩收益為2,315.8億澳門元,按年下跌34.3%,餐飲(5.5億澳門元)及外幣兌換(7,600萬澳門元)則分別減少10.6%及24.6%;來自利息的收益亦按年減少32.5%至2.8億澳門元。期間,有勞動的幸運博彩娛樂場數量不變,賭枱數目則增加了4.3%,角子機數目更是增加了12.0%。151可見,博彩業在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很容易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即使增加了賭枱等,仍無法挽救博彩業的萎縮。

可以說,澳門經濟過度依賴博彩業,使得經濟整體抗外部風險的能力弱。結合商界在立法會議席上的增長,使得澳門經濟有可能形成被博彩業綁架的結局。過度沉迷於博彩業的發展使得政治活動中的博彩業因素不斷地被持續放大,如澳門民聯協進會在第五屆選舉時明確提出「建立全民博彩公司,人人做老闆,年年有錢派」的競選政綱。民眾被博彩業吸引選票,客觀上導致社團更加注重投人資源開拓博彩業相關的票源。

特區政府也明確到經濟多元化的緊迫性。《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立足於「一個中心」和「一個平臺」,到2020年實現經濟多元化目標,博彩業堅持「適度規模,規範管理,持續發展」的政策,堅持自2013年起的十年內,娛樂場賭枱數目控制在年平均增長不超過3%。致力推動旅遊休閒業、新興產業、中小企業等的發展。只有經濟多元化能夠有實質性的實現,才可能相對削弱博彩業對社團政治行為的影響,從而能夠促進立法會議員結構更好代表澳門各界聲音。

(四)社團轉型加速

由於博彩業的迅速發展,以及新移民的增加,使得社團在吸引會員方面進行了相應的調整。結果顯示,調整到位的社團獲得更多成員的加人,也提高了澳門民眾對其的支持度。傳統社團方面開始注重對內部組合的調整,立足於街總、工聯、婦聯等社團,積極向外拓展,提高對成員的吸引力。特別是加快內部改革方而,給予年青一代更多的一線機會,或許作為傳統社團,歷史沉澱的因素較多,但確實通過改革使得年青的成員有了比以前更多的發展機會。

相對而言,新興社團更為積極吸引社會民眾的加人。無論是以專業人士和中產階層為主的「公民監察」或「公民權益促進會」,還是依託博彩業為主的澳門民聯協進會和澳門發展新聯盟,以及商界背景濃厚的澳粵同盟,從他們選舉成績可以看到,專業人士和中產階層為主的參選級別,由於所能面對的社會民眾受限,所以在投票過程中所能動員及獲得的票源也相對有限。相反,博彩業及商界背景濃厚的參選級別則能發揮特定行業的優勢,加強對所在行業從業人員的吸引,形成堅實的票源基礎。新興社團相對歷史因素較少,從而對於年青一代的發展能夠提供更多的機會,這也是新興社團能夠吸引較多民眾加人的因素。泛民主的社團也在積極轉型。新希望極力打造作為公務員權利代言的形象,也積極為公務員隊伍發聲,從而緊緊掌握公務員隊伍的大多數票源。新澳門學社內部開始出現分化,除了傳統的為民發聲獲得普遍認可外,部分激進型力最也在形成。總體上,澳門社團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特別針對社會生態出現的新變化,各個社團都在積極調整自身的政治行為。

二、社團政治行為分化:應對與應戰

澳門經濟發展對澳門民主政治發展有著深刻影響,受金融危機影響及澳門博彩業一枝獨秀發展,作為澳門政治活動主要參與者的澳門社團也不斷調整其政治行為。不同的社團,出於對澳門社會生態的判斷及適應性的不同,其影響也直接展現在立法會直接選舉這一最為主要平臺上,本文主要依託第五屆立法會直接選舉情況,對相關社團政治行為進行評價。

(一)社團政治行為調整

作為澳門政治生活的主要參與者之一,雖然澳門政治體系中仍不允許政黨的存在,但是從最近兩次立法會直接選舉的情況看,部分澳門社團政治性選擇更為堅定,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澳門社會生態出現較為激烈變化情況下,社團的政治選擇取向有加速現象。

1.參選社團更加積極投入選舉。從參與選舉的社團情況看,從第三屆到第五屆的立法會直接選舉,參選社團相對保持穩定。第五屆立法會直接選舉增加兩個議席,客觀上刺激了社團的參選熱情,在參與選舉社團數量變化不大的同時,參選社團更加積極投人選舉之中。

從相關學者對第五屆立法會選舉結果評價看,參選社團在選舉準備、選舉策略、選舉行動上都體現出比以往更高的熱情。選舉準備上,能夠獲得應有議席的社團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注重平時的深耕細作。「澳門民聯協進會會」是第五屆立法會選舉的大贏家,「陳明金表示,上屆選舉出動6架宣傳車,今屆減至3架,造勢晚會由上屆6、7場減至1場,他認為獲得支持是因團隊在宣傳期走訪澳門大街小巷,真正與各區居民互動,實實在在做事才獲得選民支持。」「新希望」的高天賜在立法會2009至2012年會期出席率居直選議員倒數第三,但任內為爭取公務人員福利的表現最為突出,澳門公務人員團體超過25個,大部分長期無法培養出「政治人才」,使得高天賜所在的「澳門公職人員協會」獨大至幾乎獨取「公務員票」。「群力促進會」接受上屆失敗的教訓,四年來深入基層,為民解困及關注民生等問題,為基層居民做了不少實事,加上何潤生在四年的立法會議員工作中的表現受到街坊認同,這屆贏回2席。選舉策略上,參選社團根據議席的變化進行調整,如「新澳門學社」分成3組參選,「群力促進會」由現任立法議員何潤生、婦女聯合總會副理事長的黃潔貞「以老帶新」方式作為第一、二候選人參選。這些策略雖有成敗,但體現了參選社團更加積極主動進行策略設置。選舉行動上最大的特點是第五屆立法選舉中網路工具的廣泛應用,其次是抹黑氾濫,一改以往只抹黑一兩組的情況,第五屆立法會選舉差不多每個參選組都被抹黑,其中更有惡意攻擊等行為發生。激進民主派對傳統社團的攻擊尤其嚴重,據《澳門日報》報導,直選第十四組「群力促進會」遭受連番圍攻謾駡,第二候選人更受到威脅抹黑人身攻擊。同為傳統社團的「同心協進會」同樣遭到前所未有的惡意攻擊。

社團積極投人的同時,選民並沒有顯示出相應熱情。第五屆立法會選舉投票率為55.02%,比過往兩屆低。特別是空白票達到1083張,占總票數的0.71%,扭轉了過往三屆逐步下降趨勢。對空白廢票增多的原因分析中,莊真真認為,一方面,可能是由於選民對候選組別名單的認受度低,認為沒有一個組別可以代表他們的利益、他們的聲音,但又需要盡公民責任,因此就選擇投空白票以示抗議;另一方面,則可能與選民「被動」參與投票有關。部分競選團體出動專車接送選民到投票站投票,部分選民礙於面子或外在壓力,在這種被動參與下,選民便可能做出投空白票的消極應對行為。這種情況說明參選社團為爭取議席,更加積極投人,但選民的選擇更立足於平時的民生工作,經濟分化背景下這一行為更為明顯。

2.更注重青年政治人才培育。政治人才培養需要特定的平台,由於澳門以社團為作政治活動的主要載體,因此培育政治人才的責任自然而然落在社團身上。自回歸以來,澳門就開始注重對政治人才的培養,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老交替的自然規律下,使得青年人才培養更為迫切。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