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配合國家扶貧攻堅的工作,行政長官崔世安與中聯辦主任鄭曉松率團於本月廿二日至廿四日赴貴州並攜手共同啟動扶貧工作。這是鄭曉松主任來澳上任以來開創多個「第一次」,在前不久的「五四」青年節當日就已是回歸以來有澳門中聯辦一號領導的「第一次」與廣大澳門青年學生一道升國旗儀式。而今次參與國家的扶貧工作,更是具有歷史性的意義,這也是澳門回歸十九年以來,第一次以澳門特首與澳門中聯辦主任親自共同攜手率領團隊到內地展開扶貧工作,尤其是前往貴州地區扶貧,更能體現飲水思源的澳門精神,也反映了以特區政府為首的澳門同胞積極發揮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義不容辭、竭誠盡責,投入國家的扶貧工程,充分發揮愛國愛澳、樂善好施、守望相助的優良傳統美德,有效地配合國家提高扶貧針對性和精准度,有利號召全民共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來貢獻力量,熱心參與內地扶貧的精神。
據政府發言人辦公室訊指:獲得中央政府批准,澳門特別行政區將投入國家的扶貧工程,並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調研和指導,建議安排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作為澳門特區的扶貧對象。為此,特區政府與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區聯絡辦公室共同研究後,行政長官崔世安與中聯辦主任鄭曉松將分別率團於本月廿二日至廿四日訪問貴州,實地考察當地扶貧情況,共同啟動扶持從江縣工作。這次特區政府、中聯辦和相關單位將與當地簽署多份扶貧和合作協議,範疇涵蓋脫貧、教育、醫療、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等。長遠目標是幫助從江縣逐步脫貧,還支持該縣建設自我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當局將積極鼓勵和帶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弘揚澳門社會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其實,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在中央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兄弟省區的互相合作下,經濟長足發展,民生有序改善,整體社會和諧穩定。澳門作為我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積極融入國家的發展機遇,發揮所長,服務國家所需。同樣地,也應義不容辭、竭誠盡責,投入國家的扶貧工程,扶持有需要的同胞和地區,為國家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努力和貢獻。澳門社會素有愛國愛澳、守望相助的優良傳統,廣大居民和社會各界一直以來與祖國同胞血脈相連、血濃於水,過去已積極參與內地扶貧開發、捐資助學、災後重建等公益事業,尤其十年前四川汶川大地震後,澳門特區參與救災及援建,吸收了相關經驗,並與四川省建立了深厚的情誼。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柯嵐日前也表示,打好脫貧攻堅戰是中國共產黨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並承諾到二○二○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當前,舉國上下正在齊心協力全面打好脫貧攻堅戰,澳門作為國家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始終積極與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
是次澳門特區投入國家的扶貧工程及主要是啟動對貴州省從江縣的扶持工作,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日前稱,介紹國家開展扶貧工程的歷程、發展和取得的成績,並指出隨著國家扶貧工作進入新階段,概念有所轉變。他表示,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重視和領導下,脫貧攻堅行動步入新階段,並取得一定成績,近五年累計減貧人口達六千八百多萬,即使如此,扶貧攻堅工作並沒有因此停下來,扶貧任務並不簡單,整個社會都要抓緊工作。他表示,參與這項扶貧工作對澳門本身也極具意義。脫貧是聯動過程,國家在脫貧攻堅戰中,總體上不缺財政資源,現在主要是做好精準扶貧;精準扶貧包含多方面,包括幫助貧困地區做產業發展和轉型,社會和企業亦要作出相應的聯動和配合。行政長官崔世安回顧過去參加「希望工程」的經驗指,隨著社會發展,扶貧概念也相應轉變,以往較關注溫飽,著重人民的居住、學校教育及醫療需求。從中學習到國家扶貧方面的新工作和新理念,除了要幫助脫貧,還要使之得到發展。這次透過參與和支持貴州從江縣的扶貧工作,特區政府要學習和實踐國家就扶貧工程的新要求和新理念。澳門與貴州是泛珠兄弟省區,特區政府定必發揮力量支持兄弟省區,通過這次扶貧工作,相信澳門與貴州兩地在未來會有更好合作。澳門特區除了投入國家的扶貧工程外,亦積極融入國家重大政策和建設中,例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特區政府將積極參與,讓澳門年輕人有更多發揮的機會,同時,澳門也要融入灣區的經濟發展中。
俗話有講飲水要思源。我們澳門的飲用水水源在貴州,並流經廣西等地。每當澳門遇到鹹潮,貴州等地水庫都開閘放水、補充河道水量,讓澳門人喝上飲用水。貴州生態資源環境優良,是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為澳門飲水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後發優勢明顯,澳門要飲水思源,助推貴州加快發展。這次參與貴州省的扶貧工作,相信也有助澳黔兩地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兄弟省區的友誼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更緊密的合作關係。貴州省是我國多民族交匯融合的內陸山區省份,是全國扶貧工程的主要目標之一。從江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屬貴州省十四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截至二○一七年底,全縣尚有貧困人口七萬二千三百二十二人,貧困發生率百分之二十一點九二,為全省最高,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當局根據初步計畫,對從江縣的扶持工作,將從政府層面和社會層面兩方面推進,將積極鼓勵和帶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弘揚澳門社會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在扶貧過程中,必定謹慎運用公共資源,並作出妥善監督。澳門社會素有愛國愛澳、守望相助的優良傳統,廣大居民和社會各界一直以來與祖國同胞血脈相連、血濃於水。這次參與貴州省的扶貧工作,相信也有助澳黔兩地進一步深化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另一方面,值得一提就是,在澳門回歸後,特別是在十八大以來,中央始終全方位關心和支援澳門特區,成立「支援澳門經濟發展專責小組」,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幫助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澳門經濟向適度多元方向發展。例如,國家「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綱要均提出,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一個中心」和「一個平臺」),明確了澳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定位和功能。「十三五」規劃綱要根據澳門的發展需要,還提出支援澳門發展會展商貿等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支援港澳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跨省區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在民生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和關心內地對港澳民生產品供應,要求按照「優質、適量、均衡、應時」的原則,克服一切困難,保障澳門市場的穩定供應。鮮活產品供應方面,內地有關部門和企業狠抓供澳鮮活商品品質安全,僅二○一七年全年就供澳活豬十點九二萬頭、活牛一千八百五十四頭、活雞廿三點四萬隻,還有蔬菜、塘魚及水果等,除部分從國外進口外基本由內地生產供應。在對澳供水方面,面對一年一度的鹹潮期,在中央支持下,成功實施珠江枯季水量調度,實現了冬春季澳門優質供水的目標。「十二五」期間開工建設水庫總庫容廿八點八億立方米的西江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從根本上解決西江流域下游供水安全。對澳供電方面,二○一七年澳門用電量穩步增加,全年總用電量為五十三點八億度,其中三十九點五億度由廣東輸送。對澳供油方面,二○一七年澳門石油產品消耗量約六十一點七二萬噸,其中來自內地石油化工企業供給的油品約三十七點二七萬噸,佔澳門油品總量的百分之六十點四,油品質量全部符合最新的澳門地區或國際行業標準。總體而言,中央支持政策拓展了澳門經濟發展的空間,提升了澳門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改善了澳門居民生活品質,推動了澳門在國家發展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可以講,澳門回歸以來所取得的成績者是來源於中央的支持,來源於各個兄弟省份或地區的支持,飲水要思源,本澳動用適當的公帑資源致力為有需要的地區扶貧,相信這也是人之常情,也是功德無量的福氣。
其實,澳門同胞素有愛國愛澳、樂善好施、守望相助的優良傳統美德,熱心參與內地扶貧開發和社會公益活動。有報導稱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澳門基金會、澳門紅十字會、澳門霍英東基金會、澳區政協委員、有關愛國愛澳社團及其領袖骨幹、宗教界社團以及駐澳中資企業、中職協會等70餘家機構或個人,共向內地捐資人民幣2.86億元,參與的扶貧活動涉及範圍廣、資助領域寬、投入金額大,為內地貧困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在產業扶貧方面,澳門社會各界主要通過投資開工廠、發展特色產業、推進旅遊開發、開展就業培訓、建設安居房、支持新農村建設等多種方式,對貧困地區進行幫扶。比如,澳區全國政協委員許健康共捐贈5463萬元人民幣,支持內地用於扶貧開發事業;澳門紅十字會捐贈693萬元,支持雲南省魯甸縣建設博愛新村,惠及351戶1404人等。在教育扶貧方面,澳門社會各界主要是投入資金,支持貧困地區配置教學設施,改善辦學條件,提高基礎教育能力,並資助家庭困難的學生,幫助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比如,澳門紅十字會捐款659萬元,支持貴州鎮遠縣、雲南魯甸縣、廣西欽南區的4所小學改善校舍環境,解決適齡兒童就學問題,惠及6700餘人;澳門工街婦等傳統社團分別在福建、貴州、雲南等7省(區)12個縣(市)開展扶貧助學,投入金額184萬元;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陳明金捐款788萬元,支持內地扶貧教育專案;全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張宗真支持「金秋助學」等專案913萬元,參與扶貧助學等活動。在健康扶貧方面,澳門社會各界支持貧困地區改善醫療衛生條件,並為特困群體或患有特殊疾病的群體提供醫療救助。比如,澳門基金會共向西藏、甘肅、青海、重慶、陝西、廣西、陝西等地的貧困地區捐款2238萬元,支援當地建設婦幼保健院、購置救護車和醫療設備、建設「健康快車」白內障治療中心等;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馬有禮共向內地捐贈500萬元,部分用於資助吉林省70例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手術、100例心臟病手術。在就業扶貧方面,在澳門中聯辦和內地有關部門支持下,中資(澳門)職業介紹所協會積極實施勞務合作精准扶貧專項工作。2013年至2017年10月底,國家級貧困縣來澳勞務人員共1.24萬人次,人均在澳工作約2年,總收入超50億元。2017年以來,還開展了湘澳勞務合作精准扶貧對接工作,推動湖南10個貧困縣與10家職介所簽署了對口合作協議。通過勞務合作進行精准扶貧,有助於「輸澳打工一人、助力脫貧一戶」,受到貧困群眾歡迎。此外,澳門社會各界對內地抗災救災、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公益事業也給予大力資助。比如,澳門基金會支持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494萬元開展內地與澳門文化藝術專案,支持全國港澳研究會494萬元開展港澳研究合作;澳門霍英東基金會支持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2560萬元用於器官移植研究與救助、資助中山大學846萬元建設圖書館、資助暨南大學846萬元建設體育館等。這些善舉都有力支援了內地建設發展,取得了較好社會效果。
国家主席習近平曾指出,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佈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佈局,是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必須認清形勢、聚焦精准、深化幫扶、確保實效,切實提高工作水準,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而中聯辦主任鄭曉松日前也指出過,實現全體中國人民擺脫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為民情懷和執政信念。改革開放以來,經過38年的持續努力,中國已經使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擺脫了貧困。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在扶貧工作難度加大的情況下,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又有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每年減少貧困人口1,000多萬,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這個成就足以載入人類社會發展的史冊,也足以向世界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對於這次澳門特區政府扶貧對象為貴州省從江縣,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日前指出,黨十八大開創了我國脫貧攻堅的新階段,當中提出到二○二○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提前十年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對於澳門獲中央批准投入貴州從江縣的扶貧工作。澳門與從江縣要商量如何開展工作,亦應有政策支持政府提高扶貧工作效率。扶貧應當「扶志」及「扶智」,如善用澳門的教育、旅遊培訓優勢教導當地人,亦可在從江縣設蔬菜基地,種植綠色食品供澳,並協助將當地產品銷往東南亞。青年團體的扶貧目標不要定得太大,應該挑選具體的事情去做,如當地需要教育志願者,使當地兒童在上小學前學懂普通話,「不輸在起跑線」,可舉行短期義教活動,亦可考慮醫生、旅遊志願者方面。其實,本澳不少團體過往已持續為內地脫貧工作獻力,提供改善生活環境、扶持生計、建造學校等援助。澳門紅十字會主席黃如楷日前稱,貴州地處偏遠,人均收入較低,紅十字會回歸後針對貴州做了大量工作,涉及風災、雪災、水災援助。至今針對貴州援助了一千二百多萬,包括建博愛新村、健康新村、四所學校、約十家衛生院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澳門紅十字會於二○○八年設健康新村項目,投入五百多萬,幫助當地居民改善煮食方式及通風,免他們的食材被燒煤產生的有毒物質污染。當時共援建了十四個健康新村,涉六千八百六十五戶,各村規模不一,超過兩萬五千人受惠。貴州省從江縣獲安排為澳門特區的扶貧對象,澳門紅十字會已派員到當地調研,瞭解他們面對哪些難題。當中,歸僑總會援助了二百萬元人民幣,亦有本澳集團捐助一個衛生站。未來數年暫時計劃了五百多萬的項目,援助數字或會增多,取決於是否有本澳團體或個人願意通過紅十字會的援建項目幫助從江縣。澳門工聯副理事長李從正指出,現時是國家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特首及中聯辦到貴州從江縣瞭解情況後,相信需要進一步發動民間力量,共同參與脫貧項目。
因此,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配合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政策,澳門作為國家的一分子,理應一如既往支持國家的脫貧工作。筆者也相信,在澳門特區政府和特首崔世安的領導下,以及在澳門中聯辦的攜手共同合作之下,幫助貴州從江縣的脫貧工作一定能取得好成績,會成為內地脫貧攻堅的新亮點。通過今次特區政府與中聯辦為牽頭,將會讓更多年輕人有扶貧精神中從而牢牢感受到把握澳門同祖國緊密相連的命運前程,加深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愛澳情懷,增強投身「一國兩制」事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時代的召喚、是民族的使命。」,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回歸十五年周所言的,「澳門同胞對國家的認同感和向心力不斷加強,血濃於水的民族感情不斷昇華,愛國愛澳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