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香港未來發展的「土地大辯論」

為了緩解香港土地短缺、民眾居住困難的狀況,港府不久前開始布關上地供應的政策大辯論能否在這場「土地大辯論」中凝聚共識,社會各階層能否透過辯論達成妥協和諒解,將直接關乎香港未來的土地房屋政策及社會長遠的發展與穩定。

安居難 官方為覓地匯民意

買不起房、又無法負擔龐大租房開支的香港市民,如今面臨的居住困境越來越嚴重。據香港政府在2018年5月公佈的最新統計顯示,基層市民獲得審批入住公屋(香港政府公營房屋,類似廉租房)的中請及輪候時間長達5年。另一方而,居高不下的房價、狹小的居住空間和環境也讓包括年輕人在內的不少香港市民對生活充滿了悲觀、失望和憤懣的情緒。根據香港相關地產機構在本年5月公佈的統計,二手房在香港的價格指數在連續5個星期之內升高3.28%,創下新高。各種對香港樓市趨向淡靜和下跌的預期似乎全部失準。

香港政府對此種嚴峻形勢心知肚明。香港民眾居住問題難以解決的核心在於土地供應不足。目前,香港整體的土地使用率不足25%;而用於居住的土地比例更是只有7%左右。因此,解決民眾的居住困難,首先是開拓土地資源興建房屋。早在去年年底,港府就成立了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負責向民間搜集土地供應與開發的建議及提出土地使用政策。整個專責小組的成員來自政界、學界等不同領域。

2018年4月26日,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召開記者會,宣佈展開長達五個月的有關土地供應的公眾咨詢。由於民間、不同階層對香港土地供應的政策取向分歧極大,港府便以「土地大辯論」形容此次諮詢。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直言,香港的土地短缺問題已迫在眉睫、水深火熱,而且沒有單一方案可以解決,任何選擇都需要用勇氣去決定。而專責小組在咨詢文件中更是指出,香港目前短缺1200公頃土地,其中815公頃土地的短缺情況將會在未來8年出現。因此,港府希望社會從短中期、中長期、概念性這三個方而去提出土地供應的見解。

膠著點:郊野公園與原居民土地

土地辯論展開以來,各種觀點的文章及討論會為香港未來的土地供應提出了諸多建議。整體而言,這些討論聚焦在了郊野公園和原居民土地這兩個方向上。

在香港,一直有一種聲音認為:為瞭解決市民居住的問題,應當開發郊野公園土地,以建造更多的政府公屋、居屋(經濟適用房)和私人地產項目。但這種看法在香港社會遭遇到非常強烈的反對盧浪。是否開發郊野公園土地成為了土地辯論總的一個重要話題。

香港的郊野公園類似於內地的森林公園,總面積在44312公頃左右,每年造訪郊野公園的數量大約在13000萬人次。資料顯示,本港最早的郊野公園乃是位於新界的城門一帶,劃定時間是1977年。到目前為止,香港總共劃定了24個郊野公園(不含規劃中的鈽分)這些郊野公園不僅風景優美,且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也讓香港成為了一個自然環境極佳的城市。而在社會功能層面上,郊野公園是整日在緊張節奏中為也活奔波的香港人可以放鬆心情、接觸大自然、與家人朋友互動的一個重要場域,有效緩解了香港人在狹小生活空間中形成的精神壓力。

正因為如此,不少民間組織特別是環保組織、市民團體對於開發郊野公園的建議一直持強烈保留甚至反對的立場。因為在他們看來,一旦郊野公園土地被開發,香港的生態與自然環境將會遭到重大破壞,這對香港長遠發展而言並不是好事,也有違當今世界重視環保、節能減碳的潮流。就更加深層次的角度看,郊野公園不僅是娛樂和旅行區域,它更是屬於全體香港市民的公共活動空間和平臺。

以當下的香港社會思潮而論,任何存在已久、已被市民大眾有效利用的公共空間都不應當被破壞或是改變。這幾乎成為了那些一生都無錢買房的香港人尤其足年輕人的信條。即便主張開發郊野公園的人士表示「開發這些土地是為了讓大家有房住」,也難以獲得認同。因為目前的香港彌漫反商情緒,土地開發被視為地產商牟利的手段。部分民眾認為,郊野公園一旦成為住宅用地,必然導致商業公司的參與及出現大量地產項目,普通市民未必會從中得益。因此,是否開發郊野公園土地所引起的「居住VS環保」論戰,在不少人看來其實適為地產開發鋪路的偽命題。

如若不開發郊野公園土地,又該如何開拓香港的土地供應?部分學者、智庫和市民團體提出應加大對新界土地特別是質居民土地的開發和回收。與香港島、九龍的城市化社區模式不同,新界存在著大量的農村區域。世世代代居住在新界的民眾被稱為「新界原居民」。基於歷史上世代在此耕作的傳統,原居民擁有可以耕作的農地,也擁有可以居住和興建房屋的住地。而根據香港法律,原居民的成年男性後代還可以獲得一片大約70多平方米的土地用來違造不超過三層的居住房屋,即「丁權」。目前,香港大約有55萬左右的原居民。

原居民的特殊權益是在歷史和農業生產的背景下形成的。至於丁權,則更是當年港英當局為了收回新界土地進行市鎮開發而推行的權宜之計。值得關注的是,今天的新界,真正從事農業生產的土地已經少之又少。不少新界原居民將土地租給他人建造工廠或是倉庫,將土地進行了商業化應用。

農地、從事工業活動的「棕地」以及基於原居民身份形成的「丁權之地」(丁地),全部都涉及到了新界原居民。因此,在香港社會語境中,「鄉紳」與原居民幾乎成為了同義語。在此種背景下,包括港府部分人士在內,香港社會一直都在討論是否由政府收回新界的土地以迚造更多房屋滿足市民居住的需要。

反對開發郊野公園的人士就認為,港府不該打郊野公園的主意,而應著眼在新界原居民土地上。現任特首林鄭月娥過往更是表示過,應當適當的為「丁權」的年限劃線,讓其最終走入歷史,以緩解香港土地供應的緊張。

然而,在原居民符來,任何觸動原居民既有土地利益的公共政策都不可接受。原居民中有聲音認為,他們的土地權益乃是歷史和傳統所賦予,不應該被剝奪;從法律層面看,香港保護私有財產權,所以保護原居民的土地利益於法有據;從現實層而看,原居民已經為香港發展特別是增加土地供應做出了貢獻,包括不少新界新市鎮的開發、水庫的興建等。如若港府要從原居民若手來開發土地,勢必引起原居民的反彈。

開發郊野公園抑或原居民土地,反映的是香港長期存在的「城鄉矛盾」,恐怕也非一次土地辯論就可以解決。

土地供應當以民為本

土地政策乃是一個地方公共政策的基本內容之一,其決策程式的正當性、決策內容的合法性與合理性,決策實施的可行性都將關乎到這一區域民眾生活的根本利益。房屋問題已經成為了香港社會發展前進中的巨大瓶頸。受限於居住問題帶來的限制,香港人特別是部分年輕族群對未來沒有信心、希望和夢想。這種現狀的出現,並非以「個人努力不夠」可以概括,而是香港現行的土地政策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刻。

以民為本,讓香港的土地得到合理利用以造福於民,是土地政策的根本要求。今次的香港土地大辯論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它讓更多市民能夠有時間、有機會來思考香港目前的土地規劃與使用是僑合理、未來的土地房屋政策應該怎樣制定。畢竟,這關乎香港社會能否保持長期繁榮與穩定,也關乎香港下一代人的前途和福祉。

在土,地辯論中,可能涉及到自身利益的階層用各種論述強調自身權益的合法性與合理性本無可厚非,但任何論述都應該建立在香港整體發展的大局以及全民利益的基礎上。

例如,今次土地大辯論引出了一個頗具爭議性的話題。在新界粉嶺地區,一些高爾夫球場佔用了大量土地,但能夠享受它的只有少數人。難以想像,在土地短缺的背景下,若日後被收回的土地是屬於全民的郊野公園而非高爾夫球場,則這種只是愉悅少數富裕階層卻於社會大眾毫無婢益的康樂設施,在迫德性、正當性上將大大存疑。

香港土地供應政策的改善,必然是利益強勢的一方讓步於利益弱勢的市民大眾。在社會資源分配體制亟待改革的香港,決不能將民眾正當、急廹與合理的利益訴求視為「民粹」。畢竟,市民大眾已經為香港的繁榮貢獻了很多,沒有理由再讓下一代人繼續生活在狹小的房屋中抱怨未來。這是港府的責任,也是改善民生的行要命題。

(徐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