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養陰還是養陽

  夏日炎炎,很多人認為這個季節太熱,需要「養陰」,喜用冷飲或寒涼之品以解暑熱。那麼這種做法是否正確呢?

夏季養陰還是蕎陽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一說法出自《黃帝內經》,原文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意思是春夏順應生長之氣以養陽,秋冬順從收藏之氣以養陰,強調了養生的原則應順應自然之道,需要適時調整生活方式以適應四時陰陽的變化。

春夏已經很熱了,為什麼還要「養陽」呢?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自然界變化的普遍規律。春夏陽氣活動旺盛,萬物生機盎然,氣候逐漸溫熱,身體腠理開泄,汗出增多,出汗帶走熱量是人體發散陽氣的過程。汗液大出,陽氣耗散於外,以至於體內陽氣偏虛;加之夏天人們喜乘涼飲冷,肌表腠理打開,外界的寒涼之氣很容易直接進入人體,使體內陽氣進一步挫傷,易使內寒過甚。這就是春夏養陽的道理所在。所以,春夏之時,應順應自然界陽長的氣化趨勢護養體內陽氣,使之保持充沛,此時,凡有耗損陽氣及阻礙陽氣暢達的情況皆應避免。

夏季能否進補

夏天是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季節,人體活動量增加,加上天氣炎熱,汗液流失較多,體能消耗增加,所以夏天應適當進補。夏令進補,以清補、健脾、袪暑、化濕為原則,宜食用清淡、易消化、健助脾運的食物。魚、蛋、瘦肉、絲瓜、黃瓜、冬瓜、番茄、慧苡仁、芡實、小米、蓮子、綠豆等,都是夏天的食療佳品。不宜吃辛辣、燒烤及過於油膩的食物。此外,夏季大汗之後多有四肢軟弱、口乾舌燥、神疲無力等表現,故進補莫忘益氣生津,可以服用一些補益元氣和津液,性質平和、微涼的藥物,如西洋參、太子參、玉竹、石斛、麥冬、百合、五味子等;如出現暑濕困脾致脘腹痞滿、大便溏薄、肢體困重等現象,還應適當輔以蓮子、薏該仁、白扁豆、藿香、茯苓、山藥等健脾和胃、化濕消暑之品。藥粥食療既可以健脾開胃,又可補充盛夏人體丟失的水分,是夏天進補不錯的選擇。

夏季是「冬病夏治」好時機

冬病夏治,亦取「春夏養陽」之意,乃選盛夏伏天之時,通過內服藥物、針刺、艾灸、穴位貼敷等方法,疏通經絡、健脾益肺、溫陽補益,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抵抗力,扶正固本,從而減少和減輕一些冬天發病或加重的慢性疾病的症狀。主要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鼻炎、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但「冬病夏治」並不是萬能的,也並不適用於每個人。陰虛火旺、陽熱亢盛的人群就不適用;嚴重心、肝、腎、腦疾病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嚴重糖尿病患者,過敏體質者,皮膚長有皰、癤或破損者,處於疾病急性發作期(如發熱等)者,孕婦,2歲以下的幼兒等,也需慎用。中醫講究「治養結合」,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在飲食、生活起居等方面也要有節制,需配合醫囑。

夏季養生的4個提示

適當運動,無厭於日

很多人到了夏天易覺疲乏,因為怕曬而完全回避戶外運動,這是不可取的。即使夏日炎炎,也應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進行適合自己的戶外運動,如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極拳、做廣播操等,便於身體散熱。在鍛煉前後可適量飲用溫水,鍛煉過程中,既要避免酷暑烈日,又要「無厭於日」,適當多接觸一些陽光。

清心寧神,靜養勿矂

五行學說認為,夏與心皆屬火。夏天高溫灼熱、濕氣襲人,容易讓人煩躁不安、失眠易怒。夏季養生需注重調息靜心,避免煩躁動怒,保持心情愉快,「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

防暑解熱,順應陰陽

夏天人們往往只圖眼前舒服,追求空調低溫或露天乘涼過夜等,過於避熱趨涼,易導致風寒之邪乘虛而入損傷陽氣。故夏季不但要防暑、濕、熱,還要防「寒」。夏天不宜裸露身體,尤其是胸背部。胸部為人體陰經所過之處,暑熱當令,陰氣易受損;背部為人體督脈所在,主一身之陽,外邪侵襲,首先傷陽。

合理飲食,適當進補

盛夏酷暑,老百姓普遍喜食綠豆湯、西瓜、涼茶以「清涼解暑」。需要注意的是,飲食需有「度」。有的人在夏天吃得稍有不慎就會拉肚子,一方面可能本身脾胃虛弱,不適合食用寒涼之品;另一方面,乃過用寒涼之品伐傷脾胃陽氣所致。夏季飲食應「溫暖,不令太飽,時時進之……其於肥膩當戒」。可稍食溫熱之品,如薑、蔥、蒜、紫蘇葉等,辛溫發散、芳香化濕,既可敵胃中之虛冷,又可補外越之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