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增兩國家重點實驗室

【本報訊】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消息,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日前接獲國家科技部通知,批准在澳門再設立兩所國家重點實驗室:“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設立)、“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科技大學設立)。

這是繼2010年設立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後,再次獲批新建兩所國家重點實驗室。

科技基金稱,非常重視是次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申報,行政委員會多次向信託委員會匯報申報的進展,信託委員會也對申報工作提出了指導意見。科技基金透過內地與澳門科技合作委員會的機制與科技部溝通,組織科技基金項目顧問委員會及同行專家進行評審,亦安排國家科技部的代表進行實地考察。兩所大學的籌建團隊也積極配合,不斷完善申報書的內容。

國家科學技術部在批覆中要求澳門特區政府要給予實驗室更多的關心和支持,提升澳門相關領域的研究水平。因此,科技基金將撥款資助兩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用於實驗室未來的建設以及配套主要研究方向的設備儀器。此外,科技基金也會按照“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對實驗室進行管理。實驗室每年須向科技基金及科技部提交報告,概述實驗室的研究工作進展、研究人員狀況、交流和運行情況、重大事項及科研成果統計等。科技部亦會定期組織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評估,實驗室須提交資料及參與相關的現場評估或面談等。如實驗室被評定為成績差及不符合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要求,將會被淘汰。

兩所新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簡介

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由澳門大學設立,主要開展與智慧城市相關的物聯網技術研究,包括:共性基礎科學問題研究、智慧能源物聯網、基於物聯網的智能交通、城市公共安全監控和災害防治;並會開展交叉學科的探索研究,如:智慧醫療物聯網、智慧海洋等。實驗室目前有講座教授及特聘教授5名,正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14名,這些教授中有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IEEE會士4名;濠江學者及博士後研究員16名,在讀博士生及碩士生60多人。歷年來,實驗室成員承擔了多項科技部973和863項目、基金委重點項目等,在國際權威期刊和會議上發表了論文1000餘篇,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獲最佳論文獎20餘篇,已獲得和申請中的專利有數十項,在相關領域有較高國際影響,並已具備堅實的科研條件。

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由澳門科技大學設立,實驗室以太陽系天體的理化機理,圍繞從內至外的四個圈層來研究:內部、地貌地質、大氣、磁層與空間環境。並且按國家深空探測所涉目標天體,集中研究月球、火星、小行星以及巨行星。目前有正教授5名,副教授2名,助理教授15名;特聘顧問7人,特聘教授7人,特聘副教授4人;博士後研究員13名,在讀博碩士有27名。近5年來發表SCI論文141篇,2016年在“太陽系探測領域”發表的論文數量及被引頻次均排列國內第一位;曾獲澳門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實驗室已經配備了相關的儀器設備,設立了超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