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虧240億盼調漲電價

【香港中通社8月9日電】台北消息:國際燃料價格居高不下,台灣電力公司(台電)今年上半年已虧損240億元(新台幣,下同)。台電9日指出,10月新電價如不調漲,的確會有經營壓力,但最終仍會尊重當局決議。

台灣新版電價公式去年10月實施,明定電價每年4月、10月檢討,每次漲跌幅不超過3%,由台灣電價費率審議會核定。台電在今年3月建議電價漲幅為10.4%,但最後審議會仍決定只漲3%。如今國際燃料價格仍維持高點,在高溫帶動用電量屢破歷史新高紀錄下,台電發電成本越來越沉重。

台電9日指出,燃料費用佔台電營運成本約50%到60%,台電今年上半年虧損已高達240億元,今年10月如果不調漲電價,台電累積虧損將持續擴大。而即便國際燃料價格維持現狀,以目前電價成本及售價估算,台電仍持續面臨虧損壓力,電價調漲只是希望讓虧損減少。

不過,由於年底即將舉行地方選舉,10月電價是否調漲仍有變數,且根據當局日前公佈的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漲1.75%,其中重要民生物資平均漲幅3.75%,創下41個月以來的新高。為免電價調整帶動物價上漲,電價審議委員會屆時可能平抑漲價幅度,不足部分將以電價平穩基金填補。台電表示,目前電價平穩基金約790億元,仍足以支應平抑電價所需。

兩岸及港澳33所高校千餘大學生競技上海

【中新社上海8月9日電】2018年第五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大學生運動交流賽9日在復旦大學拉開序幕。來自兩岸及港澳地區33所高校的66支代表隊參賽,參賽人數達1026人。

據瞭解,本屆交流賽進一步擴大了規模,以滿足更多兩岸、港澳學生的參賽熱情,更好地促進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青年的交流與合作。

教育部港澳台辦主任劉錦、香港中聯辦教科部部長李魯、國台辦交流局副局長李京文、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會長李雷鳴、東吳大學副校長董保城、亞東技術學院副校長黃茂全、新竹清華大學學校辦主任呂平江、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等出席當日開幕式。

記者獲悉,迄今,海峽兩岸暨港澳大學生運動交流賽已成功舉辦4屆,成為中國大陸(內地)與港澳台地區最大規模的高校體育交流項目。復旦大學方面介紹,自2014年起,該校連續舉辦了滬台大學生運動交流賽,通過籃球、排球、足球三大球的多場比賽,為兩岸青年搭起團結、和諧、互動、友誼的橋樑。從2017年起,滬台大學生運動交流賽邀請港澳地區高校參與。該活動同時被納入港澳萬人計劃項目之中。

兩岸青年箏樂藝術傳承人  福州交流「弦歌綿延兩岸緣」

【中新社福州8月9日電】第六屆海峽青年節•兩岸青年箏樂藝術交流活動9日在福州啟動。來自台灣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學院、箏藝之妍重奏團和福建藝術學校、福州項林箏樂館等30余名兩岸古箏樂藝術傳承人,以及兩岸300多名古箏音樂愛好者參加了啟動活動。

當天,在福州九日台音樂廳舉行的啟動儀式上,兩岸嘉賓互贈禮品並共同觸動啟動球,見證了海峽兩岸文化的同根同源,兩岸傳統音樂藝術傳承人之間通過箏樂建立的友誼。

參演嘉賓、台灣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樊慰慈以一曲《浪淘沙》博得現場觀眾掌聲陣陣。音樂會在兩岸箏樂藝術傳承人合奏《漁舟晚唱》中進入高潮。

樊慰慈對中新社記者說,近10年間,自己先後到過大陸多地,與當地古箏藝術家、箏樂藝術愛好者交流非常頻繁。此次帶領台灣箏藝之妍重奏團成員,前來參加兩岸青年箏樂藝術交流活動,讓兩岸青年人加深瞭解,彼此認識,非常有意義。

福州市台聯會長林鴻榕表示,榕台擁有數不盡的文化親緣,主辦兩岸青年箏樂藝術交流活動,依託兩岸同根同源的傳統音樂文化,相信在優美的箏樂中,兩岸青年能加深瞭解、心心相印,構建起更為深厚的情誼。

台灣收藏家逾百件海派旗袍入藏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中新社上海8月9日電】「衷藏雅尚•海上流暉——王水衷捐贈服飾展」開幕式暨文物捐贈儀式9日在上海舉行,台灣收藏家王水衷將其珍藏的338件海派旗袍等服飾和相關飾品捐贈給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簡稱「上歷博」)。

誕生於20世紀20年代的海派旗袍,是極具上海地域文化特色的一種服飾,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融合的典範。當越來越多中國女性走出傳統家庭、投身社會活動,旗袍以其簡潔的設計、體貼的裁剪,恰到好處襯托出東方女性的風情,獲得了她們的青睞。「旗袍風尚」的興起,代表了當時滬上摩登的思想和全新的生活方式。

在王水衷此次捐贈的服飾中,陰丹士林旗袍、火腿紋印花旗袍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珍貴服飾。陰丹士林是一種合成染料,20世紀20年代由上海的德國德孚洋行生產,所染衣料經久耐洗,號稱「永不褪色」。其中,陰丹士林藍布製作的旗袍在當時深受女學生的喜愛。

王水衷表示,自己被旗袍的美麗所吸引,收藏旗袍已有近30年,每一件旗袍都是「百里挑一」。如今,終於為這些美麗的旗袍找到了最好的「歸宿」。

「目前上歷博已收藏各類藏品11萬餘件,此次王水衷的捐贈進一步豐富了上歷博的服飾收藏。」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長胡江表示,讓海派旗袍回到她的發祥地,也表達了以王水衷為代表的兩岸藏家對傳統文化的關懷。